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三洲伦右溪登灵洲和韵

作者:王渐逵 朝代:明代

同李三洲伦右溪登灵洲和韵原文

云里青山树里台,那堪秋色逐人来。

疏松细草浑三径,扫石临流共一杯。

风静星河如露冷,月明箫鼓并朝回。

佳辰良会应能几,曙色残更莫浪催。

诗词问答

问:同李三洲伦右溪登灵洲和韵的作者是谁?答:王渐逵
问:同李三洲伦右溪登灵洲和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同李三洲伦右溪登灵洲和韵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王渐逵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渐逵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参考注释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那堪

1.怎堪;怎能禁受。 2.犹言兼之;何况。

秋色

(1) 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疏松

(1) 使松散

疏松土壤

(2) 松散

土质疏松

细草

(1).小草。《后汉书·崔寔传》:“ 五原 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 南朝 梁 丘迟 《侍宴乐游苑送徐州应诏诗》:“轻荑承玉輦,细草藉龙骑。” 唐 杜甫 《旅夜书怀》诗:“细草微风岸,危檣独夜舟。”

(2).远志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远志》。

三径

亦作“ 三逕 ”。 晋 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 蒋詡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扫石

谓清扫山中场地。多指修身养生者的居处。 唐 戎昱 《寄许炼师》诗:“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溼蕊珠宫。” 元 张翥 《豫章山房为见心复公赋》:“扫石童来秋叶后,谭经僧坐昼阴中。” 明 王守仁 《山中懒睡》诗之二:“扫石焚香任意眠,醒来时有客谈玄。”

一杯

(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 王维 《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去温来又好。”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诗:“ 鲁国 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白玉青丝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诗!”《红楼梦》第六三回:“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

星河

指银河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箫鼓

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琴羽张兮簫鼓陈, 燕 赵 歌兮伤美人。”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楼船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 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 福海 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 唐 李白 《发白马》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 黄河 。簫鼓聒山岳,沧溟涌涛波。”

佳辰

良辰;吉日。 唐 王勃 《越州秋日宴山亭序》:“岂非琴樽远契,必兆朕於佳辰;风月高情,每留连於胜地。” 宋 柳永 《应天长》词:“恁好景佳辰,怎忍虚设;休效 牛山 ,空对江天凝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凡佳辰令节,寒食寒衣,皆拜,设时食。”

会应

犹会当。 宋 王安石 《次韵徐仲元咏梅》之二:“摇落会应伤岁晚,攀翻剩欲寄情亲。” 明 叶宪祖 《易水寒》第一折:“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安足论?”

曙色

破晓时的天色

从窗口透进了灰白的曙色

当曙色开始照到西边最高的峰顶时,他的人马还走在相当幽暗的群山之间。——姚雪垠《李自成》

残更

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第五更时称残更。 唐 沉传师 《寄大府兄侍史》诗:“积雪山阴马过难,残更深夜铁衣寒。” 宋 刘克庄 《风入松·癸卯至石塘迢和十五年前韵》词:“残更难睚抵年长,晓月凄凉。” 明 顾梦游 《乙酉除夕》诗:“壮心真共残更尽,泪眼重将旧历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