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斋居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冬至斋居原文

消息初阳复,南郊大祀临。

一衷思帝载,至日见天心。

丙夜几常敕,斋居念转深。

燔柴将对越,惴惴敢忘钦。

诗词问答

问:冬至斋居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冬至斋居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冬至斋居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四

参考注释

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阳复

(1).犹言一阳来复。《宋书·礼志三》:“太常 顾和 表曰:‘ 泰始 中,合二至之祀于二郊。北郊之月,古无明文,或以夏至,或同用阳復。’” 明 高启 《冬至夜喜逢徐七》诗:“雪明窗促曙,阳復座销寒。”参见“ 一阳来復 ”。

(2).比喻政治清明。 宋 朱熹 《答张敬夫书》:“但政本未清,倖门未窒,殊未有以见阳復之效。”

南郊

(1).都邑南面的地区。《书·甘誓》:“ 启 与 有扈 战于 甘 之野。” 孔颖达 疏引 汉 马融 云:“ 甘 , 有扈 南郊地名。” 唐 李庾 《西都赋》:“ 隋苑 广袤,罝笼 南山 ,占地万顷,不为人间, 齐门 失耕,禽游兽闲,代谢物移,繚垣不完。此南郊之事也。”

(2).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圜丘以祭天的地方。《礼记·月令》:“﹝孟夏之月﹞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穀梁传·僖公三十一年》:“免牲者为之緇衣熏裳,有司玄端奉送,至於南郊。”《明史·英宗后记》:“五年春正月庚戌,大祀天地於南郊。”

(3).特指帝王祭天的大礼。《南史·宋少帝纪》:“秋九月丁未,有司奏 武皇帝 配南郊, 武敬皇后 配北郊。”《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今因南郊,宜推旷恩,以示绥怀之意。”

大祀

帝王最隆重的祭祀。指祭祀天地、宗庙等。《周礼·春官·肆师》:“立大祀用玉帛、牲牷,立次祀用牲币,立小祀用牲。” 郑玄 注:“ 郑司农 曰:‘大祀,天地;次祀,日月星辰;小祀,司命以下。’ 玄 谓,大祀又有宗庙,次祀又有社稷,五祀五岳,小祀又有司中、风师、山川、百物。”《隋书·礼仪志一》:“昊天上帝、五方上帝、日月、皇地祇、神州社稷、宗庙等为大祀,星辰五祀四望等为中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及诸星诸山川等为小祀。”《清史稿·礼志一》:“ 清 初定制,凡祭三等:圜丘、方泽、祈穀、太庙、社稷为大祀。天神、地祇、太岁、朝日、夕月、歷代帝王、先师、先农为中祀。先医等庙,贤良、昭忠等祠为羣祀。 乾隆 时改常雩为大祀…… 光绪 末,改先师 孔子 为大祀。”

帝载

帝王的事业。《书·舜典》:“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官揆,亮采惠畴。” 孔 传:“载,事也。” 汉 蔡邕 《光武济阳宫碑》:“匡復帝载,万国以绥。” 唐 张九龄 《大唐裴公碑铭序》:“虽远大是图,而近识莫误;学探帝载,何事小名!”

至日

(1) 指夏至日

(2) 指冬至日

淳熙丙申至日。——宋· 姜夔《扬州慢》

见天

每天;天天

他见天早上练习跑步

丙夜

三更或半夜的时候

斋居

(1).斋戒别居。《明史·左懋第传》:“三月,大风霾。帝布袍斋居,祷之不止。” 清 钮琇 《觚賸续编·芙蓉阁》:“时 世宗 斋居西宫,建设醮坛,勅大臣製青词一联,悬于坛门。”

(2).家居;闲居。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坐镇均劳逸,斋居养智恬。” 清 黄景仁 《荻港舟次》诗:“纷纷宾从厌粱肉,公也斋居饱饘粥。”

(3).家居的房舍;书房。 清 吴嘉宾 《得一斋记》:“吾宗继之,以 颜氏 子得一之义,名其斋居。”

燔柴

(1).古代祭天仪式。将玉帛、牺牲等置于积柴上而焚之。《仪礼·觐礼》:“祭天,燔柴……祭地,瘞。”《尔雅·释天》:“祭天曰燔柴。” 邢昺 疏:“祭天之礼,积柴以实牲体、玉帛而燔之,使烟气之臭上达於天,因名祭天曰燔柴也。”《后汉书·礼仪志上》:“进熟献,太祝送,旋,皆就燎位,宰祝举火燔柴,火然,天子再拜,兴,有司告事毕也。” 清 陶澂 《登恒山》诗:“燔柴有制存 周 典,持节无人出 汉 宫。”

(2).烧火用的柴。 郭沫若 《骑士·双簧》:“燔柴正要着火的时候,我却得了一番天来的惠雨。”

对越

(1).犹对扬。答谢颂扬。《诗·周颂·清庙》:“济济多士,秉 文 之 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下》:“‘对越在天’与‘骏奔走在庙’相对为文。‘对越’犹对扬,言对扬 文 武 在天之神也……扬、越一声之转。” 汉 班固 《典引》:“亦犹於穆猗那,翕纯皦绎,以崇严祖考,殷荐宗配帝,发祥流庆,对越天地者。” 宋 苏辙 《论明堂神位状》:“今者皇帝陛下对越天命,逾年即位。”

(2).指帝王祭祀天地神灵。 晋 刘琨 《劝进表》:“臣闻天生蒸人,树之以君,所以对越天地,司牧黎元。”《宋史·礼志二》:“当愁惨之际,行对越之仪,臣等实虑上帝之弗歆。”《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四年》:“天子亲祀郊庙,所以通精诚,逆福釐,生蒸民,阜万物,百王不易之礼也。宜讲求故事,对越以格纯嘏。”

惴惴

恐惧的样子

惴惴焉摩玩不已。——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惴惴奉行。——《明史》

惴惴恐不当意。——《聊斋志异·促织》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