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别离

作者:邵谒 朝代:唐代

苦别离原文

十五为君婚,二十入君门。
自从入户后,见君长出门。
朝看相送人,暮看相送人。
若遣折杨柳,此地树无根。
愿为陌上土,得作马蹄尘。
愿为曲木枝,得作双车轮。
安得太行山,移来君马前。

诗词问答

问:苦别离的作者是谁?答:邵谒
问:苦别离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苦别离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邵谒的名句有哪些?答:邵谒名句大全

邵谒苦别离书法欣赏

邵谒苦别离书法作品欣赏
苦别离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605-24

参考注释

君门

犹宫门。亦指京城。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新唐书·刘蕡传》:“君门万重,不得告诉,士人无所归化,百姓无所归命。” 前蜀 韦庄 《东林寺再遇僧益大德》诗:“若向君门逢旧友,为传音信到云霄。”《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万里君门远,乘舆驀地逢,天颜有喜亲承奉。”

自从

介词,表示过去的某段时间的起点

自从去年秋天到现在

入户

(1) 到别人家里去

(2) 为定居某地登记户口

他到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入户

君长

(1) 君主

(2) 部落的首领

出门

(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看相

一种迷信活动,观察人的相貌、骨骼或手掌的纹路来判断人的命运的好坏

送人

方言。犹送亲。 柳青 《喜事》:“今早起,新媳妇要送人堂客把媒人叫到新房里。”

折杨柳

(1).古《横吹曲》名。传说 汉 代 张骞 从 西域 传入《德摩诃兜勒曲》, 李延年 因之作新声二十八解,以为武乐。 魏 晋 时古辞亡失。 晋 太康 末, 京 洛 有《折杨柳》歌,辞多言兵事劳苦。 南朝 梁 、 陈 和 唐 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而怀念征人之作尤多。曲为五言,唯 唐 有七言者。参阅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二·折杨柳》。

(2).词牌名。即《杨柳枝》。

此地

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无根

(1).没有根部。《管子·内业》:“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 尹知章 注:“道非如卉木,而有根茎花叶也。”《太平御览》卷五一○引 三国 吴 虞翻 《与弟书》:“芝草无根,醴泉无源。”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二:“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2).没有根基;没有依据。 汉 刘向 《说苑·建本》:“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则无根,无根则失理。” 宋 苏轼 《李氏山房藏书记》:“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但谣言则其实大抵无根,所以我没有动。”

(3).比喻行踪无定。 宋 晁补之 《忆少年·别历下》词:“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

作马

木工使用的一种简便支架。 清 翟灏 《通俗编·居处》:“木工以三木相攒,而歧其首,横木於上,以施斧斤,谓之作马。此象形也。”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八:“木工以三木相攒而歧其端,为作马。”

车轮

用金属、木料或其他坚固材料做的圆形构架,其中心有一轮毂,接在或挂在轴上,可以绕轴旋转

太行山

在 山西高原 与 河北平原 间。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北起 拒马河 谷,南至 晋 豫 边境 黄河 沿岸。西缓东陡,受河流切割,多横谷,为东西交通孔道,古有“太行八陘”之称。 陈毅 《送沉张诸君赴延安》诗:“ 太行山 上辞残雪, 延安 城头望柳青。”

君马

见“ 君马黄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