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

作者:姜特立 朝代:宋代

月下原文

晚来暑退坐前墀,嫋嫋南薰动翠微。
便欲乘风游汗漫,白云顶上玩清辉。

诗词问答

问:月下的作者是谁?答:姜特立
问:月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姜特立的名句有哪些?答:姜特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晚来

傍晚;入夜。 唐 杜甫 《题郑县亭子》诗:“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郭沫若 《芭蕉花》:“白日里家务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

嫋嫋

亦作“嬝嬝”。1.轻盈纤美貌。 晋 左思 《吴都赋》:“蔼蔼翠幄,嫋嫋 * 。” 南朝 梁武帝 《白紵辞》之二:“纤腰嫋嫋不任衣,娇态独立特为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一女子左抱小儿,右持鼗鼓,嬝嬝来。”

2.摇曳貌;飘动貌。《玉台新咏·古乐府<皑如山上雪>》:“竹竿何嫋嫋,鱼尾何蓰蓰。” 南朝 宋 鲍照 《在江陵叹年伤老》诗:“翾翾燕弄风,嫋嫋柳垂道。” 唐 李白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诗:“夫子如何涉江路,云帆嫋嫋 金陵 去。” 宋 辛弃疾 《朝中措》词:“篮舆嫋嫋破重冈,玉笛两红粧。”

3.吹拂貌。《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唐 刘长卿 《石梁湖有寄》诗:“瀟瀟清秋暮,嫋嫋凉风发。” 宋 苏轼 《海棠》诗:“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明 单本 《蕉帕记·寻春》:“听几派笙歌送,渺渺湖山嫋嫋风。”

4.缭绕貌。 宋 苏轼 《浣溪沙》词:“雾帐吹笙香嫋嫋,霜庭按舞月娟娟。” 元 龙辅 《龙辅女红馀志》卷上:“行处皆有光,亦不类闇夜,每至一处,烟嬝嬝绕恶少年颈。”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四三回:“口中鼻中,如白云出山,嫋嫋不絶。” 闻一多 《剑匣》:“那炉上注着嬝嬝的篆烟。”

5.形容香气散发。 宋 苏轼 《赠杜介》诗:“松风吹菵露,翠湿香嫋嫋。”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醉春》:“罗衣惯惹春风,暗觉花香嬝嬝。”

6.悠扬婉转。 唐 张说 《东都酺宴诗五》:“入云歌嫋嫋,向日妓丛丛。”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餘音嫋嫋,不絶如缕。” 清 洪昇 《长生殿·偷曲》:“只听得玉河流水韵幽清,犹似《霓裳》嫋嫋声。” 秦牧 《花城·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那些最好的散文,有的使人想起了银光闪闪的匕首,有的使人想起了余音嬝嬝的洞箫。”

南薰

1.亦作“ 南熏 ”。指《南风》歌。相传为 虞舜 所作,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参阅《礼记·乐记》疏引《尸子》、《史记·乐书》集解、《孔子家语·辩乐解》。 唐 王维 《大同殿赐宴乐敢书即事》诗:“陌上 尧 樽倾北斗,楼前 舜 乐动南薰。”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五:“永播南熏音,垂之万年耳。” 清 高士奇 《己未五日西苑泛舟侍宴恭纪》诗之三:“高张广乐播南薰,宝幄楼船剑佩分。”

2.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 唐 邬载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君字》诗:“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 明 何景明 《中元节》诗:“北极犹前日,南薰亦旧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乾隆 庚戌四月,上东巡,遣官祭 尹吉甫 墓并垂问 吉甫 子孙。途次,南薰徐来,上语侍臣曰:‘此即《诗》所谓“穆如清风”也。’”

3. 唐 宫殿名。 唐 杜甫 《丹青引》:“ 开元 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 南薰殿 。”

4.泛指宫观楼殿。 宋 张先 《庆同天》词:“海宇称庆,復生元圣,风入 南薰 。拜恩遥闕,衣上晓色犹春,望 尧 云。” 清 陈维崧 《贺新凉·作客东京寂寥谁侣西风落叶间诣旗亭》词:“却是 吴 中诸小部,队队檀槽罗帕,羣合乐 南薰 门下。”

5.门名。《宋史·地理志一》:“﹝ 东京 ﹞新城周迴五十里百六十五步。南三门:中曰 南薰 ,东曰 宣化 ,西曰 安上 。”

翠微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毛 * 《答友人》

乘风

顺风;凭借风力

乘风向法国驶去

汗漫

(1).广大,漫无边际。《淮南子·俶真训》:“至德之世,甘暝于溷澖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军和东坡》词:“空翠晴嵐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汉口后湖诗》:“后湖汗漫无际,贼舟楫未具,不得渡。”

(2).渺茫不可知。《淮南子·道应训》:“吾与汗漫期於九垓之外。” 高诱 注:“汗漫,不可知之也。”后附会为仙人的名字。 晋 张协 《七命》:“过 汗漫 之所不游,躡 章亥 之所未迹。” 唐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先期 汗漫 九垓上,愿接 卢遨 游太清。”

(3).漫无标准;不着边际。《新唐书·选举志上》:“因以谓按其声病,可以为有司之责,捨是则汗漫而无所守。”《金史·高汝砺传》:“内外百官所司不同,比应詔言事者不啻千数,俱不达各司利害,汗漫陈説,莫能详尽。” 明 胡道 《<归田诗话>序》:“﹝ 瞿佑 ﹞著《诗话》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扬可法之旨,非汗漫无稽之词。” 鲁迅 《热风·估<学衡>》:“所以‘弁言’就是序,异于‘杂志迩例’的宣言,并为一谈,太汗漫了。”

(4).形容漫游之远。 唐 陈陶 《谪仙吟赠赵道士》:“汗漫东游黄鹤雏, 縉云 仙子住清都。” 明 张煌言 《冬怀》诗之八:“万里孤槎真汗漫,十年长剑总蹣跚。” 清 戴名世 《种树说》:“顾种树又无其资,而客游汗漫不知所底。” 郁达夫 《迷羊》一:“在湖亭里蛰居了几天,我就开始作汗漫的闲行。”参见“ 汗漫游 ”。

云顶

(1).山名。在 四川 境内。 前蜀 贯休 《游云顶山晚望》诗:“ 云顶 聊一望,山灵草木奇。 黔 南在何处,堪笑復堪悲。” 宋 陆游 《自小云顶上云顶寺》诗:“跃马上 云顶 ,欲呼飞仙人。” 钱仲联 校注引 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金堂县》:“《名山志》云:‘ 金堂 三学山 ,乃 汉州 北山,一名 云顶 ,一名 石城 ,亦名 栖贤 、 开照 ,其实一山也。’”

(2).山名。在 浙江省 瑞安县 东。 元 倪瓒 《送僧游天台次张外史韵》:“坐寻 云顶 千峰石,归趁江头八月潮。”

(3).高山顶上。 宋 陈著 《念奴娇·献再一兄成室大任》词:“笑指旧隐逍遥,分猿鹤地,云顶栽花木。” 明 高启 《题瀑布泉》诗:“千山云顶一泉飞,仰面时惊雨溼衣。”

清辉

清光。多指日月的光辉。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否终则承之以泰,晦极则清辉晨耀。” 唐 杜甫 《月圆》诗:“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明 高启 《次韵周谊秀才对月见寄》:“登楼强欲揽清辉,刁斗连营不堪听。” 郁达夫 《出奔》三:“但从窗隙里漏进来的亮光,还不是天明的曙色,却是积雪的清辉。” 闻一多 《神话与诗·说舞》:“灌木林中一块清理过的地面上,中间烧着野火,在满月的清辉下,吐着熊熊的赤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