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十九

作者:元好问 朝代:金代

论诗三十首·十九原文

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 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较几多。

诗词问答

问:论诗三十首·十九的作者是谁?答:元好问
问:论诗三十首·十九写于哪个朝代?答:金代
问:论诗三十首·十九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元好问的名句有哪些?答:元好问名句大全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十九书法欣赏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十九书法作品欣赏
论诗三十首·十九书法作品

注释

  这首诗是批评晚唐诗人陆龟蒙。晚唐后期,唐帝国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不少文人在时代的衰飒气氛中走向明哲保身的退隐之路,创作的诗句表现出一种僻世心态和淡泊情思。元好问借用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之二十四中“恐随春草斗输赢”来批评陆龟蒙等隐士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时代,不作忧国感愤之辞而徒兴春草输赢的叹惜。这里也反映了元好问在强调真情实感时是注意到社会现实内容的。不过陆龟蒙象古代许多隐士一样,并非真正忘怀世事,陆龟蒙也写过讽刺现实的作品如《新沙》、《筑城池》、《记稻鼠》等。

诗文赏析


自注:“天随子诗:‘无多药草在南荣,合有新苗次第生。稚子不知
名品上,恐随春草斗输赢。”
该诗评价晚唐诗人陆龟蒙(字鲁望,号天随子),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释曰:“陆鲁望生丁末运,自以未挂朝籍,绝无忧国感愤之辞,故即所为诗微诘示讽。”这种理解既不符合元好问“要感讽,不要出怨怼”(卷五十四《诗文自警》)、“无怨怼”(卷三十六《杨叔能小亨集引》)的一贯宗旨,又不符合元好问对陆龟蒙的取舍,甚至有悖于陆龟蒙的诗文实际,实为谬论。后人未加细察,多沿袭此谬,认为元好问批评陆龟蒙远离现实的生活及其闲逸诗风,唯有李正民征引元好问《校笠泽丛书后记》,对前两作出了较恰切的解释③,然尚有未尽处,故笔者不嫌辞费,再次征引如下:
龟蒙,高士也。学既博赡,而才亦峻洁,故其成就卓然为一家。然识者尚恨其多愤激之辞而少敦厚之义,若《自怜赋》、《江湖散人歌》之类,不可一二数。标置太高,分别太甚,锼刻太苦,讥骂太过。唯其无所遇合,至穷悴无聊赖以死,故郁郁之气不能自掩……至其自述云:少攻歌诗,欲与造物者争柄,遇事辄变化不一,其体裁始则陵轹波涛,穿穴险固,囚锁怪异,破碎阵敌,卒之造平淡而后已者,信亦无愧云。
从这段文字来看,元好问对陆龟蒙,是相当理解的,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他作出明确有评价,可与这首论诗绝句相互参证。“多愤激之辞”、“讥骂太过”可为“百年孤愤”作注,“无所遇合,至穷悴无聊赖以死”云云即是“百年孤愤竟如何”的答案,可见,前两句不是讥讽陆龟蒙“绝无忧国感愤之辞”,而是恰恰相反,是批评《自怜赋》、《江湖散人歌》之类过分孤愤的作品,是说陆龟蒙隐居山中,那么愤激最终又能怎样呢?
后两句借用陆龟蒙的诗句,意义隐晦,难详所指。古今学者一致断定是批评陆龟蒙的闲逸平淡诗风,这显然与元好问一贯推崇陶、谢、韦、柳一派诗风的诗学旨趣相背,所以不可信。在具体释义时,注家多释末句的“较”字为较量之意,如此一来,连这一句的字面意思亦不甚顺畅、明了。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释此“较”为“差”之意,最为准确。据此,后两句的字面意思是说,没有人告诉陆龟蒙,斗春草的输赢之间,究竟相差多少?其内在含义究竟为何,仍不明朗。结合《校笠泽丛书后记》和他所化用的《自遣诗》加以考察,或许能得其仿佛。《校笠泽丛书后记》批评陆诗“标置太高,分别太甚’”,而陆龟蒙“无多药草在南荣”一诗,将药草与一般春草分开,标榜药草“名品上”,不应该与春草混同起来,正有此意,,所以,元好问借用该诗,可能是批评陆诗的这一缺点。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