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丁巳七夕)

作者:赵师侠 朝代:宋代

鹊桥仙(丁巳七夕)原文

明河风细,鹊桥云淡,秋入庭梧先坠。
摩孩罗荷叶伞儿轻,总排列、双双对对。
花瓜应节、蛛丝卜巧,望月穿针楼外。
不知谁见女牛忙,谩多少、人间欢会。

诗词问答

问:鹊桥仙(丁巳七夕)的作者是谁?答:赵师侠
问:鹊桥仙(丁巳七夕)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鹊桥仙(丁巳七夕)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赵师侠的名句有哪些?答:赵师侠名句大全

赵师侠鹊桥仙(丁巳七夕)书法欣赏

赵师侠鹊桥仙(丁巳七夕)书法作品欣赏
鹊桥仙(丁巳七夕)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明河

天河,银河。 唐 宋之问 《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宋 欧阳修 《秋声赋》:“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黄节 《七夕园坐夜归同菑叟》诗:“雨后明河淡欲流,病餘不觉已成秋。”

鹊桥

古代民间传说天上的织女七夕(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晚上)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喜鹊来搭引渡桥,叫做鹊桥

鹊桥相会(比喻夫妻或情人久别后短暂团聚)

排列

数学上指由 m 个东西里每次取出 n 个,按一定顺序列成一排,叫做由 m 中每次取 n 的排列,用公式 A n m =m(m-1)(m-2)…(m-n+1) 来表示

双双

(1).相并;成双。《公羊传·宣公五年》:“‘冬, 齐 高固 及子 叔姬 来。’何言乎 高固 之来?言 叔姬 之来,而不言 高固 之来,则不可。 子公羊子 曰: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何休 注:“言其双行匹至,似於鸟兽。” 唐 权德舆 《秋闺月》诗:“稍映妆臺临綺窗,遥知不语泪双双。”《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説着便自己过去,扶了 张姑娘 同 安公子 站齐了,双双磕下头去。” 茅盾 《脱险杂记》十八:“那两个蹲在地上的挑夫好像触了电,一下子就双双跳了起来,而且抢过我们的行李,就要上挑了。”

(2).一对对。 南朝 梁 简文帝 《咏蝶》:“復此从风蝶,双双花上飞。” 宋 柳永 《安公子》词:“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鷺。”《西游记》第二十回:“崖前有怪石双双,林内有幽禽对对。”

花瓜

(1).古时七夕乞巧,在瓜上雕刻各种花样,叫作“花瓜”。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七夕》:“又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

(2).方言。形容体无完肤,血肉模糊的样子。 老舍 《骆驼祥子》五:“二太太以为他这是存心轻看她,冲口而出的把他骂了个花瓜。”

应节

(1).应合节拍。《列子·汤问》:“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又指虾蟆及诸行虫燕雀之属,使舞,应节如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2).适应节令。《后汉书·郎顗传》:“王者崇宽大,顺春令,则靁应节,不则发动於冬,当震反潜。” 三国 魏 曹丕 《让禅令》:“风雨应节,禎祥触类而见。”

蛛丝卜巧

古时妇女于七夕将蜘蛛放置盒内,以结网密疏卜得巧多少的游戏。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蛛丝卜巧》:“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 华清宫 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饌列於庭中,求恩於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於小合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卜,一本作“ 才 ”。参阅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七夕》。

望月

望日的月相;满月

穿针楼

相传 南朝 齐武帝 建 层城观 ,七夕宫女登之穿针,称为“穿针楼”。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使江州舟中七夕》诗:“莫言 相送浦 ,不及 穿针楼 。”参见“ 穿针 ”。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女牛

织女星和牵牛星。 唐 唐彦谦 《夜泊东溪有怀》诗:“酒醒推篷坐,凄凉望女牛。”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七夕》:“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诗:“乘槎我欲凌女牛,举杯邀月与月酬。”

多少

(1) 指量度或数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你有多少钱

(2) 或多或少;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如数量或价格)

按多少钱一里收费

(3) 稍微

天气多少有些变化

(4) 疑问代词

(5) 问数量

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水浒传》

(6) 表示不定的数量

最后终于写出来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欢乐,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欢会

(1).欢乐的聚会。 三国 魏 曹植 《闺情》诗:“欢会难再逢,芝兰不重荣。” 唐 白居易 《除夕寄弟妹》诗:“早晚重欢会,羈离各长成。” 宁调元 《次韵答哲夫》:“欢会纵多客易散,旧游回忆更堪伤。”

(2).特指男女相会寻欢。《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这 吴氏 正待与知观欢会,吃那一惊也不小,同丫鬟两个抖擞了一团。”

懽會:愉快地聚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一女曰:‘前宵一梦大恶,今犹汗悸。’下座者摇手曰:‘莫道莫道!今宵姊妹懽会,言之吓人不快。’”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