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晴

作者:章甫 朝代:宋代

喜晴原文

连山春雨来,径滑不容足。
行人相攀援,泥泞及马腹。
欲往不得前,野店可投宿。
朝来天宇佳,笑语闻童仆。
宣城半程耳,山路听诘曲。
自别贤主人,三岁如转烛。
应烦倒屣迎,喜气见眉目。
新堂几日成,春酒此时熟。
珠玑倾锦囊,尘埃拂楸局。
上饶千里远,策蹇许追逐。
北归预可料,诗作牛腰束。

诗词问答

问:喜晴的作者是谁?答:章甫
问:喜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章甫的名句有哪些?答:章甫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连山

(1).古《易》名。《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贾公彦 疏:“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於山,故名《易》为《连山》。” 唐 韩愈 《毛颖传》:“﹝ 蒙恬 ﹞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 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连山》、《归藏》,简编并没。”

(2).连绵的山岭。 南朝 梁 吴均 《至湘洲望南岳诗》:“重波沦且直,连山纠復纷。” 唐 王维 《终南山》诗:“ 太乙 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宋 苏辙 《同王适赋雪》:“重楼复閤烂生光,絶涧连山漫不见。”

(3).满山。 唐 卢纶 《春日卧病示赵季黄》诗:“黄埃满市图书贱,黑雾连山虎豹尊。” 清 王凯泰 《台湾杂咏》:“好竹连山觉笋香,马蹄入市许先尝。”

(4).见“ 连山眉 ”。

春雨

(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容足

仅能立足,形容所处之地极狭小。《庄子·外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魏书·司马衍传》:“ 嶠 復喻 侃 曰:‘ 苏峻 遂得志,四海虽广,公寧有容足乎?’” 唐 刘商 《与于中丞》诗:“万顷荒林不敢看,买山容足拟求安。” 明 王世贞 《即事书怀》诗:“我自安排容足处,裁诗先属 太茅君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从前我只道 上海 的地方不好,据此看来,竟是天地虽宽,几无容足之地了!” 郭希仁 《从戎纪略》:“司令部地本窄狭,办公人员仅能容足,来者皆集于门外。”

人相

(1).人的相貌、形貌。 唐 皮日休 《相解》:“今之相工,言人相者,必曰某相类龙……某至公侯。” 巴金 《坚强战士》:“他躺在草地上,深身湿得象一只落汤鸡,他已经失去人相了。”

(2).星相术用语。特指贵人之相。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读法华经得相法》:“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

(3).佛教语。指一切众生外现的形象状态。《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金刚经》云:‘无人相,无我相。’世间万事皆坏在有人相、我相。” 黄遵宪 《以莲菊桃作歌》:“众花照影影一样,曾无人相无我相。”

攀援

(1) 抓住或依附他物而移动

(2) 援引提拔;支持。援用,引用

(3) 追随,依附

泥泞

(1)

(2) 烂泥淤积, 不好走

道路泥泞

遇泥泞。——《资治通鉴》

(3) 淤积的烂泥

陷入泥泞

马腹

(1).马的腹部。《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南朝 梁 吴均 《从军行》:“阵头横却月,马腹带连钱。”

(2).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中山经》:“ 蔓渠之山 ……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马腹兽》:“马腹之物,人面似虎。”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野店

(1).指乡村旅舍。 唐 牟融 《送罗约》诗:“月明野店闻鸡早,花暗关城匹马迟。” 元 萨都剌 《宿大横驿》诗:“村舂千涧落,野店四山齐。” 清 魏源 《三龙洞》诗之一:“野店不成眠,中宵梦神 禹 。”

(2).指乡村饭店、茶馆。 清 濮淙 《闻梁蘧玉已寓京口》诗:“已辞野店中山酒,望断烟江 北固峯 。” 许地山 《危巢坠简·东野先生》:“星期日,他每同孩子们出城去,在野店里吃。”

投宿

旅客找地方住宿

朝来

早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天宇

(1).天空。 晋 左思 《魏都赋》:“傮响起,疑震霆。天宇骇,地庐惊。” 唐 刘禹锡 《有僧言罗浮事》诗:“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 东坡 公昔与客游 金山 ,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诗乃模写情景之具……当知神龙变化之妙:小则入乎微罅,大则腾乎天宇。” 鲁迅 《野草·雪》:“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2).京都。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晚节值众贤,会同庇天宇。”《宋书·傅亮传》:“﹝ 傅亮 ﹞曰:‘伏闻恩旨,赐拟 东阳 ,家贫忝禄,私计为幸,但凭廕之愿,实结本心,乞归天宇,不乐外出。’” 太平天囯 黄从善 《建天京于金陵论》:“统四海皆为兄弟,居天宇者宜尽天事之勤。”

(3).犹天下。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诗:“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张志民 《你与太行同高》诗:“为什么这偌大的天宇,竟容不下你一声不平的呼喊?”

笑语

指谈笑;玩笑的话

童仆

(1) 家中侍候主人的孩童和仆人

(2) 男仆

山路

山中小路

山路弯弯

诘曲

屈曲;屈折。 唐 宋之问 《秋莲赋》:“复道兮詰曲,离宫兮相属。” 明 袁宏道 《送徐太府见可入计序》:“公之文,严於法而沉於气,往往詘常调而自伸其才,故变幻詰曲,无不极情之所至。” 清 周亮工 《哭许有介》诗:“蝇头詰曲怀人札,豕腹彭亨傲客诗。”

贤主

(1).贤明的君主。《韩非子·主道》:“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王粲<怀德>》:“贤主降嘉赏,金貂服玄缨。”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周世宗》:“ 周世宗 英毅雄杰,以衰乱之世,区区五六年间,威武之声,震慑夷夏,可谓一时贤主。”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汉惠帝后裔在爪华岛》:“予谓 惠帝 本 汉 贤主,若使享国稍久,其布德当不后於 文帝 。”

(2).贤惠的主人。 明 杨珽 《龙膏记·开阁》:“看华筵胜景,贤主嘉宾,只见披襟消暑,握麈生风,遶坐冰山冷。” 清 查慎行 《雪后发汴城》诗:“此地多贤主,吾生感旧游。”

转烛

风摇烛火。用以比喻世事变幻莫测。 唐 杜甫 《佳人》诗:“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清 何琇 《樵香小记·转烛》:“乃知富贵贫贱,有如转烛。” 郑振铎 《黄公俊之最后》:“世上事情如转烛,人间哀乐苦迴轮。”

倒屣

亦作“ 倒屧 ”。1.急于出迎,把鞋倒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时 邕 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 粲 在门,倒屣迎之。 粲 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邕 曰:‘此 王公 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后因以形容热情迎客。 唐 皮日休 《初夏即事寄鲁望》诗:“敲门若我访,倒屣欣逢迎。”屣,一本作“ 屧 ”。 元 任昱 《折桂令·同友人联句》曲:“既有当壚,毋劳倒屣,便可投辖。”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吾辈得施为,正好谈心花底;兰友瓜戚,门外不须倒屣。”

(2).指从坐席上匆忙避开。《西京杂记》卷二:“ 衡 邑人有言《诗》者, 衡 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

喜气

高兴的神色或气氛

满脸喜气洋洋

眉目

(1) 眉和眼

(2) 面貌

眉目清秀

(3) 事情的头绪

把事情弄出点眉目来再走

(4) 文章的条理

在重要处划线以清眉目

春酒

春季酿制的或春季酿成的酒;也指民间习俗,春节时宴请亲友叫吃春酒

此时

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珠玑

(1) 宝珠;珠宝

(2) 比喻优美的诗文或词藻

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淮南子·人间训》

锦囊

(1).用锦制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 * 。《南史·徐湛之传》:“以锦囊盛 武帝 纳衣,掷地以示上。”《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宋 苏舜钦 《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诗:“落笔多佳句,时应满锦囊。”《花月痕》第四回:“忽奉令箭一枝,锦囊一个,内固封密札。”

(2).借指诗作。 宋 杨万里 《云龙歌赠陆务观》:“金印斗大值几钱?锦囊山齐今几篇?” 清 赵翼 《周长庚邂逅山塘具述倾注之意答诗志愧》:“锦囊幸免遭投厠,红袖知谁肯拂尘。”参见“ 锦囊佳句 ”。

(3).吐绶鸡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吐绶鸡》:“﹝吐綬鷄﹞《古今注》谓之锦囊。”

尘埃

(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楸局

(1).楸木制的围棋盘。 唐 郑谷 《寄棋客》诗:“松窗楸局稳,相顾思皆凝。”

(2).棋局;弈棋。 清 梁清标 《望江南》词:“将输楸局倩猧儿,薌泽乍闻时。” 清 陆葇 《燕山亭·七月十五日夜同竹垞武曾融谷覃九集谡园竹屋》词:“楸局未停,玉子声声,听得卖花车过。”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策蹇

见“ 策蹇驴 ”。

追逐

指迅速积极地追寻逃跑的东西

有如瘦狗追逐一些因受袭击而哀鸣的小动物

诗作

诗歌作品

牛腰

牛的腰部。喻诗文数量之大。 唐 李白 《醉后赠王历阳》诗:“书秃千兔笔,诗裁两牛腰。” 王琦 注:“言其卷大如牛腰也。” 宋 周孚 《赠萧光祖》诗:“之子固絶俗,少年甘寂寥。田园一蚊睫,书卷百牛腰。” 元 张可久 《水仙子·和逍遥韵》曲:“新诗装卷束牛腰,大字钞书损兔毫。” 清 赵翼 《题程前川三百首梅花诗本》诗:“由来诗人争大名,必创奇观世无偶。叩门示我牛腰卷,万丈瑶光溢户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