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总督毓奇奏南粮情形诗以志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漕艘总藉水,水浅则艰行。

昨岁浚中河,图深舟送轻。

既浚当建闸,无闸泄莫赢。

其过在司河,再三申饬明。

适逢春夏旱,重载自难擎。

毓奇苦无策,束手徒怖惊。

遂欲留全漕,严谕屡督程。

河臣及漕臣,往返咨情形。

得尺则进尺,自画戒留停。

众始渐知过,努力相勖勍。

今日接奏牍,二进可长征。

三进尾随至,秋杪或达京。

览之为少慰,更为筹虑并。

秋杪必阻冻,明岁迟运仍。

因复降谕寄,三进留则应。

直隶及山东,沿途之所经。

随处堪截贮,明春徐抵通。

自我驻山庄,此事劳经营。

岂伊谋玉食,无非筹舆情。

漕艘挟南货,流通达都城。

弗至货将少,万户何资生。

兹乃免壅遏,军民生计平。

五字志颠末,勤政尽吾诚。

诗词问答

问:《漕运总督毓奇奏南粮情形诗以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八

2. 今岁漕船浅阻总因上年萨载李奉翰浚运中河时并不早建闸座以故水泄无馀所致已再三降旨申饬并分别议处详见前纪事诸什

参考注释

漕艘

供漕运的船。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徐州》:“宜仍遣漕艘之半,分行其中,以防意外之梗。”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若漕艘不至京师,米价翔贵,於事体未便。”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居数年,或荐之漕艘,授童子读,遂至京师,考取供事。”

中河

(1).河的中央;河中。《诗·鄘风·柏舟》:“汎彼柏舟,在彼中河。” 毛 传:“中河,河中。”《吕氏春秋·必己》:“中河, 孟賁 瞋目而视船人,髮植、目裂、鬢指,舟中之人尽扬播入於河。” 晋 张协 《洛禊赋》:“浮素卵以蔽水,洒玄醪於中河。” 宋 沉遘 《新陕西都运谏议》:“承詔之藩,引舟在道,方卜中河之遇,亟烦一介之书。”

(2).指 黄河 中游。 清 毕沅 《晋书地理志新补正》:“ 豫州 。按《禹贡》为 荆 河 之地。《周礼》: 河南 曰 豫州 。豫者,舒也。言禀中 河 之气,性理安舒也。”

再三

一次又一次;多次

再三强调

申饬

(1) 告诫

伏愿申饬将帅,慎固封守。——《宋史·田锡传》

(2) 斥责

将众管事人一一申饬

适逢

恰好遇到。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让之食,适逢斋期,已数年矣。”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当 皖 中兵叛之时,不幸适逢二次国恤,全国震惊。”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五:“第二天,也就是扩大宣传周的第六日,上午适逢是部务会议。”

重载

装运重物时的负载

重载卡车一辆接一辆从桥上驶过

无策

亦作“ 无筴 ”。没有计谋;没有办法。《管子·揆度》:“国之财物,尽在贾人,而君无筴焉。”一本作“ 无策 ”。《汉书·匈奴传下》:“ 周 得中策, 汉 得下策, 秦 无策焉。”《文献通考·钱币二》:“ 嘉定 二年,臣僚言曰:‘三界会子,数目滋多,称提无策。’” 金 元好问 《太原》诗:“古来全 晋 非无策,乱后清 汾 空自流。” 潘漠华 《晚上》:“他这样追寻着酒,是他可怜的无策的心,自知只能这样无理胡涂的度日了。”

束手

(1)

(2) 捆住了手,比喻毫无办法

束手无策

(3) 指不抵抗;投降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遂欲

满足欲望。《晏子春秋·谏下二十》:“遂欲满求,不顾细民,非存之道。”《宋书·谢灵运传》:“鑑虎狼之有仁,伤遂欲之无崖。”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顾慧仙》:“今日郎已遂欲,何竟忘我耶?”

严谕

严肃告谕。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有亲取保,无亲取店家现在收管,仍严諭不得无赖借端窥探。”

河臣

指河道总督。《清史稿·河渠志一》:“ 曜 又言:‘向来沿 河 州县,本归 河 臣兼辖,员缺仍会 河 臣题补,遇有功过, 河 臣亦应举劾,尚无呼应不灵之患。’”

漕臣

管理漕运的官员。 宋 侯延庆 《退斋笔录》:“ 神宗 时,以 陕西 用兵失利,内地出令斩一漕臣。”《宋史·选举志二》:“﹝ 绍定 ﹞四年,臣僚甚言科场之弊,乞戒飭漕臣严选考官。”

往返

(1) 一去一来;来回

往返四十里

(2) 反复

情形

(1) 事物呈现的样子

这个营长向我叙说了以上的情形

(2) 事物所处的状况

当日之情形。——清· 袁枚《祭妹文》

大家看了这种情形,非常生气

进尺

指采矿、钻探等工作的进度。 李若冰 《在柴达木盆地》:“我们还和钻井组挑战哩!我们保证一定把钻机用水供上,他们保证一定要进尺快,争取早日完成任务!”《大庆战歌·铁人诗抄》:“钻完进尺,原油呼噜噜地就往地面冒。”《人民日报》1969.3.4:“去年,全矿的原煤产量提前七十一天,开掘进尺提前一百一十九天完成了国家计划。”

自画

自己限制自己。 明 文徵明 《送周君振之宰高安叙》:“ 振之 行矣,其无以乡贡自画。” 清 谭嗣同 《仁学》十七:“ 孔子 曰:下学而上达。未有可以躐等而蹴几,亦何可以中止而自画也。” 梁启超 《新民说·论进步》:“纵横四顾,常觉有上天下地,唯我独尊之概。始而自信,继而自大,终而自画。” 章炳麟 《复仇是非论》:“余向者所称説,固非以民族主义自画而已,人我法我,犹谓当一切除之。”

留停

停留;停止。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盃行无留停,高柱送清唱。”《红色歌谣·竹片歌》:“努力扩大铁红军,全体动员莫留停。”

知过

自知过失。《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何等有人情,又何等知过,何等守法,又何等果决,我们的文学家做得出来么?”

努力

尽量将力量使出来

努力钻研业务

相勖

同“相勗”。

(1).勉励。  2.互相勉励。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奏牍

(1).书写奏章的简牍。《史记·滑稽列传》:“ 朔 初入 长安 ,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牘。” 汉 王充 《论衡·量知》:“断木为槧,析之为板,力加括削,乃成奏牘。”

(2).犹奏章。 宋 王庭珪 《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诗:“百辟动容观奏牘,几人回首愧朝班。” 清 赵翼 《陔馀丛考·自书奏牍》:“ 六朝 人奏牘多自书,今《淳化帖》有 钟繇 表,盖 三国 时已然也。”

长征

(1) 旅行;远行

秦时明月 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 王昌龄《出塞》

(2) 长途出征,特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尾随

像尾巴样地跟随,比喻紧跟其后

亲友们尾随着送了很远

秋杪

暮秋,秋末。 唐 唐彦谦 《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诗:“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暉。” 宋 邵雍 《秋日饮郑州宋园示管城簿周正叔》诗:“我来游日逢秋杪,君为开筵对晚花。” 明 李贽 《与焦弱侯太史书》:“弟岂遂以此一病遽长别乎!若幸获愈,决以此秋杪相见也。”

更为

更加

自从那次大病以后她更为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筹虑

犹筹维。 宋 范仲淹 《谢授知邠州表》:“边塞机宜,更当筹虑,用罄臣节,以酬圣知。” 明 张居正 《答宣府总督郑范溪》:“如此推之,虽能暂戢於今日,亦难厉禁於将来,尚烦公之筹虑。”

明岁

(1).预示年成。 南朝 齐 谢朓 《拟宋玉<风赋>》:“新虹明岁,高月照秋。”

(2).明年。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如今年督臣进荔枝,则抚臣进兰花,明岁互易之。” 应修人 《初游草佳村》:“明岁的蚕时我想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