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罗浮

作者:林俛 朝代:宋代

游罗浮原文

此日鹅城第一山,我来登鉴足清欢。
心灰久不作春梦,食淡何须辍晚餐。
宝积山中多佛刹,药槽峰外是仙坛。
凭谁为扣葛翁诀,乞与当年九转丹。

诗词问答

问:游罗浮的作者是谁?答:林俛
问:游罗浮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林俛的名句有哪些?答:林俛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城第

城内住宅。泛指市容。《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四年春,车驾近出,观览城第。” 李贤 注:“第,宅也。有甲乙之次,故曰第。”

清欢

清雅恬适之乐。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 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延清欢数日。’” 宋 邵雍 《名利吟》:“稍近美誉无多取,纔近清欢与賸求。美誉既多须有患,清欢虽賸且无忧。”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一:“今夕亦何幸,重復接清欢。”

心灰

(1).佛教语。心上的尘埃。指心中的世俗杂念。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诗》:“器月希留影,心灰庶方扑。”

(2).谓心如死灰。极言消沉。 唐 白居易 《冬至夜》诗:“心灰不及炉中火,鬢雪多於砌下霜。” 宋 苏轼 《次韵答黄安中兼简林子中》:“老去心灰不復然,一麾江海意方坚。” 吴玉章 《辛亥革命》三:“同盟会的著名活动家 赵声 在 广州 起义失败后生起病来,不久就在 香港 死了; 黄兴 因事败而心灰,束手无策。”

不作

(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

(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食淡

(1).淡食,菜里不放盐。《宋史·张根传》:“父病蛊戒盐, 根 为食淡。”

(2).饮食清淡。 宋 苏轼 《与蒲传正书》:“退居之后,决不能食淡衣麄,杜门絶客。”

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晚餐

一天结束时吃的一顿饭

佛刹

(1).佛土。佛教谓佛陀所居住或应化的种种国土。 唐 王维 《赞佛文》:“在微尘中,见亿佛刹。”《法苑珠林》卷六十:“东方去此百干亿佛刹过已,有一佛刹,名无边华世界。”

(2).佛寺。 唐 广宣 《红楼下联句》:“佛刹接重城,红楼切太清。”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一:“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餘唱落船窗。” 宋 陆游 《法云寺观音殿记》:“予游四方,凡通都大邑,以至遐陬夷裔,十家之聚,必有佛刹。”

仙坛

(1).指仙人住处。 唐 元结 《登九疑第二峰》诗:“ 九疑 第二峰,其上有仙坛。” 唐 刘沧 《经 * 山》诗:“山顶白云千万片,时闻鸞鹤下仙坛。”

(2).祭坛。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高筑仙坛海日晓,诸天羣灵俱到,列星众宿来朝。”

乞与

给与。《南史·宋江夏文献王义恭传》:“奢侈无度,不爱财宝,左右亲幸,一日乞与,或至一二百万;小有忤意,輒追夺之。” 唐 罗隐 《江南》诗:“垂衣端拱浑閒事,忍把江山乞与人。” 宋 陆游 《江渎池纳凉》诗:“天公作意怜覊客,乞与今年一夏凉。”

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九转丹

道教谓经九次提炼、服之能成仙的丹药。 唐 吕温 《同恭夏日题导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诗:“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俺不用九转丹成千岁寿,俺不用一斤铅结万年珠。”《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共饮 三危 露,同餐九转丹。”参见“ 九转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