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川成路钤

作者:项安世 朝代:宋代

送东川成路钤原文

壮岁专城身欲老,儿时射策眼今昏。
战创满面谁能管,旧事逢人且莫论。
壁壘旌旗分一路,弟兄父子就名门。
回瞻永阜陵前柏,莫忘当时教育恩。

诗词问答

问:送东川成路钤的作者是谁?答:项安世
问:送东川成路钤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项安世的名句有哪些?答:项安世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壮岁

壮年。 唐 白居易 《晚岁》诗:“壮岁忽已去,浮荣何足论。” 宋 陆游 《月夜泛小舟湖中三更乃归》诗:“壮岁巧名惭汗马,暮年心事许沙鸥。” 明 方孝孺 《与讷斋先生书》:“壮岁难恃,倏焉将老。” 清 顾炎武 《岁暮》诗:“壮岁尚无闻,及今益樗散。” 邓溥 《自题印雅》诗:“壮岁雕虫感,除非 扬子 知。”

专城

指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一类的地方长官

四十专城居。——《乐府诗集·陌上桑》

儿时

童年

谈及儿时故乡的景物,如在眼前

射策

(1). 汉 * 试取士方法之一。《汉书·萧望之传》:“ 望之 以射策甲科为郎。” 颜师古 注:“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於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优劣。射之言投射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又对策者,应詔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説也。言中理準,譬射侯中的。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对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南史·儒林传序》:“及 汉武帝 时,开设学校,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射策设科,劝以官禄,传业者故益众矣。” 宋 苏轼 《策略第一》:“自 汉 以来,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务为射策决科之学,其言虽不叛於圣人,而皆泛滥於辞章,不适於用。”

(2).泛指应试。 唐 皮日休 《三羞》诗序:“丙戌岁, 日休 射策不上,东退於 肥陵 。”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射策 长安城 ,驄马黄金络。”

满面

整个面部

满面笑容

旧事

已往的事;从前的事

旧事重提

且莫

千万不要。 宋 梅尧臣 《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之二:“且莫似 杯渡 ,沧波无去踪。”《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我儿且莫出门便了。”《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九公 老人家且莫动手,听晚生一言告禀。” 刘大白 《秋扇》诗:“越名贵也越是无能,且莫把秋风怨!”

旌旗

旗帜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钟鼓旌旗。——宋· 苏轼《教战守》

遍地旌旗。——《广东军务记》

旌旗蔽日

一路

(1) 在整个的行程中;沿路

一路领先

一路奇景。——《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一路逐队而行。——《广东军务记》

(2) 贯穿旅程

一路多保重

(3) 同一类

一路货

(4) 同一方向进行,走同样路

咱们是一路吗?

(5) 一起(来、去、走)

我与他一路来的

(6) 一列

成一路纵队齐步走

弟兄

(1) 弟弟和哥哥

亲弟兄

(2) 也用作朋友之间的称呼

父子

父亲和儿子,古时也指叔侄

回瞻

犹回望。 唐 韦应物 《酒肆行》:“迴瞻丹凤闕,直视 乐游苑 。” 明 王世贞 《过维阳有怀子相》诗:“迴瞻 大江 水,极眺 黄河 流。”

阜陵

(1).丘陵。《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谽呀豁閜,阜陵别隝。” 颜师古 注:“大阜曰陵,言阜陵居在水中,各别为隝也。”

(2). 宋孝宗 ( 赵眘 )的陵墓 永阜陵 的省称。在 浙江 绍兴 宝山 。《宋史·乐志九》:“ 开禧 三年 成肃皇后 祔庙一首……归从 阜陵 ,登祔太宫。”后 宋 人因以称 孝宗 。 宋 楼钥 《王大卿正己挽词》诗:“权舆 周翰 传,顶踵 阜陵 知。” 宋 楼钥 《跋陆宣公奏议总要》:“ 阜陵 喜观 陆贄 奏议,故紫微 崔公 为《总要》一书上之。”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教育

教导启发,使明白道理

说服教育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