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真观在利州嘉川县西五里南临宋江相传云张

作者:张嵲 朝代:宋代

原文

天师羽化久,殊馆临官道。
系马松门深,风清乱蝉噪。
开基今几时,庭树皆连抱。
有池号遗履,无地寻丹灶。
金像独俨然,讵识何人造。
学仙匪吾事,访古乃其好。
物色聊默存,他年忆曾到。

诗词问答

问:《登真观在利州嘉川县西五里南临宋江相传云张》的作者是谁?答:张嵲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嵲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天师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传衣钵的人,被选为道教的首领

羽化

(1) 旧时迷信的人说仙人能飞升变化,把成仙称为羽化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宋· 苏轼《前赤壁赋》

过了几年,老母亡过,罗真人亦遂羽化。——《水浒后传》

(2) 道教徒称人死

(3) 昆虫由蛹变为成虫

(4) 由蛹壳出现成虫的动作

官道

(1).管理将士的办法。《孙子·计》:“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梅尧臣 注:“官道,裨校首长,统率必有道也。”一说官为百官之分,道为粮路。见《十一家注孙子》引 曹操 注。

(2).公家修筑的道路;大路。 唐 白居易 《西行》诗:“官道柳阴阴,行宫花漠漠。”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二折:“儿也!就在这官道旁边,敢将你来冻杀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我见天时尚早,便到外面去闲步。走出门来,便是往来官道。”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十五章:“他迷路啦,把砍柴人走的山路当成官道了。”

系马

(1).指在厩内系养的良马。《国语·齐语》:“ 狄 人攻 卫 , 卫 人出庐于 曹 , 桓公 城 楚丘 以封之。其畜散而无育, 桓公 与之繫马三百。” 韦昭 注:“繫马,良马在闲,非放牧者。”《孟子·万章上》:“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繫马千駟弗视也。”

(2).拴马。 晋 刘琨 《扶风歌》:“繫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 唐 杜甫 《谒先生庙》诗:“絶域归舟远,荒城繫马频。” 元 虞集 《寄丁卯进士萨都剌天锡》诗:“投壶深竹里,繫马古松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经由古寺,繫马门外,暂憩止。”

松门

(1).谓以松为门;前植松树的屋门。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觉寺》诗:“萝幌栖禪影,松门听梵音。” 宋 陆游 《书怀绝句》之一:“老僧晓出松门去,手挈军持取涧泉。” 清 黄鷟来 《秋日雨晴》诗:“松门落叶深,竹径寒香静。”

(2).指 松门山 。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攀崖照石镜,牵叶入 松门 。”《清一统志·江西南昌府一》:“ 松门山 在 新建县 北二百十五里。《寰宇记》:‘其山多松,北临 大江 及 彭蠡湖 。山有石镜,光明照人。’”

(3).指 松门峡 。 唐 杜甫 《返照》诗:“荻岸如秋水, 松门 似画图。” 仇兆鳌 注:“《十道志》:‘ 松门峡 ,在 夔州 。’”

风清

(1).谓风轻柔而凉爽。 南朝 梁元帝 《锺山飞流寺碑》:“云聚峰高,风清鐘彻。” 唐 戴叔伦 《泊湘口》诗:“露重猿声絶,风清月色多。”

(2).谓社会清平。《魏书·邢峦传》:“ 淮 外謐以风清, 荆 沔 於焉肃晏。”

蝉噪

(1).蝉声喧聒。 南朝 梁 王籍 《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唐 皮日休 陆龟蒙 《开元寺避暑联句》:“静潭蝉噪少,凉步鹤随迟。”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蝉噪因风断,鳞游见鷺沉。”

(2).讥讽诗文多浮辞滥调,无病呻吟。 唐 韩愈 《荐士》诗:“ 齐 梁 及 陈 隋 ,众作等蝉噪。” 清 姚鼐 《题句容学博冯墨香小照》诗:“卷轴纷牛毛,题咏乱蝉噪。”

开基

(1).犹开国。谓开创基业。《汉书·魏相丙吉传赞》:“近观 汉 相, 高祖 开基, 萧 曹 为冠, 孝宣 中兴, 丙 魏 有声。”《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大 宋 自 太祖 开基, 太宗 嗣位,歷传 真 、 仁 、 英 、 神 、 哲 ,共是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三一章:“一边他又替自己暗加一句:‘老子是你们开基祖宗!’”

(2).开创;开始。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讎天地以开基,并列宿而作制。”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谈天理之开基,辩人道之始终。”

几时

什么时候,哪一天

你几时来

连抱

连臂合抱。多形容树木之粗大。《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欃檀木兰,豫章女贞,长千仞,大连抱。” 颜师古 注:“连抱者,言非一人所抱。”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条枝连抱者,不俟围其木而巨细可论矣。” 清 严如熤 《木厂咏》:“森森连抱材,纵斧牵以绳。”

遗履

(1).典出《左传·宣公十四年》:“ 楚子 使 申舟 聘于 齐 ,曰:‘无假道于 宋 。’” 申舟 途经 宋国 , 宋 华元 乃杀之。“ 楚子 闻之,投袂而起,屨及於窒皇,剑及於寝门之外,车及於蒲胥之市。” 杨伯峻 注:“此时 楚庄 在路寝,古人在室内不穿鞋。屨即后代之履,今之鞋。闻 申舟 被杀,怒而起,起而走。不及纳屨。及者,送屨者追而及之也。”后以“遗履”指遇到愤怒之事,急忙外出处理而不及纳履。形容愤怒之极。《宋书·毛脩之传》:“昔 宋 害 申丹 , 楚庄 有遗履之愤,况忘家殉国,尠有臣门,节冠风霜,人所矜悼。”按,《宋书》“申丹”,为“申舟”之误。

(2).指遗弃之履。 唐 蒋防 《惜分阴赋》:“出处无瑕,故垂法於前贤;往来不遑,见遗履之莫顾。” 明 张居正 《素庵戴公墓志铭》:“故簪遗履蒙宸忆,赏以世延賁殊锡。”

无地

(1).没有地方;没有土地。《战国策·赵策三》:“来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贵而挑 秦 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淮南子·泰族训》:“春雨之灌万物也,浑然而流,沛然而施,无地而不澍,无物而不生。”

(2).没有大地。 汉 扬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无天何生?无地何形?”

(3).犹言看不见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范围广袤。《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儵忽而无见兮,听惝怳而无闻。”《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飞阁逶迤,下临无地。” 张铣 注:“言阁高下临,见地若无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临着苦海,真是上彻重霄,下临无地。”

(4).犹言至极;不尽。形容无限喜爱、惶恐、惊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若乃统体必善,缀赏无地;虽 楚 赵 羣才, 汉 魏 众作,曾何足云!” 唐 刘禹锡 《谢分司东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书,授臣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者,宠命自天,战越无地。”《三国志平话》卷上:“ 曹操 读罢书,欢喜无地。”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感激至于无地。”

丹灶

炼丹用的炉灶。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守丹灶而不顾,鍊金鼎而方坚。”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 王甫 ﹞忽遇一道人,引至一处,过松下,有废丹灶。” 清 赵翼 《冲祐宫》诗:“丹灶錙銖火,茶经粟粒芽。” 郁达夫 《题画》诗之三:“烂烂犹餘丹灶气,晚风吹作满林霞。”

金像

见“ 金象 ”。

俨然

(1) 形容整齐

阵容俨然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形容特别像

蹲石鳞鳞,俨然类画。——《聊斋志异·促织》

(3) 形容庄重严肃

闻之俨然

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鲁迅《祝福》

人造

依靠人模仿自然的技能来制造

人造冰

学仙

亦作“ 学僊 ”。学习道家的所谓长生不老之术。《史记·封禅书》:“ 黄帝 且战且学僊。”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人姓 吴 名 刚 , 西河 人,学仙有过,謫令伐树。” 五代 徐夤 《溪隐》诗:“将名将利已无缘,深隐清溪拟学仙。” 金 元好问 《后饮酒诗》之三:“为言学仙好,人间竟何为。”

见“ 学仙 ”。

访古

(1).查考古训。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骠骑让封第三表》:“臣炤册访古,诵史稽昔。以为敷道之寄,管物成务;总録之重,匡绩毗风。”

(2).探寻古迹。 唐 杜甫 《玉台观》诗之二:“浩劫因王造, 平臺 访古游。” 清 孙星衍 《<京畿金石考>序》:“京畿为四方之枢,极访古之所必至,而方志俱无金石一门。” * 《酒泉》诗:“风雪关山访古来,评泉品酒看光杯。”

乃其

于是;就。《书·多方》:“我乃其大罚殛之。”《国语·晋语一》:“彼得政而行其欲,得其所索,乃其释君。”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五:“其与乃同意,故又以乃其连文。”

物色

(1) 牲畜的毛色

(2) 按一定标准去访求

乃令以物色访之。——《后汉书·严光传》

物色人才

为巡船所物色。——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瞅见;看到

免亲友物色

(4) 风物;景色

(5) 各种物品

默存

谓形不动而神游。《列子·周穆王》:“化人復謁王同游,所及之处,仰不见日月,俯不见河海……既寤,所坐犹嚮者之处,侍御犹嚮者之人。视其前,则酒未清,肴未昲。王问所从来。左右曰:‘王默存耳。’”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 兴元 城固县 有 韦氏 女,两岁能语,自然识字,好读佛经……至八岁,忽清晨薰衣靚粧,默存牖下。父母讶移时不出,视之,已蜕衣而失,竟不知何之。” 宋 苏轼 《永和清都观谢道士求此诗》:“覊枕未容春梦断, 青都 宛在默存中。”

他年

(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诗文赏析


【原题】:
登真观在利州嘉川县西五里南临宋江相传云张天师栖真之地至今有遗履池县下二十余里江心有积石土人谓天师殡鬼堆石上有纹隐起类篆籀土人谓天师符观中多大柏连抱皆数百年物也又有铁铸老君二其一已损六月初五日少息观中闻其事于小童与石刻颇验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