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道人谙公琴

作者:释德洪 朝代:宋代

听道人谙公琴原文

道人貌癯骨藏年,漆瞳照人方而渊。

家住湘山湘水边,气清日应嚼芳鲜。

罗浮饭石性所在,定林饮涧老更坚。

子其徒欤宁果然,抱琴过我亦自贤。

玉徽按抑朱丝弦,借弦为舌传语言。

谁家恩怨馀妒怜,绮窗莺燕春风颠。

颠风盘空搅苍烟,萧萧吹鬓人未眠。

清都绛阙断世缘,骨飞不到梦所传。

秦筝心知是响泉,置之髯须一笑掀。

蕊珠三叠舞胎仙,坐令遗世如蜕蝉。

何年醉骑紫云去,此琴枵然成弃捐。

诗词问答

问:听道人谙公琴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问:听道人谙公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洪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七部

参考注释

道人

(1)

(2)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3) 称道教徒为道人

(4) 和尚的旧称

漆瞳

乌黑如漆的眼瞳。 宋 苏轼 《云师无著自金陵来且还其画》诗:“玉骨犹寒富贵餘,漆瞳已照人天上。”

人方

古族名。即 夷方 。人,通“ 夷 ”。 殷 代分布在今 山东 一带。 帝乙 、 帝辛 时曾多次抗 殷 ,后为 殷 所并。参阅《殷虚书契前编》。

湘山

(1).山名。即 君山 。在 湖南省 岳阳市 西南 洞庭湖 中。《史记·秦始皇本纪》:“上问博士曰:‘ 湘君 何神?’博士对曰:‘闻之, 尧 女 舜 之妻而葬此。’於是 始皇 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 湘山 树,赭其山。”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是山, 湘君 之所游处,故曰 君山 矣。昔 秦始皇 遭风於此。”

(2).山名。即 黄陵山 。在 湖南省 湘潭市 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六·长沙府》:“﹝ 湘阴县 ﹞ 黄陵山 ,县北四十里,上有 舜 二妃墓。《括地志》谓之 青草山 , 孔颖达 以为 湘山 也。”

湘水

即 湘江 。 汉 东方朔 《七谏·哀命》:“测 汨罗 之 湘水 兮,知时固而不反。”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永负 汉 庭哭,遥怜 湘水 魂。” 鲁迅 《湘灵歌》:“昔闻 湘水 碧如染,今闻 湘水 胭脂痕。”

芳鲜

味美新鲜。也指新鲜美味的食物。《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汉 傅毅 《七激》:“酌旨酒,割芳鲜。” 唐 方干 《题悬溜岩隐者居》诗:“惯缘嶮峭收松粉,常趁芳鲜掇茗芽。” 明 徐渭 《胡桃》诗:“羌果荐冰甌,芳鲜占客楼。”

罗浮

山名。在 广东省 东江 北岸。风景优美,为 粤 中游览胜地。 晋 葛洪 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称为“第七洞天”。相传 隋 赵师雄 在此梦遇梅花仙女,后多为咏梅典实。 南朝 陈 徐陵 《奉和山地》:“ 罗浮 无定所,鬱岛屡迁移。”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 南海 以竹为甑者,类见之矣,皆 罗浮 之竹也。” 元 张可久 《天净沙·孤山雪夜》曲:“淡粧人在 罗浮 ,黄昏月上 西湖 ,翠袖翩翩起舞。” 清 屠宸桢 《疏影》词:“酒醒黄昏,看足香痕,好梦 罗浮 重省。”参见“ 罗浮梦 ”。

饭石

石名。 宋 杜绾 《云林石谱·饭石》:“ 婺州 东阳县 双林寺 傅大士道场山 中产石,凡有青白紫緑色,皆莹彻,谓之饭石。质细碎,堪治为素珠,或作镇纸。”

所在

(1)

(2) 处所;地方

在背山面水这样一个所在,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的图画。——《风景谈》

(3) 指存在的地方,强调不在别处

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山陵之所在。——明· 顾炎武《复庵记》

(4) 到处;处处

所在多有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饮涧

在溪涧中饮水。多指在山谷中生活。 南朝 梁 沉约 《善馆碑》:“达人独往之事,志非易立,餐松饮涧之情,理难轻树。” 唐 郑谷 《少华甘露寺》诗:“饮涧鹿喧双派水,上楼僧蹋一梯云。”

老更

宋 范仲淹 有《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参见“ 三老五更 ”。

果然

(1) 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果然名不虚传

里头果然有一件粉红色的纱衣,她就拿起来,转身走进树林。——《牛郎织女》

(2) 连词,表示假设

那儿果然像你说的那么热,我去时就连毛衣也不用带了。

(3) 饱足的样子

适莽苍者,三食而反,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玉徽

玉制的琴徽。亦为琴的美称。《梁书·文学传上·庾肩吾》:“故玉徽金铣,反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 郢 中之听。” 唐 宋之问 《放白鹇篇》诗:“玉徽闭匣留为念,六翮开笼任尔飞。” 宋 陆游 《到家旬馀意味甚适戏书》诗:“石鼎颼飀闲煮茗,玉徽零落自修琴。”

按抑

(1).按捺;抑制。《北史·叱罗协传》:“ 明帝 知其材识庸浅,每按抑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惩淫》:“强自按抑,燥渴愈急。” 郭沫若 《南冠草》第二幕:“[ 王聚星 ](按抑之)姨妈,你忍耐一下吧,你听我说啦。”

(2).弹琴时按弦的指法。 宋 苏舜钦 《演化挥琴因作歌以写其意》:“按抑不知声在指,指自不知心所起。” 宋 苏轼 《听僧昭素琴》诗:“至和无攫醳,至平无按抑。”

朱丝弦

亦作“ 朱丝絃 ”。1.用熟丝制的琴弦。 唐 贾岛 《听乐山 * 易水》诗:“朱丝弦底 燕 泉急, 燕 将云孙白日弹。” 明 何景明 《赠王文熙》诗之一:“泠泠朱丝弦,听我《别鹤操》。”

(2).借指琴瑟。 宋 黄庭坚 《放言》诗之九:“安得朱丝絃,为我写此声。”

语言

用以表达情意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关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谁家

(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

(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鲁迅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列有对照表(即真人与书中人),也没有听说有谁家向作者提出抗议,或是起诉。”

(3).何处。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洛 城。” 宋 张元干 《石州慢》词:“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一折:“贪和你书生打话,畅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谁家。”

(4).怎样。 唐 王建 《寄刘蕡问疾》诗:“年少病多应为酒,谁家将息过今春。” 宋 张炎 《数花风·别义兴诸友》词:“好游人老,秋鬢芦花共色。征衣犹恋去年客。古道依然黄叶,谁家萧瑟!”

(5).怎能。 唐 韩愈 《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诗:“归来身已病,相见眼还明。更遣将诗酒,谁家逐后生。” 宋 吴文英 《瑞龙吟·送梅津》词:“ 西湖 到日,重见梅鈿皱。谁家听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为什么。 宋 苏轼 《秋兴》诗之一:“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 宋 苏轼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双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带月锄花,童子谁家,贪看 西湖 ,懒诵《南华》。”

(7).甚么。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生:适来听得一派乐声,不知谁家调弄?众:《烛影摇红》。” 钱南扬 校注:“谁家调弄,犹云‘甚么曲调’。” 宋 张炎 《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词:“雁拂沙黄,天垂海白,野艇谁家分晓?”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8).甚么东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云]谁家一个黄口孺子,焉敢駡我?”参见 张相 《诗词曲语词汇释·谁家》。

恩怨

(1) 感恩之情与仇怨之情

(2) 仇恨

绮窗

雕刻或绘饰得很精美的窗户。《文选·左思<蜀都赋>》:“开高轩以临山,列綺窗而瞰江。” 吕向 注:“綺窗,彫画若綺也。” 唐 李商隐 《瑶池》诗:“ 瑶池 阿母 綺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宋 刘子翚 《闻筝作》诗:“月高夜鸣筝,声从綺窗来。” 清 黄景仁 《减兰·中秋夜感旧》词之二:“綺窗人静,露寒今夜无人问。”

莺燕

(1).黄莺与燕子。泛指春鸟。 唐 乔知之 《定情篇》:“鳧雁将子游,鶯燕从双栖。” 宋 郑起 《晚春即事》诗:“门外数枝杨柳薄,一春鶯燕不曾来。” 元 张养浩 《寒食游廉园》诗:“花柳巧为鶯燕地,管紘遥递綺罗风。”

(2).莺善鸣,燕善舞,因以“鶯燕”比喻歌姬、舞女或妓女。 宋 李莱老 《浪淘沙》词:“宝押绣帘斜,鶯燕谁家,银筝初试合琵琶。” 清 李渔 《意中缘·毒饵》:“妾乃 闽 莆 妓女 林天素 是也,不幸双亲弃早,将身堕入青楼,虽居鶯燕之场,时切雎鳩之慕。”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颠风

(1).暴风;狂风。 唐 元稹 《人道短》诗:“颠风暴雨电雷狂,晴被阴暗,月夺日光。” 宋 陆游 《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俄顷行三百馀里遂抵雁翅浦》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 清 曹寅 《观打鱼歌》:“不愁瀺灂随潮长,只怕颠风吹五两。”

(2).疯癫,颠狂。 明 杨柔胜 《玉环记·富童谮非》:“忘却困穷,不记当初梗跡萍踪,纔得提携便弄颠风。” 明 杨柔胜 《玉环记·皋逢箫玉》:“情理不堪容,弄颠风,将咱覷得忒没用。”

盘空

绕空;凌空。 宋 辛弃疾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词:“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元 袁桷 《隐居图赋》:“ 伯阳 一去而不返,玄鹤盘空而将还。” 清 杜岕 《秋日登长干九层塔》诗:“瞻礼尝百人,盘空缅缔造。” 蔡寅 《读柳古楂先生<养馀斋诗集>》诗:“后起韜庐占一席,盘空硬语落毫巔。”

苍烟

苍茫的云雾。 唐 陈子昂 《岘山怀古》诗:“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金 元好问 《泛舟大明湖》诗:“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花月痕》第十五回:“细看春色低红烛,烦向苍烟问白鸥。”

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清都绛阙

见“ 清都紫微 ”。

世缘

俗缘。谓人世间事。 唐 钱起 《过桐柏山》诗:“投策谢归途,世缘从此遣。” 宋 苏轼 《次韵绝句各述所怀》之四:“定似 香山 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 明 屠隆 《綵毫记·访道仙翁》:“只是此人未尽世缘,还遭国难,既得真诀,涉世也无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非道力坚定,多不敢轻涉世缘,恐浸淫而不自觉也。”

不到

(1)

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钟驶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师抱怨那个孩子不到学校上课

(3)

不周到

我们是粗人,照顾不到,请多原谅

秦筝

古 秦 地(今 陕西 一带)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 秦 蒙恬 所造,故名。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 齐 侣发东舞, 秦 筝奏西音。” 晋 潘岳 《笙赋》:“ 晋野 悚而投琴,况 齐 瑟与 秦 筝。” 唐 岑参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诗:“汝不闻 秦 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宋 晏几道 《蝶恋花》词:“细看 秦 筝,正似人情短。” 清 陈维崧 《鹧鸪天·苦雨和蘧庵先生》词:“雪登麦积 秦 筝苦,雨歇丛臺 赵 女娇。”

心知

心智。知,同“ 智 ”。《礼记·乐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 陆德明 释文:“知,音智。”《旧唐书·柳公绰传》:“寒暑满天地之间,浹肌肤於外;好爱溢耳目之前,诱心知於内。”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性》:“人之血气心知,原於天地之化者也。”

犹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 严维 《丹阳送韦参军》诗:“ 丹阳 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唐 李咸用 《送进士刘松》诗:“滔滔皆 鲁 客,难得是心知。” 明 冯梦龙 《山歌·素帕》:“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

响泉

古琴名。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李汧公 取桐孙之精者,杂缀为之,谓之百纳琴,用蜗壳为徽,其间三面尤絶异。通谓之响泉、韵磬,絃一上可十年不断。”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李汧公 镇 宣武 ,好琴、书。自造琴,取新旧桐材扣之,合律者裁而胶缀。所蓄二琴殊絶,其名‘响泉’、‘韵磬’者也。” 宋 苏轼 《破琴》诗叙:“度数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絃。此生若遇 邢和璞 ,方信 秦 筝是响泉。”

髯须

见“ 髯鬚 ”。

亦作“ 髯须 ”。亦作“髥鬚”。1.胡子。 宋 苏轼 《游灵隐寺得来诗》诗:“乔松百丈苍髥鬚,扰扰下笑柳与蒲。” 宋 刘斧 《青琐高议别集·卢载》:“有友人 王生 谓公曰:‘其应主吉。’公詰其故,曰:‘去髮,其头衔已异矣;不去髯鬚,亦不落之义也。’” 清 王士禛 《故明景帝陵怀古》诗:“残碑灭没牛礪角,石玃横卧苍髥鬚。”

(2).指主簿之职。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外史《檮杌》: 王建 借 蜀 以上封事, 李景 为 眉山 主簿,其制略曰:‘旌其忠藎之心,委以髯须之职。’注云:‘《古今注》:羊,一名髯须主簿。’”

蕊珠

即 蕊珠宫 。 唐 钱起 《暇日览旧诗因以题咏》:“筐篋静开难似此, 蕊珠 春色海中山。” 宋 周邦彦 《汴都赋》:“ 蕊珠 、 广寒 、 黄帝 之宫,荣光休气,朣朧往来。”参见“ 蕊珠宫 ”。

三叠

(1).古奏曲之法,至某句乃反复再三,称三迭。 宋 苏轼 《仇池笔记·阳关三迭》:“余在 密州 , 文勛 长官以事至 密 ,自云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

(2).三首。 宋 岳珂 《桯史·李白竹枝词》:“是夜宿於驛,梦 李白 相见於山间。曰:‘予往謫 夜郎 ,於此闻杜鹃,作《竹枝词》三叠,世传之不子细,忆集中无有,三诵而使之传焉。’”

(3).犹三通,三遍。 宋 梅尧臣 《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诗:“书之空自知,城上鼓三叠。”

(4).犹三折。指 庐山 三迭泉 。 宋 戴复古 《庐山》诗:“九叠屏风三叠水,更无诗句可形容。” 元 李洞 《庐山记》:“四围峦障欲合,泉若琼帘,从空悬布,为三叠而下。”

胎仙

(1).鹤的别称。古代鹤有仙禽之称,又相传胎生,故名。 元 张养浩 《寨儿令·夏》曲:“见胎仙,飞下九重天。”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鹤》﹝释名﹞引 八公 《相鹤经》:“鹤乃羽族之宗,仙人之驥,千六百年乃胎产,则胎仙之称以此。世谓鹤不卵生者误矣。”

(2).道教神名。《黄庭内景经·上清章》:“琴心三叠儛 胎仙 。” 务成子 注:“ 胎仙 即 胎灵大神 ,亦曰 胎真 ,居明堂中。”

坐令

犹言致使;空使。 唐 韩愈 《赠唐衢》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明 刘基 《结交行》:“寧知嫌隙翻掌成,坐令衽席生戈兵!”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坐令洋货日报关,万巧千奇无不备。”

遗世

遗弃人世之事。常说明人的离世隐居,修仙学道,有时也用作死亡的婉辞

非夫遗世玩道绝粒,茹之者乌能轻举而宅之?——孙绰《游天台山赋》

蜕蝉

蝉脱壳。谓解脱成仙。 唐 韩愈 《谢自然诗》:“入门无所见,冠屨同蜕蝉,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脱兔 彭 殤之囿,蜕蝉人鬼之场。”

紫云

(1).紫色云。古以为祥瑞之兆。 汉 焦赣 《易林·履之渐》:“ 黄帝 紫云,圣且神明,光见福祥,告我无殃。”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六:“东海沉碧水,西关乘紫云。” 前蜀 杜光庭 《贺黄云表》:“又 汉宣帝 幸 甘泉宫 ,紫云入殿, 宋世祖 践祚,紫云见於 端门 。” 宋 辛弃疾 《念奴娇·晋臣十月望生日》词:“紫云如阵,妙歌争唱新闋。”

(2).借指紫石砚。 唐 李贺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端州 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清 吴伟业 《破砚》诗:“记曾疏闕失,望断紫云愁。”

枵然

(1).虚大貌。《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空班 赵氏 璧,徒乖 魏王 瓠” 李善 注引《庄子》:“ 魏王 貽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自举,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枵然大也,吾为其无用,掊之。”按,今本《庄子·逍遥游》枵,作“呺”。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其所以自困而不能举者,以不生不息之财,养不耕不战之兵,块然如巨人之病膇,非不枵然大矣,而手足不能以自举。”

(2).空虚貌。 唐 刘禹锡 《犹子蔚适越戒》:“若知彝器乎?始乎斲轮,因入规矩,刳中廉外,枵然而有容者。” 宋 王安石 《扬州龙兴寺十方讲院记》:“当是时, 礼 ( 慧礼 )方丐食饮以卒日,视其居枵然。” 明 归有光 《上赵阁老书》:“自顾其中枵然,无可以为世用者。” 严复 《救亡决论》:“至于西洋理财之家,且谓农工商贾,皆能开天地自然之利,自养之外,有以养人,独士枵然,开口待哺,故士者固民之蠹也。”

(3).腹空饥饿貌。 宋 苏轼 《送笋芍药与公择》诗之一:“久客厌虏饌,枵然思南烹。” 明 何景明 《樊少南字说》:“粥脱粟者,未及郭枵然馁矣。” 清 钮琇 《觚賸·白蕈散》:“ 吴 赐以酒食,遗中军官与同骑而出, 茂 枵然已久,忽饜珍味,腹作痛,几欲堕马。”

(4).犹枉然,白白地。 宋 叶适 《<徐斯远文集>序》:“ 庆历 、 嘉祐 以来,天下以 杜甫 为师,始黜 唐 人之学,而 江西 宗派章焉。然而格有高下,技有工拙,趣有深浅,材有大小。以夫汗漫广莫,徒枵然从之,而不足充其所求,曾不如脰鸣吻决,出豪芒之奇,可以运转而无极也。”

弃捐

(1).抛弃;废置。《战国策·秦策五》:“子曰:‘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於诵。’”《淮南子·览冥训》:“弃捐 五帝 之恩刑,推厥 三王 之法籍。” 唐 胡适 《行路难》诗之一:“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所谓圣明之主者,亦非远于人情者也,果能敝屣其黄屋,而弃捐所有以利汉人邪?”

(2).特指士人不遇于时或妇女被丈夫遗弃。 汉 刘向 《<战国策>序》:“当此之时……重约结誓,以守其国,故 孟子 、 孙卿 儒术之士,弃捐於世;而游説权谋之徒,见贵於俗。” 唐 张籍 《离妇》诗:“十载来夫家,闺门无瑕疵……念君终弃捐,谁能强在兹。” 唐 吴筠 《览古》诗之七:“ 鲁侯 祈政术, 尼父 从弃捐。 汉 主思英才, 贾生 被排迁。” 宋 陈师道 《贺许州梁资政书》:“某向以不虞之名,误被非常之举,间缘罪戾,自取弃捐。” 明 何景明 《东门赋》:“念我与君,少小结髮,何言中路,弃捐决别。”《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妾櫝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命之不辰,风尘困瘁,再得脱离,又遭弃捐。” 清 吴伟业 《赠陆生》诗:“京华浪跡非长计,卖药求名总游戏。习俗谁容我弃捐,才名苦受人招致。”

(3).人死的婉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 唐 李翱 《右仆射杨公墓志》:“公生六年,太保弃捐;未及成童, 虢国 又终。” 明 宋濂 《故封承事郎给事中王府君墓版文》:“予生髮未燥,先公弃捐,一念及兹,肝胆为之拆裂。” 清 赵翼 《哭刘瀛坡总戎》诗:“如此相知忍弃捐,身骑箕尾竟登仙。”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