渔家傲(重阳日作)

作者:陈亮 朝代:宋代

渔家傲(重阳日作)原文

漠漠平沙初落雁。
黄花浊酒情何限。
红日渐低秋渐晚。
听客劝。
金荷莫诉真珠满。
坐上少年差气岸。
题诗落帽从来惯。
戏马龙山当日燕。
真奇观。
尊前未觉风流远。

诗词问答

问:渔家傲(重阳日作)的作者是谁?答:陈亮
问:渔家傲(重阳日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渔家傲(重阳日作)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陈亮的名句有哪些?答:陈亮名句大全

陈亮渔家傲(重阳日作)书法欣赏

陈亮渔家傲(重阳日作)书法作品欣赏
渔家傲(重阳日作)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漠漠

(1) 寂静无声

漠漠门长掩

(2) 密布;布满

云漠漠,风瑟瑟

(3) 迷蒙

天漠漠

雨漠漠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雁荡经行云漠漠。——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广阔

荒原漠漠

(5) 冷淡,不关心

何乃视之漠漠

(6) 茂盛、浓郁

漠漠芳馨

平沙

(1).指广阔的沙原。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野雁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唐 张仲素 《塞下曲》:“朔雪飘飘开 雁门 ,平沙歷乱转蓬根。”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平沙细浪欲尽,陡起忽千寻。”

(2).含沙量一般的沙地。对“轻沙”、“重沙”而言。《清史稿·食货志一》:“ 河南 沙荒地三万三千餘顷。可垦者分三等:曰轻沙,曰平沙,曰重沙。”

落雁

同“ 落雁沉鱼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莫空辜落雁娇容,再完成驾鹊良缘。”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柔卿 和云:‘生小原无落雁容,秋风偶觉病身慵。’”

黄花

(1) 几种开黄色花或黄花占优势菊科植物的任何一种

(2) 黄花菜的花,金针菜的通称

(3) 菊花

(4) 没有经过性行为的女性

黄花闺女

酒情

饮酒的情趣。 唐 曹唐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诗之四:“木鱼金钥锁春城,夜上红楼纵酒情。” 宋 辛弃疾 《临江仙·侍者阿钱将行赋钱字以赠之》词:“一自酒情诗兴懒,舞裙歌扇阑珊。”

何限

(1).多少,几何。 前蜀 韦庄 《和人春暮书事寄崔秀才》诗:“不知芳草情何限?只怪游人思易伤。” 宋 范成大 《次韵陆务观编修新津遇雨》之一:“平生飘泊知何限?少似 新津 风雨时。”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序》:“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其可歌可録者何限?” 鲁迅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穷乡僻壤或都会中,孤儿寡妇,贫女劳人之顺命而死,或虽然抗命,而终于不得不死者何限,但曾经上谁的口,动谁的心呢?”

(2).无限,无边。 唐 韩愈 《郴口又赠》诗之二:“沿涯宛转到深处,何限青天无片云。”

红日

太阳。因其放射出红色光辉,故称。 唐 王建 《宫词》之一:“ 蓬莱 正殿压金鼇,红日初生碧海涛。” 南唐 李煜 《浣溪沙》词:“红日已高三丈透,金鑪次第添香兽。” 宋 晁补之 《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词:“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 大江 东注。”

金荷

(1).见“ 金荷叶 ”。

(2).烛台上承烛泪的器皿。形如莲叶,用金、银或铜制成,亦借指烛。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絳臺高,金荷小,银釭犹灿。”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春日闺思》曲:“铅华泪洗,金荷烬冷,银蒜帘垂。” 清 陈维崧 《换巢鸾凤·咏烛》词:“暝色初临,正金荷灼灼,凤脛沉沉。”

真珠

(1).即珍珠。形圆如豆,乳白色,有光泽,是某些软体动物(如蚌)壳内所产。为珍贵的装饰品,并可入药。 唐 贾岛 《赠圆上人》诗:“一双童子浇红药,百八真珠贯綵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真珠》:“真珠入厥阴肝经,故能安魂定魄,明目治聋。” 清 孙枝蔚 《代书寄呈大兄伯发》诗:“忆昨庚辰岁,米价如真珠。”《艾青诗选·自序七》:“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例如拙作《珠贝》:‘你是虹彩的化身,观念在心里孕育,璀璨如一片朝霞,结成粒粒真珠。’”

(2).指帘子。 唐 罗隐 《帘》诗之一:“会应得见神仙在,休下真珠十二行。” 南唐 李璟 《浣溪纱》词:“手捲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鎻重楼。”参见“ 真珠帘 ”。

(3).指酒。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太守 王元邃 以白酒之和者,红酒之劲者,手自剂量,合而为一,杀以白灰一刀圭,风韵顿奇。索余作诗,余为长句云:‘小槽真珠太森严,兵厨玉友专甘醇。两家风味欠商略,偏刚偏柔俱可怜。’”

(4).荔枝的一种。 宋 蔡襄 《荔枝谱》第七:“真珠,剖之纯瓜,圆白如珠,荔枝之小者止於此。”

(5).指美人之泪。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玉纤弹处真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 明 刘基 《霜叶飞·七夕》词:“盼油壁香车,驾了踟蹰,欲上频回顾,但暗滴真珠,教向人间、散成飞雨。”

(6).指露珠,水珠。 五代 成彦雄 《露》诗:“银河昨夜降醍醐,洒遍坤维万象苏,疑是鮫人曾泣处,满池荷叶捧真珠。” 宋 苏轼 《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隐醉归呈景纯》诗:“巖头疋练兼天静,泉底真珠溅客忙。”

坐上

座席上。《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夫 ( 灌夫 )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 夫 从坐上语侵之。” 宋 苏轼 《首夏官舍即事》诗:“坐上一樽虽得满,古来四事巧相违。”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气岸

气概;意气。《梁书·张充传》:“气岸疏凝,情涂狷隔。” 唐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瞿蜕园 校注:“气岸,指意气言。” 明 宋濂 《张府君墓志铭》:“气岸孤鶱,不同一世侧媚士。”《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王俊 ﹞家道富厚,气岸凌人,专一放债取利,行兇剥民。”

题诗

(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颢》:“后游 武昌 ,登 黄鹤楼 ,感慨赋诗。及 李白 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顷见一士题诗隣壁,甚佳。”

(2).指所题写的诗句。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题诗一幅。”

落帽

《晋书·孟嘉传》:“﹝ 嘉 ﹞后为征西 桓温 参军, 温 甚重之。九月九日, 温 燕 龙山 ,寮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 嘉 不之觉。 温 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 嘉 良久如厕, 温 令取还之,命 孙盛 作文嘲 嘉 ,著 嘉 坐处。 嘉 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后因以“落帽”作为重九登高的典故。 唐 韩鄂 《岁时纪丽·重阳》:“授衣之月,落帽之辰。” 唐 钱起 《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诗:“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明 何景明 《九日独酌简何太仆》诗:“愁来转觉登臺懒,病里谁传落帽狂。”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戏马

(1).驰马取乐。《晋书·刘迈传》:“ 玄 ( 桓玄 )曾於 仲堪 厅事前戏马,以矟拟 仲堪 。”《宋书·傅弘之传》:“ 弘之 於 姚泓 驰道内,缓服戏马,或驰或骤,往反二十里中,甚有姿制。”

(2). 戏马台 的省称。 唐 孟郊 《南阳公请东樱桃亭子春宴》诗:“方知 戏马 会,永谢登龙宾。” 金 蔡伯坚 《大江东去》词:“千古 栗里 高情,雄豪割据, 戏马 空陈迹。”此指 南朝 宋武帝 刘裕 宴饮赋诗的 戏马台 。 唐 钱起 《江行无题》之四二:“ 曹园 旧尊酒, 戏马 忆周臺。”此指 江苏省 江都县 戏马台 。参见“ 戏马臺 ”。

当日

就在本日、同一天

你可以当日来回

奇观

奇异的景象;奇怪而少见的事

世界七大奇观

尊前

(1).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唐 马戴 《赠友人边游回》诗:“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条胡雁来。”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宋 晏几道 《满庭芳》词:“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 明 陈所闻 《初春看晴雪》曲:“喜尊前花萼相辉,听曲里阳春同调。”

(2).尊长之前。书信中的敬词。《西游记》第八九回:“我看他帖子上写着‘……右启,祖翁 九灵元圣 老大人尊前’。”

流远

(1).传播到远方。 晋 陶潜 《闲情赋》:“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

(2).流放到边远地区。《元典章·户部六·钞法》:“买使 * 者,初犯杖一百七下,再犯断罪加徒一年,三犯依上科断流远。”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