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姚会川

作者:朱翰 朝代:明代

寄姚会川原文

曾共高斋听露蛩,别来惆怅不相逢。

春风杨柳添新恨,秋水芙蕖忆旧容。

富贵未期甘守道,萍蓬无定惜浮踪。

何时得遂思君念,剪烛西窗话夕钟。

诗词问答

问:寄姚会川的作者是谁?答:朱翰
问:寄姚会川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寄姚会川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朱翰的名句有哪些?答:朱翰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九十一

参考注释

高斋

(1).高雅的书斋。常用作对他人屋舍的敬称。 唐 孟浩然 《宴张别驾新斋》诗:“高斋徵学问,虚薄滥先登。” 明 徐祯卿 《在武昌作》诗:“高斋今夜雨,独卧 武昌 城。” 苏曼殊 《与高天梅论文学书》:“ 天梅居士 侍者:昨岁自 江户 归国,拟于桂花香里,趋叩高斋,而竟不果。”

(2). 唐 杜甫 书斋名。 唐 杜甫 《宿江边阁》诗:“暝色延山逕, 高斋 次水门。” 宋 陆游 《东屯高斋记》:“ 少陵先生 晚游 夔州 ,爱其山川不忍去。三徙居皆名 高斋 。质於其诗,曰‘次水门’者, 白帝 城之 高斋 也;曰‘依药饵’者, 瀼西 之 高斋 也;曰‘见一川’者, 东屯 之 高斋 也。故其诗又曰:‘ 高斋 非一处。’”

别来

(1).离别以来。 南朝 宋 谢惠连 《代古诗》:“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 唐 窦群 《赠刘大兄院长》诗:“路自 长沙 忽相见,共惊双鬢别来殊。”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我们别来将近两个月了。”

(2).另外。《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眼见得这座祖宅,还值万数银子,怎么又要捨作道院;别来募化黄金,兴铸仙像。”

惆怅

伤感;愁闷;失意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新恨

(1).新产生的怅惘之情。 唐 戴叔伦 《赋得长亭柳》:“送客添新恨,听鶯忆旧游。”

(2).新的仇恨。如:旧仇新恨。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芙蕖

亦作“ 芙渠 ”。荷花的别名。《尔雅·释草》:“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 郭璞 注:“﹝芙渠﹞别名芙蓉, 江 东呼荷。”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若其华实各名,根叶异辞,既号芙渠,亦曰泽芝。” 宋 王安石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 清 秦松龄 《和吴弘人见赠之作》:“尊酒共君秋夜醉,满庭清露湿芙蕖。”

旧容

昔日的容貌。 唐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诗:“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未期

无期。谓不知何日。 汉 张衡 《归田赋》:“徒临川以羡鱼,俟 河 清乎未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王公 摄其次曰:‘后面未期,亦欲尽所怀?愿公勿復谈!’” 宋 欧阳修 《与曾宣靖公》:“未期良会,冬暖保重。” 明 梁辰鱼 《双调玉包肚·毘陵送洪宪副赴郧阳》曲:“故人千里,远迢迢重来未期。”

亦作“ 未朞 ”。不满一周岁。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诗:“窃食 东州 岁未朞, 蓬莱 人问几时归。” 宋 曾巩 《齐州杂诗序》:“余之疲駑,来为是州,除其姦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未期,囹圄多空,而枹鼓几熄。”

守道

(1).坚守某种道德规范。《左传·昭公二十年》:“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韙之。”《后汉书·桓帝纪》:“杜絶邪伪请托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 唐 岑参 《送费子归武昌》诗:“勿叹蹉跎白髮新,应须守道勿羞贫。” 宋 王禹偁 《殿中丞赠户部员外郎孙府君墓志铭》:“而公守道退默,未尝自陈,竟以列庶僚,典远郡而终身焉。”

(2).防守之道。《墨子·备梯》:“ 禽子 再拜曰:‘敢问守道。’ 子墨子 曰:‘姑亡,姑亡。’”

萍蓬

比喻辗转迁徙,没有固定居所

浮踪

亦作“ 浮踪 ”。1.踪迹不定;不定的踪迹。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醳负》:“郎君此去,云水浮踪。”《再生缘》第九回:“ 长华小姐 心方定,权把浮踪寄緑林。”

(2).犹漫游。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轶事》:“邻寓有 陈生 某,家本 越 中,浮踪 白下 。” 陈去病 《自浙入湘献以是诗》:“脱帽一为礼,浮踪江海来。”

见“ 浮踪 ”。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剪烛西窗

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