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竑著作知康州

作者:曾巩 朝代:宋代

送徐竑著作知康州原文

溪蛮昔负命,杀气凌南州。
城郭涨烟火,堂皇啸蜉蝣。
被发尽冠巾,吾人反缧囚。
行剽至杪忽,归载越山丘。
驱攘事虽定,收合信疮疣。
不有异泽沾,何令余患瘳。
寒风在林鸣,君马不能留。
初佩太守章,慨然任人忧。
问俗灰烬余,咄唶令心谋。
士材为世用,因难乃知尤。
烦苛一荡涤,幽远遍怀柔。
四封鸣鸡犬,五谷被原畴。
里闾多娱宴,歌鼓震溟陬。
明义每所希,古人不难侔。
日月有常运,志士无安辀。
山川自兹始,努力千里游。

诗词问答

问:送徐竑著作知康州的作者是谁?答:曾巩
问:送徐竑著作知康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巩的名句有哪些?答:曾巩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溪蛮

即五溪蛮。 东汉 至 宋 对分布在今 湘 西及 黔 、 川 、 鄂 三省交界地区 沅水 上游若干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其地有五溪( 雄溪 、 樠溪 、 酉溪 、 无溪 、 辰溪 ),故称。《宋史·蛮夷传一·西南溪峒诸蛮上》:“ 夔州路 转运使 丁谓 言:‘溪蛮入粟实缘边砦栅,顿息 施 万 诸州馈餉之弊。’” 清 钱谦益 《湖广常德府桃源县知县张醇儒授文林郎制》:“今之 桃源 ,介在 沅 湘 溪蛮,接跡亦稍勤征缮矣。”

负命

(1).违命;不服从命令。《史记·五帝本纪》:“ 尧 曰:‘ 鯀 负命毁族,不可。’” 张守节 正义:“负,违也。族,类也。 鯀 性很戾,违负教命,毁败善类,不可用也。”《三国志·吴志·陆瑁传》:“ 渊 之骄黠,恃远负命,此乃荒貊常态,岂足深怪?”

(2).拼命;舍命。《武王伐纣平话》卷中:“ 姜尚 因命守时,直钩钓 渭水 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尚 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 过善 ﹞一顿棍棒只打得满地乱滚。 淑女 负命解劝,将 过善 拉过一边,扯住了棒儿。”《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话还未了,那马已跑向前去,二人负命的赶,如何跟得上。”

杀气

(1) 凶恶吓人的气势

杀气腾腾

(2) 发泄气愤;出气

你有委屈就说出来,不该拿别人杀气

(3) 阴气;寒气

匈奴处北地,寒,杀气早降。——《史记·匈奴列传》

(4) 战场上杀伐之气,借指战事

杀气腾空

南州

(1).泛指南方地区。《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姜亮夫 校注:“南州犹南土也,此当指 楚 以南之地言。”《晋书·羊祜传》:“南州人征市日,闻 祜 丧,莫不号慟。” 清 吴伟业 《庚子八月访同年吴有调有感赋赠》诗之四:“南州师友江天笛, 北固 知交午夜砧。” 叶叶 《庚戌纪事》诗之十三:“二月南州春已深,红绵花下午沉沉。”

(2).指 豫章郡 。《后汉书·徐稺传》:“ 徐稺 字 孺子 , 豫章 南昌 人也……及 林宗 有母忧, 稺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 林宗 曰:‘此必 南州 高士 徐孺子 也。’” 元 张养浩 《咏史诗·朱震》:“如何当日 陈蕃 榻,止为 南州 孺子 悬。”

(3).借指 徐稺 。 清 宋琬 《韩子新归中州诗以赠之》:“邑宰闻生来,下榻如 南州 。”

(4).指 南阳 。《后汉书·王常传》:“臣蒙大命,得以鞭策託身陛下。始遇 宜秋 ,后会 昆阳 ,幸赖灵武,輒成断金。 更始 不量愚臣,任以 南州 。” 李贤 注:“谓以廷尉行 南阳 太守。”

(5).指两 粤 。 南朝 梁 江淹 《游黄蘖山》诗:“ 南州 饶奇怪,赤县多灵仙。” 唐 杜甫 《从人觅小胡孙许寄》诗:“人説 南州 路,山猿树树悬。” 仇兆鳌 注引 顾宸之 曰:“两 粤 为 南州 路。”

(6).古代州名。 唐 武德 二年,初置 南州 , 宋 改 南川县 。即今 四川省 南川县 。

城郭

城是内城的墙,郭是外城的墙。泛指“城邑”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唐· 杜牧《阿房宫赋》

烟火

(1) 火和烟

严禁烟火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2) 熟食

不食人间烟火

(3) 烟花

教贲四叫花儿匠来,做几架烟火。——《 * 》

(4) 祭祖时点的香火,借指后嗣

(5) 指烽火

堂皇

(1) 形容气势盛大

这么多的台阶,显得多么堂皇。——艾青《钢都夜》

(2) 冠冕堂皇

如火如荼兵气扬,勤王名号正堂皇。——清· 泣红《胭脂血弹词》

蜉蝣

亦作“ 蜉蝤 ”。1.虫名。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四翅,生存期极短。《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毛 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汉书·王褒传》:“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阴。” 颜师古 注:“蝤音由,字亦作蝣。” 晋 郭璞 《游仙诗》:“借问蜉蝣辈,寧知龟鹤年。” 柯灵 《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否则只好朝生而暮死,与蜉蝣同寿。”

(2).比喻微小的生命。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聚义》:“云天谊,詎可量,匡救蜉蝣离虎狼,復垂怜閫内荆釵,使夫妻团圆无恙。”

(3).比喻浅薄狂妄的人或文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今人未窥 韩 柳 门户,而先扫 六朝 ;未得 李 杜 皮毛,而已轻 温 李 :何蜉蝣之多也。” 何启 胡礼垣 《曾论书后》:“此而羣喙犹未息也,吾请质诸圣训以扫俗学之蜉蝣,稽诸圣言以靖伪儒之簧鼓。”

(4).犹浮蚁。浮于酒面上的泡沫。 五代 谭用之 《贻费道人》诗:“碧玉蜉蝣迎客酒,黄金轂轆钓鱼车。”

被发

谓发不束而披散。《左传·成公十年》:“ 晋侯 梦大厉,被髮及地,搏膺而踊。”《庄子·田子方》:“ 孔子 见 老耼 , 老耼 新沐,方将被髮而乾,慹然似非人。”《宋书·武帝纪中》:“爰暨木居海处之酋,被髮彫题之长,莫不忘其陋险,九译来庭。”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髮下大荒。”一说为断发。详“ 被髮文身 ”。

冠巾

(1).冠和巾。古代用以区别士和庶人。《释名·释首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亦泛指头巾。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向风长叹不可见,我欲收敛加冠巾。” 明 高启 《丁孝廉惠冠巾》诗:“知试山人服,冠巾远寄重。”

(2).指官职。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引 吕映薇 《帘钩》诗:“ 严公 幕下怜才甚,三掛冠巾是也非。”

戴上帽子、头巾。意谓僧人还俗或出仕。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 杭 僧 思聪 ﹞挟琴游 梁 ,日登中贵人之门,久之,遂还俗,为御前使臣。方其将冠巾也, 苏叔党 因 浙 僧入都,送之诗曰:‘试诵《北山移》,为我招琴 聪 。’诗至,已无及矣。”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上:“僧 道衍 ,俗姓 姚氏 …… 应珍 通儒家书,兼多异术。 衍 尽得其传,以才气自负,欲返冠巾。”

吾人

我们

吾人视觉。——蔡元培《图画》

吾人理想。——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吾人彭聃之寿。—— 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缧囚

犹纍囚。《陈书·徐陵传》:“凡诸元帅,竝释縲囚,爰及偏裨,同无翦馘。” 唐 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诗:“縲囚为学切,掌故受经忙。” 宋 梅尧臣 《庙子湾辞》:“输卒引繂兮,蓬首躶体剧縲囚。赤日上煎兮,胶津蹙气塞咽喉。”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转庵和尚》:“今得返归乡井,復为盛世之氓,吾志已伸,敢以縲囚之躯,有污章甫之荣也哉!”参见“ 纍囚 ”。

行剽

犹行劫。《史记·梁孝王世家》:“ 彭离 骄悍,无人君礼,昏暮私与其奴、亡命少年数十人行剽 * ,取财物以为好。” 明 高启 《威爱论》:“非田野之惰夫,则乡里之恶少,亡命行剽、椎埋鼓铸之流也。”

杪忽

亦作“ 杪曶 ”。极小的量度单位。多形容甚少,甚微。《后汉书·律历志中》:“夫数出於杪曶,以成毫氂,毫氂积累,以成分寸。” 宋 欧阳修 《憎苍蝇赋》:“尔欲易盈,杯盂残沥,砧几餘腥,所希杪忽,过则难胜。”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花本》:“结本者以丝綫随画量度,筭计分寸杪忽而结成之,张悬花楼之上。” 清 江藩 《毛乾乾传》:“辨析几微,穷极杪忽,古人无此仪器也。”

山丘

(1) 小土山

山丘起伏

(2) 坟墓

驱攘

 

驱攘:驱除;扫荡。《旧唐书·马燧传》:“两河鼎沸,寇盗横行; 燧 等虽志在勤王,竟莫能驱攘患难。” 宋 苏轼 《祭常山神祝文》:“若时赐霈泽,驱攘虫灾,以完我西成之资,岁秋九月,当与吏民復走庙下。”《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共力驱攘,恢復旧疆。”

敺攘:驱除。 唐 元稹 《杜载监察御史制》:“念敺攘之略,诚在将军;奬飞驰之劳,宜加宪秩。”

合信

(1).应验之符瑞。《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受命之符,人应为大,万里合信,不议同情, 周 之白鱼,曷足比焉。”

(2).谓诚信如四时运转之准确无误。《淮南子·泰族训》:“故大人者,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鬼神合灵,与四时合信。”

疮疣

(1).机体表面的赘生物。 唐 李翱 《解江灵》:“疮疣生心,洗刮不落。”

(2).比喻痛苦或祸害。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逾岭到任所,低颜奉君侯。酸寒何足道,随事生疮疣。”《法苑珠林》卷十八引《观佛三昧经》:“魔王心怒,即欲直前。魔子諫曰:‘父王无辜,自招疮疣,菩萨行浄,难动如地,云何可坏。’” 宋 苏舜钦 《哭师鲁》诗:“二边方横猾,四海皆疮疣。” 宋 梅尧臣 《送柳秘臣大名知录》诗:“浑浑发西极,奋奋入九州。自古患决溢,于今为疮疣。”

不有

没有

无所不有。——《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寒风

寒冷的北风

寒风刺骨

君马

见“ 君马黄 ”。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太守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太守即遣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太守自谓也。——宋· 苏轼《教战守》

太守与客来饮。

太守宴也。

慨然

(1) 形容感慨

慨然长叹

(2) 形容慷慨

慨然相赠

任人

(1) 任用、使用人

(2) 听任、听凭别人

问俗

访问风俗。《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郑玄 注:“俗,谓常所行与所恶也。” 宋 叶适 《除秘阁修撰谢表》:“及此扶行而问俗,几成尸素以具官。” 清 黄景仁 《荻港舟次》诗:“畴昔五马来 江 东,停麾问俗何雍雍。”

烬余

(1) 烧剩的东西

(2) 灾难之后剩下的

烬余之民

咄唶

(1).叹息。《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孙权 ﹞见﹝ 蒙 ﹞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 明 徐渭 《宴游西郊》诗:“长空生咄唶,懊绪付娉婷。” 清 孙枝蔚 《行子吟》之三:“壮士能相笑,乃与商贾亲,咄唶復咄唶,行子良苦辛。”

(2).犹咄嗟。呼吸之间。形容时间短暂;迅速。《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李善 注:“言人命叱呼之间,或至夭丧也。” 元 揭傒斯 《春日杂言》诗之二:“一朝际风尘,身贵位益崇,死生好恶间,咄唶生秋风。”

世用

(1).世间所常用。《管子·宙合》:“乡有俗,国有法,食饮不同味,衣服异采。世用器械,规矩绳準,称量数度,品有所成,故曰人不一事。”

(2).处世治事的才能。《北史·崔康传》:“ 康 弟 习 ,字 贵礼 ,有世用。”《北齐书·封隆之传》:“弟 延之 ,字 祖业 。少明辩,有世用。”

(3).为世所用。《三国演义》第三五回:“ 水镜 曰:‘山野閒散之人,不堪世用。自有胜吾十倍者来助公,公宜访之。’”

烦苛

繁杂苛细。多指法令。《汉书·文帝纪》:“ 汉 兴,除 秦 烦苛,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哀痛丝纶切,烦苛法令蠲。” 严复 《原强》:“其自由平等以观之,其捐忌讳,去烦苛,决壅蔽,人人得其意。”

荡涤

清洗;洗除

洪水乃欲荡涤。——《汉书·李寻传》

山光湖色足以荡涤胸中郁闷

幽远

(1).深远。《庄子·山木》:“彼其道幽远而无人,吾谁与为邻?”《后汉书·张衡传》:“神明幽远,冥鉴在兹。”《明史·胡深传》:“师已至此,庸可缓乎?且天道幽远,山泽之气变态无常,何足徵也。”

(2).指幽居草野之士。《后汉书·鲁丕传》:“陛下既广纳謇謇以开四聪,无令芻蕘以言得罪;既显巖穴以求仁贤,无使幽远独有遗失。”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善有可旌,无间於幽远;言有可采,不弃於微陋。”

怀柔

用政治上笼络的手段使之归附

怀柔百神。——《诗·周颂·时迈》

怀柔百越。——《三国志·吴主传》

四封

(1).四面疆界。《国语·越语下》:“王曰:‘ 蠡 为我守於国。’对曰:‘四封之内,百姓之事, 蠡 不如 种 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 种 亦不如 蠡 也。’”《管子·中匡》:“爱四封之内,而后可以恶竟外之不善者。”

(2).四境之内;四方。《晏子春秋·谏下二二》:“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 唐 李白 《虞城县令李公吉思颂碑》:“由是百里掩骼,四封归仁。”

鸣鸡

啼鸣的雄鸡;雄鸡啼鸣。 汉 张衡 《西京赋》:“右有 陇坻 之隘,隔阂华戎, 岐 、 梁 、 汧 、 雍 , 陈宝 鸣鸡在焉。” 唐 韩偓 《故都》诗:“掩鼻计成终不觉, 冯驩 无路斅鸣鸡。” 明 刘基 《无寐》诗:“夜长无寐待鸣鸡,及至鸡鸣梦却迷。”

五谷

指粮食,五谷即稻、黍、稷、麦、豆

原畴

原野。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五:“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 南朝 宋 谢惠连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 宋 曾巩 《送徐竑著作知康州》诗:“四封鸣鸡犬,五穀被原畴。”

里闾

(1).里巷;乡里。《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思还故里閭,欲归道无因。” 南朝 梁武帝 《东飞伯劳歌》:“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艷照里閭。” 叶圣陶 《穷愁·倚闾之思》:“厥后道出 齐 鲁 ,瞻拜 泰岱 、 孔 林,迄於前日始返里閭。”

(2).指乡里友人。 唐 李绅 《忆登栖霞寺峰》诗:“却数共游者,凋落非里閭。”《元典章新集·刑部·诸盗》:“里閭相劝,族党相规。”

(3).泛指民间。 唐 韩愈 《钱重物轻状》:“所贵緡货通行,里閭宽息。” 宋 苏轼 《谢贾朝奉启》:“首隆学校之师儒,次访里閭之耆旧。” 清 龚自珍 《语录》:“小篆相传,沿譌日久,大抵由 汉 时里閭书师所见隶书,传授其徒。”

鼓震

谓鼓声高鸣。 汉 应瑒 《驰射赋》:“旝动鼓震,譟声雷溃。” 唐 许浑 《汴河亭》诗:“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溟陬

海角。 宋 曾巩 《送徐紘著作知康州》诗:“里閭多娱宴,歌鼓震溟陬。”

明义

(1).显示忠义。《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

(2).圣明的道义。 汉 贾谊 《新书·匈奴》:“宜以厚德怀服四夷,举明义博示远方。”

(3).犹要旨。《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 鲁隐 观鱼,《春秋》讥之,此 周 孔 之格言,二经之明义。”

(4).阐明义理。 明 何镗 《重刻<诚意伯刘公文集>序》:“一曰穷经以明义,二曰寓言以徵用。”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志士

有远大志向和高尚节操的人

爱国志士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努力

尽量将力量使出来

努力钻研业务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