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得胜令

作者:朱鼎 朝代:明代

北得胜令原文

云黯黯烟尘蔽日昏。

闹嚷嚷狐兔乱啼奔。

密层层草木皆图阵。

溢漫漫膏血沿淮浸。

猛阚阚的刘琨。

忽律律被他杀败谋臣。

急忙忙止不住星奔夜遁。

诗词问答

问:北得胜令的作者是谁?答:朱鼎
问:北得胜令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朱鼎的名句有哪些?答:朱鼎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六十种曲 玉镜记 第二十三出

参考注释

黯黯

(1).光线昏暗;颜色发黑。 汉 陈琳 《游览》诗之一:“萧萧山谷风,黯黯天路阴。”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水黯黯兮莲叶动,山苍苍兮树色红。” 宋 王安石 《望淮口》诗:“白烟弥漫接天涯,黯黯长空一道斜。”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寒梦惊醒,黯黯的烛影,寂寂的风声,车已停住,听着窗外轻轻的一阵一阵雪花簌簌的飞转。”

(2).隐藏不露,不显扬。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陈上美》:“文称功业黯黯,则未若腐草之有萤也。” 明 归有光 《<戴楚望集>序》:“故黯黯以居,未敢列於当世儒者之林。” 清 戴名世 《再上韩宗伯书》:“ 田有 身在卑贱,有言不信,故不得不黯黯以居,默默以处。”

(3).沮丧忧愁貌。 唐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 江生 魂黯黯, 泉客 泪涔涔。” 清 洪昇 《长生殿·得信》:“黯黯愁难释,绵绵病转成。”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五:“只觉得奇愁黯黯,横空而来。”

烟尘

(1) 烟灰

(2) 烟雾和尘埃

(3) 烽烟和战场上扬起的尘土,旧时指战火

汉家烟尘在东北。——唐· 高适《燕歌行》

九重城阙烟尘生。——唐· 白居易《长恨歌》

(4) 旧时指人烟稠密的地方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杜甫《为农》

蔽日

遮蔽日光。《楚辞·九章·涉江》:“山峻高以蔽日,下幽晦以多雨。”《旧唐书·刘迺传》:“干霄蔽日,诚巨树也,当求尺寸之材,必后於椓杙。”《花月痕》第八回:“﹝寺院﹞门前古槐两树,蔽日参天。”

闹嚷嚷

(1).亦作“ 闹攘攘 ”、“ 闹穰穰 ”。喧闹嘈杂貌。 元 杜仁杰 《耍孩儿· * 不识构阑》套曲:“来到城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箇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却説 吕先生 坐在 困魔巖 ,耳畔听得闹嚷嚷地,便召山神。”《雍熙乐府·端正好·凭智力将俊材收》:“党錮兴也哥,私卖官也哥,因此上逗引的閙攘攘群雄鼎沸起。” 清 学秋氏 《续都门竹枝词》:“看座报来浑不信,几多少票閙攘攘。” 清 吴锡麒 《醉花阴·题赵渭川同年希璜梅梦图》套曲:“前头村大,认酒帘三尺横拖,来么,闹穰穰壚头请坐。” 茅盾 《锻炼》二七:“这时候,四周围闹嚷嚷的人声也就达到了高潮,甚至把火车的声音也压倒了。”

(2).即闹蛾。 明 沉榜 《宛署杂记·民风一》:“岁时元旦拜年,道上叩头,戴闹嚷嚷:以乌金纸为飞鹅、蝴蝶、蚂蚱之形,大如掌,小如钱,呼曰‘闹嚷嚷’。大小男女,各戴一枝于首中,贵人有插满头者。”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花儿市》:“《余氏辨林》云:京师孟春之月,儿女多剪綵为花或草虫之类插首,曰闹嚷嚷。”参见“ 闹蛾 ”。

狐兔

狐和兔。亦以喻坏人;小人。 汉 扬雄 《长杨赋》:“虎豹狖玃,狐兔麋鹿。” 唐 崔颢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诗:“地迴鹰犬急,草深狐兔肥。”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底事 昆仑 倾 砥柱 ,九地 黄 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 清 玉瑟斋主人 《血海花·嚼雪》:“纵横狐兔擅威权,空叫我嫠纬凄凉痛抱天。” 梁启超 《留别澳洲诸同志》诗之一:“狐兔中原恶,干戈旧岁徂。”

密层层

严实或稠密貌。《再生缘》七四回:“红緑纸,剪花纹,口儿封得密层层。” 巴金 《灭亡》第一章:“热闹的景象引诱他挨近了这人群,而且居然在密层层的人堆中分开一条小道,挤进去了。” 茅盾 《锻炼》十二:“小小的院子里有一架葡萄棚,花时已过,却不见有累累的果实,只是那密层层的肥大的绿叶引起了墙外过路人的羡慕。”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漫漫

(1) 广远无际

水漫漫

(2) 长;久

漫漫人生路

夜漫漫

(3) 平缓

海流漫漫

(4) 遍布

草漫漫

春雾漫漫

(5) 众多

漫漫群生

(6) 昏愦糊涂

县官漫漫

膏血

脂血。比喻用血汗换来的财富

这名贪官就知道吸取人民膏血

农桑废于追呼,膏血竭于笞捶。——《新唐书·陆贽传》

阚阚

勇猛貌。《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军旅之容”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军旅之容,闞闞仰仰。” 唐 独孤及 《招北客文》:“饿虎争肉,吼怒闞闞。”

刘琨

(271-318)西晋诗人。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官至并州刺史,长期与匈奴贵族刘曜、刘聪对抗。后兵败,投奔鲜卑贵族段匹fc32,被杀。代表作《重赠卢谌》及《扶风歌》、《答卢谌》等诗,慷慨悲凉。明人辑有《刘越石集》。

律律

山高峻貌。《诗·小雅·蓼莪》:“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王先谦 《诗三家义集疏》:“律律, 王安石 以为山之崒嵂。”

他杀

被别人杀死

谋臣

为帝王出谋划策的臣子;有谋略的臣子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宋· 苏洵《六国论》

急忙忙

急速匆忙貌。《水浒传》第一○三回:“﹝ 王庆 ﹞急忙忙的奔走,到红日东升,约行了六七十里。”《西游补》第六回:“那些侍女们含着泪珠,急忙忙跟了 项王 ,走到阁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那老妈子连爬带跌的跑了出去,急忙忙登岸。”

不住

(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星奔

如流星飞逝。形容疾速。《三国志·吴志·陆抗传》:“舳艣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而至。” 唐 杜甫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之三:“逆气数年吹路断, 蕃 人闻道渐星奔。” 清 黄遵宪 《为同年吴德潚寿其母夫人》诗:“汝父初闻丧,星奔去 澂江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