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闻西师所指降归者众七字成诗一篇示志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敉宁西极用偏军,天与人归敬受欣。

每至夜分遥檄问,所希日继喜音闻。

有征已是无交战,率附常称不变芸。

筹画两朝光烈在,觐扬惟谨敢云云。

诗词问答

问:《屡闻西师所指降归者众七字成诗一篇示志》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七

2. 噶尔藏多尔济等率属来归佥云大兵过时我属人等仍照常耕种诚心向化

参考注释

敉宁

抚定;安定。《书·大诰》:“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敉寧武图功。” 孔 传:“用抚安武事,谋立其功。” 蔡沉 集传:“辅我以往,抚定 商 邦。” 宋 李纲 《辞免知枢密院札子》:“内外人心,既以敉寧,臣当抗章自陈,请避贤路。” 明 宋濂 《<汪右丞诗集>序》:“及其治定功成,海宇敉寧,公则出持节鉞镇安藩方,入坐庙堂,弼宣政化。”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宋总兵》:“当是时, 蜀 中敉寧日久,文武恬熙。”

西极

(1).西边的尽头。谓西方极远之处。《楚辞·离骚》:“朝发軔於天津兮,夕余至於西极。”《汉书·礼乐志》:“天马徠,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2).指 长安 以西的疆域。 唐 杜甫 《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诗:“西极最疮痍,连山暗烽燧。” 唐 杜甫 《往在》诗:“安得自西极,申命空 山 东。” 仇兆鳌 注:“西极,指京师之西,与 山 东相对。或指 吐鲁蕃 者,非。”

(3). 汉 代 乌孙国 所产之良马。《史记·大宛列传》:“﹝ 匈奴 ﹞得 乌孙 马好,名曰‘天马’。及得 大宛 汗血马,益壮,更名 乌孙 马曰‘西极’,名 大宛 马曰‘天马’云。”

偏军

指主力以外的部分军队。《史记·燕召公世家》:“ 燕王 不听,自将偏军随之。”

天与人归

语出《孟子·万章上》:“‘然则 舜 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穀梁传·庄公三年》:“其曰王者,民之所归往也。”后以“天与人归”谓天命所属,人心所向。《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若执狐疑之心,迁延日久,大为失计。且恐机谋一洩,反为他人所算。不若乘此天与人归之时,出其不意,早立基业,实为上策。”《明史·陈循传》:“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羣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 太平天囯 夏钟英 《建天京于金陵论》:“由 三楚 以至 江 南,灭妖救民,天与人归之地,实为仁义之师。”

夜分

夜半

音闻

指声音的传播。《楞严经》卷六:“此方真教体,清浄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唐 韦应物 《慈恩伽蓝清会》诗:“鸣鐘悟音闻,宿昔心已往。” 宋 范成大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之六:“知从了义透音闻,古井无波岂更浑。”

交战

敌对军队之间作战

白天发生几起巡逻队小规模交战

初一交战。——《资治通鉴》

普法交战。——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不变

(1)

常用于诗或古文,可以意味不变的恒常性或稳定性

尔不变,余亦不变

(2)

使…不发生不合心意的改变

现在的税额不变

(3)

使 不再改变

使一切未解决的问题…十年不变,在此期间将共同努力寻求永久的和平解决的办法

筹画

谋划。《汉书·王莽传上》:“受羣贤之筹画,而上以闻,不能得什伍。”《三国志·魏志·郭嘉传》:“ 潁川 戏志才 ,筹画士也, 太祖 甚器之。”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值 魏太祖 创基之初,筹画军国,嘉谋屡中。”

两朝

(1).指前后两个君主统治的两代王朝。《南齐书·王俭传》:“臣逢其时,而叨其位,常总端右,亟管銓衡。事涉两朝,岁绵一纪。” 唐 杜甫 《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旧唐书·韩弘传》:“及 齐 、 蔡 贼平,势屈入覲,两朝宠待加等, 弘 竟以名位始终,人臣之幸也。”

(2).指两个国家。《宋史·宇文昌龄传》:“送 辽 使至 雄州 ,当宴,从者不待揖而坐, 昌龄 誚其使曰:‘两朝聘好百年矣,入境置宴,非但今日,揖而后坐,此礼渠可闕邪?’”

光烈

大业,伟绩。《书·洛诰》:“王命予来,承保乃文祖受命民,越乃光烈考 武王 ,弘朕恭。” 孔 传:“於汝大业之父 武王 ,大使我恭奉其道。”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於学矣。”《明史·余煌传》:“请謚,则当思先帝光烈未昭。” 郭沫若 《十年建国增徽识》诗:“最高光烈归於党,领导群伦有纪纲。”

惟谨

谨慎小心。 宋 岳珂 《桯史·成都贡院》:“ 成都 新繁 ,有藏 艺祖 御容者,莫知始何年,令长交事匱护,畀付惟谨。”《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况且平时奉法惟谨,放心得下惯了。”

云云

如此,这样

他来信说读了不少新书,很有心得云云

鸟具对所得诗句云云。——明· 魏禧《大铁椎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