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兴寺

作者:薛能 朝代:唐代

题龙兴寺原文

高户列禅房,松门到上方。
像开祇树岭,人施蜀城香。
地遍磷磷石,江移孑孑樯。
林僧语不尽,身役事梁王。

诗词问答

问:题龙兴寺的作者是谁?答:薛能
问:题龙兴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题龙兴寺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薛能的名句有哪些?答:薛能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60-5

参考注释

高户

(1).富室。 唐 无名氏 《大唐传载》:“ 乾元 二年,御史中丞 元载 为 江 淮 五道租庸使,高户定数徵钱,谓之白著榷酤。”《新唐书·食货志五》:“﹝ 开元 ﹞十八年,復给京官职田。州县籍一岁税钱为本,以高户捉之,月收赢以给外官。”《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詔凡诸色课户及俸户并勒归州县” 元 胡三省 注:“ 唐 又薄敛一岁税,以高户主之,月收息给俸,此所谓俸户也。”

(2).高大的房屋。 唐 陆龟蒙 《记梦游甘露寺》诗:“高户承北风,声号太波白。”

(3).比喻酒量大的人。 唐 白居易 《戏赠梦得兼呈思黯》诗:“ 陈郎中 处为高户, 裴使君 前作少年。”

禅房

寺院建筑的一部分,僧徒尼姑的静修居住、讲经颂佛的房屋,也泛指寺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松门

(1).谓以松为门;前植松树的屋门。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觉寺》诗:“萝幌栖禪影,松门听梵音。” 宋 陆游 《书怀绝句》之一:“老僧晓出松门去,手挈军持取涧泉。” 清 黄鷟来 《秋日雨晴》诗:“松门落叶深,竹径寒香静。”

(2).指 松门山 。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攀崖照石镜,牵叶入 松门 。”《清一统志·江西南昌府一》:“ 松门山 在 新建县 北二百十五里。《寰宇记》:‘其山多松,北临 大江 及 彭蠡湖 。山有石镜,光明照人。’”

(3).指 松门峡 。 唐 杜甫 《返照》诗:“荻岸如秋水, 松门 似画图。” 仇兆鳌 注:“《十道志》:‘ 松门峡 ,在 夔州 。’”

上方

(1).前面。《史记·滑稽列传禇少孙论》:“﹝臣﹞窃不逊让,復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於左……以附益上方 太史公 之三章。”

(2).古代阴阳五行家指东方和北方。《汉书·翼奉传》:“上方之情乐也,乐行姦邪,辰未主之。”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上方谓北与东也,阳气所萌生,故为上。”

(3).天上;上界。《云笈七籤》卷二二:“上方九天之上,清阳空虚之内,无色无象,无形无影。” 元 郑廷玉 《忍字记》楔子:“有上方贪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罗汉,不听我佛讲经説法。”《 * 词话》第六十七回:“此物出於西域,非人间可有,沃肺融心,实上方之佳味。” 清 朱彝尊 《一半儿·天竺》曲:“散花新雨上方尊,落叶疏鐘下界闻。”

(4).住持僧居住的内室。亦借指佛寺。 唐 解琬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诗:“瑞塔临初期,金舆幸上方。” 宋 孔武仲 《清凉寺》诗:“白寺荒湾略艤舟,携笻来作上方游。” 明 何景明 《自山家归寺》诗:“暝色延归路,云中见上方。” 潘飞声 《题孝耕崇效寺楸阴感旧图》诗:“南来弹指又沧桑,斜日疏鐘听上方。”

(5).上邦,大国。《西游记》第二八回:“这等好和尚,必是上方人物,不当小可的。”

(6).上级。 老舍 《四世同堂》七二:“他们以为她应当马上向上方报告,不应私自拿主意,放 高第 回家。”

(7).同“ 尚方 ”。 汉 代官署名,主管制造、储藏、供应帝王及皇宫中所用刀剑、衣食及日用玩好器物。《汉书·佞倖传·董贤》:“下至 贤 家僮僕皆受上赐,及武库禁兵,上方珍宝。”

(8).同“ 尚方 ”。泛指宫廷中主管膳食、方药的官署。《明史·徐阶传》:“帝察 阶 勤……召直 无逸殿 ,与大学士 张治 、 李本 俱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饌。”《红楼梦》第五七回:“彼时 贾母 又命将祛邪守灵丹及开窍通神散各样上方秘制诸药,按方饮服。”

(9).上方剑的简称。 清 李渔 《玉搔头·止兵》:“一怒安邦,提戈代上方。军威奋激人心痒,前旌未至声至往。” 清 陆次云 《圆圆传》:“时 闯 师将迫畿辅矣,帝急召 三桂 对平臺,锡蟒玉,赐上方,託重寄命,守 山海关 。”参见“ 上方剑 ”。

祇树

指祇园。 祇陀太子 所置之园林。后借称佛寺。 南朝 梁 沉约 《瑞石像铭》:“莫若图妙像於檀香,写遗影於祇树。” 唐 陈子昂 《夏日暉上人房别参军崇嗣》诗序:“诣祇树而从游,众然旧欵。”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漫言祇树有缘,落得浮萍无定。” 清 姚鼐 《鹫峰寺》诗:“寂寂青谿水,萧萧祇树园。”参见“ 祇园 ”。

磷磷

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也用以形容突出的钉头

钉头磷磷。——唐· 杜牧《阿房宫赋》

孑孑

(1).特出、独立貌。《诗·鄘风·干旄》:“孑孑干旄,在 浚 之郊。” 朱熹 集传:“孑孑,特出之貌。” 陈奂 传疏:“孑孑,犹桀桀,特立之意。” 唐 张说 《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碑》:“孑孑三旐,连舳归飞,遥遥 百越 ,经途瞻叹。” 宋 司马光 《送茹屯田孝标知无为军》诗:“叠鼓鸣鐃迎候新,军牙孑孑倚 淮 津。”

(2).特立,出众。多指才能、人品等。《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元年》:“今 绪 猜刻不仁,妄杀无辜,军中孑孑者受诛且尽,子须眉若神,骑射絶伦,又为前锋,吾窃为子危之!” 胡三省 注:“孑孑,特立之貌。” 宋 沉辽 《宋太子中舍张传师墓志铭》:“盖君不以孑孑为誉,而识者默知其为能。” 清 顾炎武 《与任钧衡》:“兄至今日而能孑孑不随流俗,竟作羲皇上人,知所得实深。”

(3).孤单,孤寂。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而我抱重罪,孑孑万里程;亲戚顿乖角,图史弃纵横。”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小溪县令妾》:“妾穷独难久处,四顾孑孑,更无亲戚可依,晓夕思之,惟有一死。” 清 李渔 《巧团圆·梦讯》:“小生 姚继 ,字 克承 , 楚 之 汉阳 人也。幼失二亲,长无一时,孑孑孤行于世上,亭亭独立于人前。”

(4).细行,小惠。 唐 韩愈 《原道》:“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凡有字人之责者,幸勿谓煦煦孑孑,薄而不为也。”

(5).倏忽,突然。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怪术》:“﹝ 李秀才 ﹞叱其僧曰:‘粗行阿师,争敢輒无礼,拄杖何在,可击之!’其僧房门后有笻杖孑孑跳出,连击其僧。”

(6).犹汲汲。急切、努力从事貌。 宋 曾巩 《王容季墓志铭》:“﹝ 容季 ﹞为人自重,不驰骋衒鬻,亦不孑孑为名。” 清 恽敬 《姚江学案书后二》:“至 朱子 之学,其榘度绳尺与圣人之教皆一辙焉,惟兢兢然孑孑然自拔於禪。”

(7).蹙迫,艰难。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 直隶 终年亢旱,去秋未种宿麦,今岁夏收失望,疆吏对此,如坐鍼毡,公私孑孑,都无好怀。” 清 薛福成 《叙疆臣建树之基》:“终岁所征以供地方留支之费、及水陆经制兵餉,尚觉孑孑不遑。”

林僧

山林古寺中的僧人。 清 方文 《重过润州上方寺》诗之一:“出郭寻香刹,林僧乃旧交。”

不尽

(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身役

职使,差使。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四折:“[ 梁鸿 云:]‘您是甚么身役?’[ 张 云:]‘俺两个是儒户。’”

梁王

指 汉 梁孝王 刘武 。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岁将暮,时既昬,寒风积,愁云繁, 梁王 不悦,游於 兔园 。迺置旨酒,命宾友,召 邹生 ,延 枚叟 。 相如 末至,居客之右。”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寄贺迁拜之什》诗:“白首青衫谁比数,相怜只是有 梁王 。” 宋 黄庭坚 《寄怀公寿》诗:“好赋 梁王 在日边,重帘复幕锁神仙。” 明 何景明 《送雷长史》诗:“十年亭阁 淮西 宴,肠断 梁王 雪夜樽。”参见“ 梁苑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