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识愧

作者:陈著 朝代:宋代

小学识愧原文

工夫靠里方为学,时习奚分幼壮年。
何幸席閒提掇紧,最明新处是陈篇。

诗词问答

问:小学识愧的作者是谁?答:陈著
问:小学识愧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著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著名句大全

陈著小学识愧书法欣赏

陈著小学识愧书法作品欣赏
小学识愧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工夫

(1)

(2) 时间

有顿饭工夫方回来。——《红楼梦》

那有工夫讲话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曹禺《雷雨》

(3) 作事所费的人力

艺文不贵,徒消工夫。——·葛洪《抱朴子·遐览》

重行整理,又须费一番新工夫。——鲁迅《书信集》

(4) 经过训练学到的胜任工作的能力;培养的或学到的才能

始知名画有工夫

这些演员真有工夫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术的上品。——《苏州园林》

(5) 工作

白天下田做工夫

(6) 同“功夫”

他有一身好工夫

为学

做学问;治学。《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夫古之人四十而仕,其行道为学既已大成,而又之死不倦,故其事业功德,老而益明,死而益光。” 许地山 《东野先生》:“他从不苟且,为学做事都很认真。”

时习

(1).经常温习。语出《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説乎。”一说,按时温习。见 杨伯峻 译注。 唐 白居易 《省试性习相远近赋》:“是以君子稽古於时习之初,辩惑於成性之所。”

(2).经常练习。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五四:“学必潜心,然后可以有得;艺能时习,然后不为徒劳。”

幼壮

指青少年时期。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幼壮困孤介,末暮谢幽贞。”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四:“幼壮重寸阴,衰暮及轻年。”

何幸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幸运。 郭沫若 《参观刘胡兰纪念馆》诗:“何幸驱车来 文水 ?虔诚扫墓更升堂。”

提掇

(1).提拉。《坛经·行由品》:“ 能 隐草莽中, 惠明 至,提掇不动。”

(2).提携,挈带。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今日得君提掇起,免教人在污泥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妾看君决非庸下之人,妾也不甘久处风尘,但得君一举成名,提掇了妾身出去,相随终身。”

(3).提出。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若诚意之説,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但近世学者,乃做第二义看,故稍与提掇紧要出来,非鄙人所能持倡也。” 明 李贽 《史阁叙述》:“故夫子又於六五之象復提掇而申明之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

(4).提起,振作。《朱子语类》卷四四:“平日须提掇精神,莫令頽塌放倒,方可看得义理分明。”

(5).整饬。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一折:“踏残红软衬着鞋儿去。再提掇綺罗衣袂,重整顿珠翠冠梳。”

陈篇

指《诗·陈风·月出》篇。《文选·〈谢庄月赋〉》:“白露曖空,素月流天。沉吟《齐》章,殷勤《陈》篇。” 李善 注:“《陈风》曰:‘月出皦兮,佼人憭兮。’”后亦以“陈篇”为咏月的典实。 唐 刘禹锡 《奉和中书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从今纸贵后,不復咏《陈》篇。”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