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作者:张元干 朝代:宋代

点绛唇原文

画阁深围,暖红光里芳林影。
暗香成阵。
上下花相映。
倒挂疏枝,月落参横冷。
休装景。
要人酒醒。
除是花枝并。

诗词问答

问:点绛唇的作者是谁?答:张元干
问:点绛唇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点绛唇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元干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元干名句大全

张元干点绛唇书法欣赏

张元干点绛唇书法作品欣赏
点绛唇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画阁

彩绘华丽的楼阁。 南朝 梁 庾肩吾 《咏舞曲应令》:“歌声临画阁,舞袖出芳林。” 唐 王建 《宫词》之九:“少年天子重边功,亲到 凌烟 画阁中。”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楔子:“出画阁,向书房,离 楚 岫,赴 高唐 。”

芳林

(1).指春日之树木。《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春曰青阳……木曰华木、华树、芳林、芳树。”

(2).泛指丛林。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背洞溪,对芳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芳林列於轩庭,清流激於堂宇。”

(3).见“ 芳林园 ”。

暗香

梅花的代称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花相

古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宋 杨万里 《多稼亭前两槛芍药红白对开二百朵》诗:“好为花王作花相,不应只遣侍 甘泉 。”原注:“论花者以牡丹王,芍药近侍。”

倒挂

(1) 头尾颠倒挂着。指商品的成本或收购价格高于销售价格

(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农民借支款额高于实际分配所得的款额也称“倒挂”

(3) 某些社会现象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常理,与应该的样子相反

体脑倒挂

价格倒挂

月落参横

亦作“月没参横”。月亮已落,参星横斜,形容夜深。参,二十八宿之一。《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亲友在门,飢不及餐。” 宋 秦观 《和黄曹忆建溪梅花》:“月没参横画角哀,暗香消尽令人老。” 鲁迅 《集外集拾遗·怀旧》:“家之閽人 王叟 ,时汲水沃地去暑热,或掇破几椅,持烟筒,与 李嫗 谈故事,每月落参横,仅见烟斗中一星火,而谈犹弗止。”一说,形容天色将明。首见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时东方已白, 师雄 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须月落参横,但惆悵而尔。” 宋 洪迈 《容斋随笔·梅花横参》:“今人梅花诗词,多用参横字,盖出 柳子厚 《龙城録》所载 赵师雄 事,然此实妄书,或以为 刘无言 所作也。其语云:‘东方已白,月落参横。’且以多半视之,黄昏时,参已见,至丁夜则西没矣,安得将旦而横乎?”

要人

居高位、有权势的显要人物

酒醒

醉后清醒过来

花枝

(1).开有花的枝条。 唐 王维 《晚春归思》诗:“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 明 谢谠 《四喜记·花亭佳偶》:“浅印花鞋小,斜插花枝鬢欲烧。” 萧红 《夏夜》:“她过来似用手打我,嘴里似乎咒我,她依过的那花枝,立刻摇闪不定了。”

(2).比喻美女。 前蜀 韦庄 《菩萨蛮》词:“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宋 张景修 《虞美人》词:“旁人应笑髯公老,独爱花枝好。” 清 唐孙华 《五舫诗为同年狄向涛太史赋》:“花枝斜倚镜臺前,晚妆人倦娇相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