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坐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露坐原文

五月暑犹薄,中庭试葛衣。
蛙声经雨壮,萤点避风稀。
尘念三生误,归心半世违。
残年端有几,可复负渔矶?

诗词问答

问:露坐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露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陆游露坐书法欣赏

陆游露坐书法作品欣赏
露坐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中庭

(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管子·中匡》:“ 管仲 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少进中庭,公不与言。”《礼记·檀弓上》:“ 孔子 哭 子路 於中庭。” 陈澔 集说:“哭於中庭,於中庭南面而哭也。不於阼阶下者,别於兄弟之丧也。”阼阶、堂前东阶。

(2).厅堂正中;厅堂之中。《汉书·朱买臣传》:“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謁。” 唐 李商隐 《齐宫词》:“ 永寿 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復印中庭。”《宣和遗事》前集:“红袖调筝於屋侧,青衣演舞於中庭。”

(3).庭院;庭院之中。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醴泉涌於清室,通川过於中庭。” 南朝 宋 鲍照 《梅花落》诗:“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宋 李清照 《添字采桑子》词:“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餘情。” 郭沫若 《牧羊哀话》:“小小一个中庭,薄有一些花木。”

(4).指现代高级旅馆中庭院式的大厅。《科学画报》1983年第6期:“所谓中庭,往往是一个多层的、带有玻璃天棚的大厅…… 北京 的 香山饭店 ,在世界著名建筑师 贝聿铭 先生精心设计下,建造了一个具有 中国 园林特色的中庭-- 溢香厅 (又名 四季庭院 )。”

(5).中草药“百合”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葛衣

用葛布制成的夏衣。《韩非子·五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 唐 韩翃 《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诗:“葛衣香有露,罗幕静无尘。” 宋 陆游 《夜出偏门还三山》诗:“水风吹葛衣,草露溼芒履。”

蛙声

蛙的叫声。 唐 张籍 《过贾岛野居》诗:“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南唐 伍乔 《何明府见访》诗:“马嘶穷巷蛙声息,辙到衡门草色开。”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稻花香里説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元 杨载 《赠孙思顺》诗:“薰风池馆蛙声老,落日帘櫳燕子飞。”

萤点

指萤火虫。

避风

(1) 离开刮风处或遮挡住以避免风吹

(2) 离开或躲藏,以避免在是非之地受到注意或纠缠

到乡下来避避风

尘念

尘俗之念。 唐 黄滔 《题山居逸人》诗:“世人谁到此,尘念自应忘。”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今 唐 太上皇帝 ,贵妃 杨氏 ,宿根俱隶仙籍。祇缘尘念,謫在人间。” 何其芳 《画梦录·丁令威》:“他在 灵虚山 忽然为怀乡的尘念所扰,腾空化为白鹤。”

三生

佛家所说的三世转生,即前生、今生和来生

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白居易《赠张处士山人》

三生有幸

归心

(1) 回家的念头。即归思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晋· 王讚《杂诗》

(2) 真心归附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尧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魏· 曹操《短歌行》

半世

人生的一半

残年

(1) 晚年;暮年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肯将衰朽惜残年。——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风烛残年

(2) 年终

残年短景

渔矶

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唐 戴叔伦 《过故人陈羽山居》诗:“峯攒仙境丹霞上,水遶渔磯緑玉湾。” 清 曹寅 《胡静夫先归白门即席同用依字》诗:“ 吴 船快于马,迟我坐渔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