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道中

作者:利登 朝代:宋代

永新道中原文

冉冉螺川路,兹行本不期。
地平风到疾,山僻雪消迟。
渐远乡人少,初行岐路疑。
断云无意绪,直欲上梅枝。

诗词问答

问:永新道中的作者是谁?答:利登
问:永新道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利登的名句有哪些?答:利登名句大全

利登永新道中书法欣赏

利登永新道中书法作品欣赏
永新道中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冉冉

(1) 渐进地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

(2) ∶ 慢慢地

冉冉上升

(3) 柔软下垂的样子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川路

水路。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南朝 宋 谢惠连 《汎南湖至石帆》诗:“轨息陆涂初,枻鼓川路始。”

行本

即公文。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大案前行本把。五日三朝家没纸儿文字,官清法正无差。”

行为的根本。《周礼·地官·师氏》:“﹝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

不期

(1)

(2)

没有约定

不期而遇

(3)

不料;想不到

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西游记》

地平

(1).谓水土得到治理。参见“ 地平天成 ”。

(2).地面平坦。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地平江动 蜀 ,天阔树浮 秦 。” 唐 刘禹锡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诗:“羣动翛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3).地平面;地平线。 清 恽敬 《杂说》:“盖地之体九万里,地平之上, 中国 所见日出,东西不及五万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地无正平,目所见处皆为平,至广漠之野,四望天地相接处,其圆中规,中高而四隤之证也,是为地平。圆规之外,目不见者则地平下矣。” 黄澜 《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诗:“星精倚马忧天坠,日驭挥戈上地平。”

山僻

山中僻远之地。《宋史·潘夙传》:“中人之情,燕安忽事,直谓山僻蛮 獠 ,无可虑之理。”《三国演义》第四三回:“ 新野 山僻小村,人民稀少,粮食鲜薄。”

乡人

(1) 乡下的老百姓

乡人起得很早

(2) 同村同乡的人

在这里他的乡人很多

岐路

(1).岔路。《列子·说符》:“ 杨子 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氏 之竖追之。 杨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岐路。’”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诗:“美女妖且闲,採桑岐路间。” 明 沉鲸 《双珠记·僧榻传音》:“事参商,心悒怏,岐路多亡羊。”《儒林外史》第一回:“人生南北多岐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2).指离别分手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别易会难,古人所重; 江 南饯道,下泣言离……北间风俗,不屑此事,岐路言离,欢笑分首。”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3).比喻官场中险易难测的前途。《后汉书·邓彪等传论》:“统之,方轨易因,险涂难御。故昔人明慎於所受之分,迟迟於岐路之间也。” 唐 元稹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诗之三:“满身沙蝨无防处,独脚山魈不奈何。甘受鬼神侵骨髓,常忧岐路处风波。”

(4).不正当的途径。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德裕 为兵部尚书,自得岐路,必当大拜, 宗閔 多方阻之未效。”

(5).即岐路人。江湖艺人。 明 朱有燉 《半夜朝元》第一折:“便休将财物逞,则俺这泼岐路恩情似画饼。”

断云

片云。 南朝 梁简文帝 《薄晚逐凉北楼迥望》诗:“断云留去日,长山减半天。” 宋 赵师秀 《会景轩》诗:“断云分树泊,饥鹤下田行。” 明 边贡 《出郭将访希准郡伯薄暮而返却寄》诗:“断云低白雁,斜日近青山。” 王横 《春感用黄仲则韵》之二:“彩凤倦飞求木集,断云恋岫绕山行。”

无意

(1) 没有做某件事的愿望

对此无意深究

(2) 不是有意的

无意中说出了心里话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