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言示诸侄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狂言示诸侄原文

世欺不识字,我忝攻文笔。
世欺不得官,我忝居班秩。
人老多病苦,我今幸无疾。
人老多忧累,我今婚嫁毕。
心安不移转,身泰无牵率。
所以十年来,形神闲且逸。
况当垂老岁,所要无多物。
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
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
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
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
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
傍观愚亦见,当己贤多失。
不敢论他人,狂言示诸侄。

诗词问答

问:狂言示诸侄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狂言示诸侄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狂言示诸侄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全唐诗

参考注释

不识

(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文笔

(1) 写作的技巧;文章的风格

文笔流畅

(2) 指文章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班秩

官员的品级。《魏书·张彝传》:“计其阶途,虽应迁陟、然恐班秩犹未赐等。” 唐 杜甫 《奉寄李十五秘书》诗之二:“班秩兼通贵,公侯出异人。”《旧唐书·高仙芝传》:“﹝ 仙芝 ﹞年二十餘,即拜将军,与父同班秩。” 清 刘毓崧 《杜观察<古谣谚>序》:“惟祝自今以往,此志愈坚,将见班秩弥高,而政绩弥显。”

病苦

疾苦;痛苦

婚嫁

结婚的行为或礼仪

心安

内心安适坦然

心安意适

移转

(1).转移。《后汉书·赵温传》:“上命不行,威泽日损,而復欲移转乘舆,更幸非所。” 唐 白居易 《庭松》诗:“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2).法律名词。谓地位、权利的变动。如住所移转、物权移转、债权移转等。

牵率

(1).牵拉。《后汉书·孔融传》:“ 日磾 以上公之尊,秉髦节之使,衔命直指,寧辑东夏,而曲媚姦臣,为所牵率,章表署用,輒使首名。”

(2).带领;引导。《三国志·蜀志·张翼传》:“﹝ 姜维 ﹞心与 翼 不善,然常牵率同行。”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牵率使读书,推挽令効官。” 宋 范成大 《喜收知旧书复畏答书》诗之二:“牵率老夫令至此,门前犹説报书迟。”

(3).犹草率。 南朝 宋 谢瞻 《答灵运》诗:“牵率酬嘉藻,长揖愧吾生。” 唐 白居易 《张正一致仕制》:“所宜颐养,不可牵率。”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文集》:“而后世应酬牵率之作,决科俳优之文,亦汎滥横裂而争附别集之名。”

(4).犹言牵强附会。 明 文徵明 《送提学黄公叙》:“学者至於摘抉经书,牵率词义,以习其説。” 清 谭嗣同 《仁学》二八:“其见于雅言,仍不能不牵率于君主之旧制,亦止据乱之世之法已耳。”

(5).犹牵拘,牵缠。 唐 张楚 《与达奚侍郎书》:“加以物务牵率,形役徒劳。” 宋 欧阳修 《与薛少卿公期书》:“祇是沿路多故旧相识,所至牵率,又少便人作书入京。” 朱自清 《杂诗三首》序:“当时颇想仿作一回,却因人事牵率,将那心思阁置了。”

(6).株连;拖累。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太医》:“老奴草菅人命,毒心应手,致获此报,牵率老娘,以至于此。”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蓉谪》:“小妹热心难遏,是以不惮此行,如何牵率二君,良深歉仄!”

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形神

(1).形骸与精神。《史记·太史公自序》:“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 唐 吴融 《谷口寓居偶题》诗:“不能尘土争閒事,且放形神学散仙。” 明 张居正 《答督抚吴环洲言敬事后食之义》:“僕以菲薄,待罪政府,每日戴星而入,朝不遑食,夕不遑息,形神俱瘁,心力并竭,于国家岂无尺寸效?”

(2).形貌神情。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栖逸》:“ 鋭 在 泽潞 ,有道人自称 卢老 , 鋭 馆之於家。一旦辞去,且曰‘我死当为君子。’因指口下黑子为志。及生 咸 ,果有黑子,其形神,即 卢老 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猴盗》:“次日,客酬讌,邀至其室,见柱上锁一小猴,形神精狡。” 清 梅曾亮 《原任予告大学士戴公墓碑》:“其形神清和舒平,动若有餘。”

(3).指造型艺术的外在物象和内在神韵。亦泛指文艺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邢煦寰 《“意境”新识》:“它们在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征是:情景交融,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形神兼备。”

(4).谓形肖神似。 宋 苏轼 《与何浩然书》:“且喜起居佳胜,写真奇絶,见者皆言十分形神,甚夺真也。”

垂老

年将至老

多物

谓事务繁多。《国语·郑语》:“於是乎先王聘后於异姓,求财於有方,择臣取諫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 韦昭 注:“多,众也。物,事也。”《商君书·去强》:“国多物,削;主少物,彊。”

过冬

度过冬季。 宋 张元干 《留寄黄檗山妙湛禅师》诗:“他年芋火谈空夜,雪屋松窗约过冬。” 茹志鹃 《剪辑错了的故事》:“今年梨是大年,大伙儿可是指望着它,过冬的口粮,过年的新衣裳,都在这树上长着呢!”

一饭

(1).一餐饭。《公羊传·昭公十九年》:“ 乐正子春 之视疾也,復加一饭则脱然愈,復损一饭则脱然愈。”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五:“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

(2).以喻微小的利益或恩惠。 宋 叶适 《周君南仲墓志铭》:“常以世道兴废为己重负,一饭不顾私,忧时如家,忧人如身。” 清 钱谦益 《张凤翼授文林郎制》:“其属城下邑父老子弟,皆 高帝 丰沛 故人之遗也,朕岂能一饭置之哉!”

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舍宅

谓施舍住宅作寺院。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真坛净社·尼寺》:“《僧史略》曰:‘ 东晋 何充 始捨宅安尼,此盖尼寺之始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腹笥》:“ 崑山 白莲花寺 ,乃 陆鲁望 捨宅之所,后有祠堂像设,皆当时物。”

不过

(1)

——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很高

那就再好不过了

(2)

——作连词,表示转折,只是

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病人精神还不错,不过胃口还不好

(3)

副词,指明范围;只,仅仅

不过是个小孩子

何用

(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鞍马

(1) 泛指马和马具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2) 指人骑的马

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 吴越争衡。—— 司马光《资治通鉴》

(3) 骑马的人

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

(4) 一种体育器材,形状略像马,背部有两个半圆环,可以调整高度,用来做体操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优幸

亦作“ 优倖 ”。犹优宠。 宋 范仲淹 《乞小郡表》:“处於善藩,已多优幸,带兹近职,深未遑寧。” 宋 欧阳修 《蔡州再乞致仕札子》:“而臣若蒙哀怜,得遂其请,则上不损朝廷之体,下不失优倖之恩。”

见“ 优幸 ”。

人中

位于上唇中线的垂直沟,人体穴位之一

知足

知道满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

知足常乐

傍观

(1).在近旁观看。《史记·滑稽列传》:“凡投三弟子。 西门豹 曰:‘巫嫗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復投三老 河 中。 西门豹 簪笔磬折,嚮 河 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

(2).指局外人从旁观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昔 刘文饶 不忍,駡奴为畜产。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有指名为豚犊者。有识傍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见审,累朝銓定,故是周详,何所为疑,不为申列?”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他人

别人

不许他人干涉

狂言

(1) 狂妄的话

口出狂言

(2) 胡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