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巡抚毕沅报二麦收成分数诗以志事·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大河界南北,收麦顿相殊。

南率八1-1九上,北惟四五俱。

嗟哉灾后民,逢岁昨甫苏。

元气尚未复,荐臻叹向隅。

籴丰以济歉,补苴权急图。

孟子对梁王,其言良非诬。

然果如言行,遂能无旱乎。

救荒无善政,思艰蒿目吾。

诗词问答

问:《河南巡抚毕沅报二麦收成分数诗以志事·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

2. 毕沅奏豫省一百八厅州县二麦约收分数内十分者南阳南召邓州内乡确山正阳新蔡光山固始九州县九分有馀者新野淅川西平遂平信阳罗山淮宁西华商水项城沈邱太康扶沟许州临颍襄城郾城长葛十八州县九分者鹿邑虞城夏邑镇平桐柏汝阳上蔡光州息县商城十州县八分有馀者偃师孟津宜阳登封永宁新安嵩县唐县泌阳裕州舞阳叶县汝州鲁山十四州县八分者祥符尉氏鄢陵禹州密县商邱宁陵永城睢州柘城洛阳郏县陜州灵宝阌乡卢氏十六州县七分有馀者杞县通许兰阳郑州荥泽荥阳汜水新郑巩县渑池宝丰伊阳十二州县七分者陈留洧川中牟仪封厅四厅县至河北之河内济源孟县温县临漳武安六县尚六分有馀安阳林县涉县考城辉县武涉六县尚有六分其滑县浚县延津封邱四县则仅有五分汤阴内黄汲县新乡获嘉淇县原武阳武修武九县则仅四分有馀南北祇距一河而丰歉顿殊虽丰者十之七而歉者犹十之三不能不为轸念耳

参考注释

大河

(1) 特指黄河

大河下上,顿失滔滔。——毛 * 《沁园春·雪》

(2) 亦指较大的河流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顿相

古代乐器舂牍的别名。《旧唐书·音乐志二》:“舂牘,虚中如筩,无底,举以顿地如舂杵,亦谓之顿相。相,助也,以节乐也。”

嗟哉

叹词。 汉 马援 《武溪深行》:“滔滔 武溪 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 五溪 兮多毒淫。”《后汉书·耿弇传论》:“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唐 韩愈 《嗟哉董生行》:“嗟哉 董生 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

气尚

(1).风尚,气节。《魏书·成淹传》:“ 淹 好文学,有气尚。”《北史·甄琛传》:“ 纂 颇涉经史,雅有气尚,交结胜流。”

(2).指气度。

荐臻

接连地来到;一再遇到。《墨子·尚同中》:“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国语·楚语下》:“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北史·魏纪三·孝文帝》:“数州灾水,饥饉荐臻,致有卖鬻男女者。” 清 陈寿祺 《再与总督汪尚书书》:“ 福州 连岁水潦荐臻,今年晚穫未丰,杂粮大损。”

接连到来;屡次降临。荐,通“ 洊 ”。《诗·大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饉荐臻。”《汉书·孔光传》:“如貌、言、视、听、思失,大中之道不立,则咎徵荐臻,六极屡降。”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 唐 自 安 史 以来,兵难荐臻,天子播越,亲卫戎柄,皆付大阉。”《明史·王竑传》:“比年饥饉荐臻,人民重困。”

向隅

面对着角落,比喻孤立、孤独或得不到机会而失望

补苴

补缀,缝补。语本 汉 刘向 《新序·刺奢》:“今民衣敝不补,履决不苴。”引申为弥补缺陷。《明史·武宗纪赞》:“犹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而秉钧诸臣,补苴匡救,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於危亡。” 清 陈学泗 《纪事》诗:“漫议补苴停转运,最怜剜肉赐全租。” 李大钊 《警 * 父老书》:“ 民国 肇造,邦基未安,方期举我全国刚毅强国之人心,尝胆卧薪之志气,艰难缔造,补苴弥缝。”

孟子

(1). 春秋 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如 宋国 子 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左传·隐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杜预 注:“ 子 , 宋 姓。” 孔颖达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妇人以字配姓,故称 孟子 。”又讳言同姓通婚,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孟子”。《左传·哀公十二年》:“夏五月, 昭 夫人 孟子 卒。 昭公 娶于 吴 ,故不书姓。” 杜预 注:“讳娶同姓,故谓之 孟子 ,若 宋 女。” 杨伯峻 注:“国君夫人必繫以母家之姓……此 昭公 夫人若称‘ 吴姬 ’或‘ 孟姬 ’,显然违‘同姓不婚’之礼,故改称‘ 吴孟子 ’。”

(2). 战国 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轲 ,字 子舆 。其言行被编为《孟子》一书。

梁王

指 汉 梁孝王 刘武 。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岁将暮,时既昬,寒风积,愁云繁, 梁王 不悦,游於 兔园 。迺置旨酒,命宾友,召 邹生 ,延 枚叟 。 相如 末至,居客之右。”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寄贺迁拜之什》诗:“白首青衫谁比数,相怜只是有 梁王 。” 宋 黄庭坚 《寄怀公寿》诗:“好赋 梁王 在日边,重帘复幕锁神仙。” 明 何景明 《送雷长史》诗:“十年亭阁 淮西 宴,肠断 梁王 雪夜樽。”参见“ 梁苑 ”。

言行

一个人的语言和行动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遂能

荐举贤能之士。 汉 贾谊 《新书·春秋》:“请兴贤遂能而章德行善,以导百姓,毋復前过。”

救荒

救济凶年灾荒

以备救荒

善政

(1).妥善的法则。《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2).清明的政治;良好的政令。《书·大禹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后汉书·臧宫传》:“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南史·垣护之传》:“木连理,上有光如烛,咸以善政所致。” 明 唐顺之 《廷试策》:“要之,官得其人,则善政行而天下蒙其福。”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 唐顺宗 即位,下令蠲免民间对官府的各种旧欠……这些,在当时都是善政。”

(3).良好的政绩。《新五代史·杂传·史圭》:“﹝ 史圭 ﹞为 寧晋 、 乐寿 县令,有善政,县人立碑以颂之。” 明 宋濂 《碧崖亭辞》:“﹝先生﹞学问富而德行脩,践扬中外,其善政盖章章云。”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三幕第一场:“他们说,自从 马老爷 入阁拜相,善政流传,真是民之父母。”

(4).泛指良好的管理。《红楼梦》第六八回:“﹝ 尤二姐 ﹞又见 周瑞 家等媳妇在傍边称扬 凤姐 素日许多善政。”

蒿目

(1).极目远望。《庄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 宋 王安石 《忆金陵》诗之二:“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陈迹故难忘。”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蒿目为时忧,年未艾霜雪盈头。”

(2).犹言蒿目时艰。《明史·职官志一》:“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间有贤辅,卒蒿目而不能救。”参见“ 蒿目时艰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