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曲

作者:释普初 朝代:宋代

太平曲原文

无为而为,神而化之。

洒德雨以霶霈,鼓仁风而雍熙。

民如野鹿,上如标枝。

十八子,知不知。

哩哩啰,啰啰哩。

诗词问答

问:太平曲的作者是谁?答:释普初
问:太平曲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普初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普初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灯会元》卷一八

参考注释

无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霶霈

(1).大雨。 汉 焦赣 《易林·巽之离》:“隐隐大雷,霶霈为雨。”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启》:“持杯棬而承澍雨,自满而止,又安能测其霶霈之所至哉!” 清 曹寅 《望雨谣》:“幽天赫赫势霶霈,雷公振鐸驱山碎。”

(2).比喻盛大;盛多。 唐 独孤及 《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见示之作》诗:“天旋物顺动,德布泽霶霈。”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上坐未久,书生杀驴拔蒜备饌,酒肉霶霈,上顾而奇之。” 宋 欧阳修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诗:“有时肆颠狂,醉墨洒霶霈。”

仁风

(1).形容恩泽如风之流布。旧时多用以颂扬帝王或地方长官的德政。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大 晋 统天,仁风遐扬。”《后汉书·章帝纪》:“功烈光於四海,仁风行於千载。” 清 方文 《李明府祈雨有应镌诗于壁属予和之》:“况有诗题石,仁风扇薜萝。”

(2).《世说新语·言语》“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 刘孝标 注引《续晋阳秋》:“太傅 谢安 赏 宏 机捷辩速,自吏部郎出为 东阳郡 ,乃祖之於 冶亭 ,时贤皆集。 安 欲卒迫试之,执手将别,顾左右,取一扇而赠之。 宏 应声答曰:‘輒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合坐叹其要捷。”后因以“仁风”为扇子的代称。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器物》:“扇曰仁风。”参阅《晋书·文苑传·袁宏》。

雍熙

谓和乐昇平。《文选·张衡<东京赋>》:“百姓同於饶衍,上下共其雍熙。” 薛综 注:“言富饶是同,上下咸悦,故能雍和而广也。” 前蜀 贯休 《阳春曲》:“歷数雍熙 房 与 杜 , 魏公 姚公 宋开府 。”《水浒传》第八二回:“装扮的是:太平年万国来朝,雍熙世八仙庆寿。” 明 张居正 《谢召见疏》:“使宫府一体,上下一心,以成雍熙悠久之治。”

野鹿

野生的鹿。喻不慕荣华、超然物外的神态。 宋 曾巩 《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诗:“云鸿可近眼先明,野鹿尚縻颜自忸。” 明 何景明 《赠萧文彧号古峰序》:“摽支野鹿,貌之古矣。”

十八子

指李姓。李字拆开则为十、八、子三字,故称。《魏书·賨李势传》:“ 建国 十年, 司马聃 将 桓温 伐之, 势 降於 温 。先是频有怪异……童謡曰:‘ 江 桥头,闕下市, 成都 北门十八子。’”此指 李势 。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 慧化 尼歌词曰:‘ 东海 十八子,八井唤三军。手持双白雀,头上戴紫云。’”此指 李渊 。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七:“ 衍 ( 王衍 )在 蜀 时,童謡曰:‘我有一帖药,其名为阿魏,卖与十八子。’其后 衍 兄 宗弼 果卖国归 唐 。”此指 后唐 庄宗 李存勗 。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啰哩

古代少数民族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秦襄毅公年谱》:“ 秦州 有 囉哩 户,乃 回回 别种……予访得 清水 、 秦安 等县,亦有 囉哩 ,乃移文各县,令其共为婚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