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循倅黄必昌之官

作者:李昴英 朝代:宋代

送循倅黄必昌之官原文

好风佳月说龙川,人喜新来别乘贤。
才尽优为千里式,学今有用四书全。
黄门祠下挥吟笔,丞相岭头先着鞭。
莫但挽眉衔纸尾,忍教田里苦颠连。

诗词问答

问:送循倅黄必昌之官的作者是谁?答:李昴英
问:送循倅黄必昌之官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昴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昴英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新来

(1).新近前来;初到。《左传·襄公四年》:“ 魏絳 曰:‘诸侯新服, 陈 新来和,将观於我。’”《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是新来的那位 顾师爷 一个人儿在屋里弹琵琶呢。” 茅盾 《子夜》十五:“ 蔡真 说着就跳了起来,坐在那新来的男子 克佐甫 的旁边。”

(2).近来。 宋 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 * 》词:“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二折:“你道是新来加你做 寿亭侯 。” 清 吴伟业 《仿唐人<本事诗>》之四:“新来夫婿奏兼官,下直更衣礼数宽。”

别乘

别驾的别称。 唐 李嘉祐 《送兖州杜别驾之任》诗:“停车邀别乘,促軫奏胡笳。” 宋 梅尧臣 《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诗:“冰胶 楚 舸岁将穷, 广陵 别乘怜老翁。”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别驾始 后汉 ,州置别驾治中。然则别驾者,官之名也。若别乘则别驾之义,非官名也。”

才尽

谓才思衰退枯竭。《宋书·鲍照传》:“上好为文章,自谓物莫能及, 照 悟其旨,为文多鄙言累句,当时咸谓 照 才尽,实不然也。”《梁书·江淹传》:“ 淹 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时人皆谓之才尽。” 清 龚自珍 《才尽》诗:“才尽不吟诗,非关象喙危。” 叶圣陶 《<叶圣陶选集>自序》:“现在要我写过去写的那类小说,我还是能写,而且不至于太差,古来‘才尽’的说法未必一定靠得住。”

优为

谓任事绰有馀力。《礼记·文王世子》:“ 仲尼 曰:‘昔者 周公 摄政践阼而治,抗世子法於 伯禽 ,所以善 成王 也。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 周公 优为之。’” 孔颖达 疏:“ 周公 比杀身之人则优饶为之。” 金 王若虚 《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独谓君读书为儒,能以壮年取高第,此必有以过人,而其优为一邑,固所宜者。”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出入风议,臧否人羣,文士所优为也;持理议礼,非擅其学莫能至。”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有用

可以利用、有价值、耐用

食物对动物有用,湿润对植物有用

四书

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儒家经典

贾母因问 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红楼梦》

黄门

(1).宫禁。《汉书·西域传赞》:“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於黄门。”《通典·职官三》:“凡禁门黄闥,故号黄门。”

(2).官署名。《汉书·霍光传》:“上乃使黄门画者画 周公 负 成王 朝诸侯以赐 光 。” 颜师古 注:“黄门之署,职任亲近,以供天子,百物在焉,故亦有画工。”《汉书·元帝纪》:“詔罢黄门乘舆狗马……假与贫民。” 唐 张说 《玄武门侍射》诗序:“乃命紫微黄门,九卿六事,与熊羆之将,爪牙之臣,合宴焉。” 宋 苏轼 《赐新除太中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吕大防辞免恩命不允诏》:“端揆黄门之任,虚之久矣。”

(3).官名。本 秦 官, 汉 因之。因给事黄门,故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 秦 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有六丞。属官有……中书謁者、黄门、鉤盾、尚方。”后为非宦者充任的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等官的简称。 南朝 梁 江淹 有《萧太尉子姪为领军江州兖州豫州淮南黄门谢启》一文。 胡之骥 题注引《资治通鉴纲目》:“﹝ 萧长懋 ﹞ 昇明 二年,除中书郎,迁黄门侍郎。”又《杂体诗三十首》中有《效潘黄门〈述哀〉》一首, 潘黄门 即指给事黄门侍郎 潘岳 。

(4).宦者,太监。因 东汉 黄门令、中黄门诸官,皆为宦者充任,故称。《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 李周翰 注:“黄门,阉人也。”《三国志·吴志·陆凯传》:“今宫女旷积,而黄门復走州郡,条牒民女。” 唐 杜甫 《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明 何景明 《雷黄门凯旋图歌》:“将军五道催飞符,黄门铁鞚按营垒。”

(5).谓男子不育。《阿毗昙毗婆沙论》卷三:“黄门般吒,无形二形。”原注:“有男形不能男,有女形不能女。”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七:“此云黄门,其类有五:般茶迦,总名,谓具 * 而不生子。二、伊利沙般茶迦,伊利沙,此云妬,谓见他共婬即 * 欲,不见不发。三、扇茶般茶迦,谓本来 * 不满,故不能生子。四、博叉般茶迦,谓半月作男,半月作女;博叉,此云助,谓两半月助成一满月也。五、留拏般茶迦,谓被刑 * ;留拏,此云割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黄门》:“世有男子虽娶妇而终身无嗣育者,谓之天阉,世俗命之曰黄门。”

吟笔

写诗的笔;诗人的笔。 宋 梅尧臣 《李少傅郑圃佚老亭》诗:“春禽时弄吭,清景付吟笔。” 宋 陈与义 《再用迹字韵成一首呈判府》:“尚餘烟月债,驱使入吟笔。” 元 赵善庆 《忆王孙·述忆》曲:“吟笔未成 贾谊 策,鬢毛衰。”

丞相

古代辅佐君主治理国家政务的职位最高的大臣

岭头

(1).山顶。 唐 杜甫 《南楚》诗:“无名江上草,随意岭头云。” 唐 李益 《扬州送客》诗:“闻道望乡闻不得,梅花暗落岭头云。” 宋 柳永 《临江仙》词:“ 荆 王魂梦,应认岭头云。”

(2).特指 五岭 的山顶。 唐 沉佺期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诗:“天长地阔 岭 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唐 王建 《送严大夫赴桂州》诗:“ 岭 头分界候,一半属 湘潭 。” 唐 李绅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 岭 头刺竹蒙笼密,火拆红蕉焰烧日。”

着鞭

(1).鞭打;用鞭子赶。《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权 乘骏马越 津桥 得去”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权 乘骏马上 津桥 …… 谷利 在马后,使 权 持鞍缓控, 利 於后著鞭,以助马势,遂得超度。” 清 曹寅 《九月七日蒙阴晓发》诗:“天色微沾雨,林香缓著鞭。”

(2).《晋书·刘琨传》:“与 范阳 祖逖 为友,闻 逖 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虏,常恐 祖生 先吾著鞭。’”犹言着手进行,开始做。后常用以勉人努力进取。 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时辈已争先,吾兄未著鞭。” 宋 陆游 《书事》诗之三:“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无人快著鞭。”

(1).鞭打;用鞭子赶。 金 元好问 《榆社硖口村早发》诗:“瘦马长途懒着鞭,客怀牢落五更天。”

(2).犹言着手进行,开始做。 元 耶律楚材 《屏山居士<鸣道集说>序》:“昔予尝见《鸣道集》,甚不平之,欲为书纠其芜谬而未暇,岂意 屏山 先我着鞭,遂为序。”

(3).常用以勉人努力进取。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这是条 * ,早着鞭,不似那纳粟求官的资格浅。”

纸尾

书面文字结尾处。常署名或写年月日等。《宋书·蔡廓传》:“ 廓 曰:‘我不能为 徐干木 署纸尾也。’” 唐 杜牧 《送沉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诗:“因书问故人,能忘批纸尾?”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纸尾书‘正月十九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九回:“我接过来,在纸尾上签了名字。”

田里

(1).田地和庐舍。《周礼·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剂致甿,以田里安甿。” 贾公彦 疏:“以田里安甿者,田则为百畮之田,里则五畮之宅。民得业则安,故云安甿也。”《孟子·尽心上》:“所谓 西伯 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 隋 王通 《中说·立命》:“古者圣王在上,田里相距,鸡犬相闻,人至老死不相往来,盖自足也。”

(2).特指卿大夫的封地和住宅。《左传·襄公三十年》:“ 丰卷 奔 晋 。 子产 请其田里,三年而復之,反其田里及其入焉。”《孟子·离娄下》:“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 赵岐 注:“田,业也;里,居也。”

(3).指故乡。《史记·汲郑列传》:“ 黯 耻为令,病归田里。” 唐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诗:“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宋 岳飞 《奏乞出师札子》:“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臣之志愿毕矣,然后乞身归田里,此臣夙夜所自许者。”《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弟兄相约,各将印綬纳还,奔回田里,日奉其兄为山水之游,尽老百年而终。”

(4).泛指乡间,民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多田里间人,音辞鄙陋,风操蚩拙。” 宋 曾巩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自是以来,田里辨争,岁时税调,始不勤远。” 明 高启 《审游赠陆彦达》:“僻居田里,无相与薰炙,以成其道。” 郑观应 《盛世危言·水师》:“其陆军则仿 德国 募民为兵,训练三年,令归田里,一旦有事,招之入伍。”

(5).乡民,百姓。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六:“比之事鞭箠以急税赋,扰田里以督期会,则大异矣。”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一》:“远方之士,未尝到京师,担笈数千里而至,乐瞻士大夫之气象丰采,以归语田里。” 陈衍 《元诗纪事·江西福建怨谣》:“不体圣天子抚绥元元之意,鹰扬虎噬,雷厉风飞,声色以淫吾中,贿赂以缄吾口,閭阎失望,田里寒心。”

颠连

(1) 形容说话做事错乱,没有条理

(2) 困顿不堪

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张载《西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