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首

作者:释慧空 朝代:宋代

颂古十首原文

从头数到一二三,倒数却成三二一。
直饶善会大衍算,掐指巡文数不出。

诗词问答

问:颂古十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慧空
问:颂古十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慧空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慧空名句大全

释慧空颂古十首书法欣赏

释慧空颂古十首书法作品欣赏
颂古十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从头

(1) 从开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 * 《忆秦娥·娄山关》

(2) 重新

一二三

(1).指道教正一道的“三天(玉清、上清、太清) * ”。相传 太上老君 授 张道陵 “三天 * ”。后正一道多用此法驱鬼降妖。见《云笈七籤》卷六。《四游记·果老殿中辨鹿》:“时有 叶法善 者, 嘉禾 人,世为道士,尝游 白马山 古室,遇二仙人,授以正一二三之法,能制服怪鬼。”

(2).动作时口说数字以计数。习惯常至“三”止。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三折:“﹝正末﹞做出门科云:‘且住,私场演,官场用。若到 开封府 去,他不説时,如何是了?待俺试敲咱。这是盆沿儿。’做敲科云:‘一、二、三。’”

(3).犹言头绪、办法。《雍熙乐府·一枝花·道情》套曲:“飘零的不知明暗,默默的自取勘。眼底浑无一二三,流落在江南。”

(4).原由。 刘宾雁 《关东寿人传》第二章:“无缘无故关了我一千多天了,我能不要求他们说出个一二三来。”

倒数

与其数相乘得一的数

4/3是3/4的倒数

三二

约计之词。常用于表示较少的数量。《南史·后妃传下·徐元妃》:“妃无容质,不见礼,帝三二年一入房。”《水浒传》第十五回:“你便再与他三二斗米去。”《西游记》第十二回:“徒弟们,我去之后,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但看那山门里松枝头向东,我即回来。”

直饶

犹纵使,即使。 唐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之七:“兼济直饶同巨楫,自由何似学孤云。” 宋 王禹偁 《战城南》诗:“直饶侵到 木叶山 ,争似垂衣施庙算。” 宋 黄庭坚 《望江东》词:“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箇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莫。”《五灯会元·临济宗南岳下十二世·仰山行伟禅师》:“直饶丹青处士,笔头上画出青山、緑水、夹竹桃花,祗是相似模样。”

善会

(1).善于;擅长。《水浒传》第一○一回:“七尺身材壮健,善会偷香窃玉。”《西游记》第六七回:“﹝我﹞也能搅海降龙母,善会担山赶日头。”

(2).指寺庙举行的法会。《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他庙里一年两季善会,知客是要出来让茶送酒、应酬施主的。”

大衍

(1).《易·繫辞上》:“大衍之数五十。” 韩康伯 注引 王弼 曰:“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 孔颖达 疏引 京房 云:“五十者谓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后以大衍为五十的代称。 清 赵翼 《圣寿覃恩得拜绢绵米肉之赐恭记》诗之二:“运是太和春不老,数纔大衍日方中。”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但僕生长危邦,年逾大衍,天灾人祸,所见多矣。”

(2).广大的沼泽地。《管子·七臣七主》:“春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 尹知章 注:“倮谓焚烧,令荡然俱尽。” 郭沫若 等集校:“ 洪颐煊 曰:‘倮当作僇。’ 王念孙 曰:‘僇即疁字也……僇大衍者,谓火焚其草木也。’”

(3).历法名。详“ 大衍历 ”。

掐指

(1).旧时占卜方法之一。以拇指点着其他指节占卜吉凶或推算干支。《武王伐纣平话》卷上:“ 西伯侯 掐指寻文,卜一课。”《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他低着头掐指寻纹算了半日,口里还呐呐地念道:‘这日不妥,那日欠佳。’”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一:“ 二诸葛 看了看历书,又掐指算了一下说:‘今日不宜栽种。’”

(2).用拇指轻点其他指头计算。《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且説 白氏 在家,掐指过了试期,眼盼盼悬望佳音。” 草明 《乘风破浪》五:“ 小兰 掐指一算,正好 少祥 当阴阳班,便决心到他家里去看看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