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泛湖)

作者:罗志仁 朝代:宋代

风流子(泛湖)原文

歌咽翠眉低。
湖船客、尊酒谩重携。
正断续斋钟,高峰南北,飘零野褐,太乙东西。
凄凉处,翠连松九里,僧马溅障泥。
葛岭楼台,梦随烟散,吴山宫阙,恨与云霁。
灵峰飞来久,飞不去,有落日断猿啼。
无限风荷废港,露柳荒畦。
岳公英骨,麒麟旧冢,坡仙吟魄,莺燕长堤。
欲吊梅花无句,素壁慵题。

诗词问答

问:风流子(泛湖)的作者是谁?答:罗志仁
问:风流子(泛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风流子(泛湖)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罗志仁的名句有哪些?答:罗志仁名句大全

罗志仁风流子(泛湖)书法欣赏

罗志仁风流子(泛湖)书法作品欣赏
风流子(泛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翠眉

(1).古代女子用青黛画眉,故称。 晋 崔豹 《古今注·杂注》:“ 魏 宫人好画长眉,今多作翠眉警鹤髻。”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夫絶世而独立者,信东方之佳人,既翠眉而瑶质,亦卢瞳而頳脣。” 唐 卢纶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

(2).为美女的代称。 唐 杜甫 《解闷》诗之十二:“云壑布衣鮐背死,劳人害马翠眉须。” 清 孙枝蔚 《吊迷楼故址和彭骏孙》:“东来天子復能诗,更起飞楼贮翠眉。”

尊酒

犹杯酒。 唐 高适 《赠别沉四逸人》诗:“耿耿尊酒前,联雁飞愁音。”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尊酒之间,一谈一笑,甚有前辈风,今不復见矣。” 清 方文 《从吴锦雯读宋玉叔诗喜而有寄》诗:“惆悵掩尊酒,何时共懽讌。”

断续

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他一手扶着犁把,断续地吆喝着牲口

高峰

最高点或最高部分。比喻事物发展的最高点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攀登科学高峰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飘零

(1) (花叶等)凋谢脱落;飘落

黄叶飘零

(2) 比喻漂泊流落

野褐

粗布衣服。指平民。 宋 陆游 《感事》诗:“衲衣先世曾调鼎,野褐家声本珥貂。” 元 陈樵 《玉雪亭》诗之五:“回屏纹细裁龟甲,野褐年深补鹤翎。”

太乙

见“ 太一 ”。

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凄凉

(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障泥

垂于马腹两侧,用于遮挡尘土的东西。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术解》:“ 王武子 善解马性。尝乘一马,箸连钱障泥,前有水,终日不肯渡。 王 云:‘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径渡。” 唐 李白 《紫骝马》诗:“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脂香玉黛约裙衩,障泥油壁停梳掠。”

楼台

(1) 〈方〉∶凉台

(2) 较高的台榭,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

近水楼台

吴山

(1).山名。在今 陕西 陇县 西南。参见“ 吴岳 ”。

(2).山名。又名 胥山 。俗称 城隍山 。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东南。 南宋 初, 金 主 亮 南侵,扬言欲立马于此。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金 海陵 ( 海陵王 ,即 金 主 完颜亮 )閲 柳 ( 柳永 )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 吴山 立马之思。”

(3). 吴 地的山。 三国 吴 故地的山。《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鹊起登 吴 山,凤翔陵 楚 甸。” 李善 注:“ 孙 氏初基 武昌 ,后都 建鄴 。” 清 陈维崧 《卜算子·阻闸瓜步》词:“风急 楚 天秋,日落 吴 山暮。”

(4). 吴 地的山。 春秋 吴 故地的山。 唐 贾岛 《送朱可久归越中》诗:“ 吴 山侵 越 众, 隋 柳入 唐 疏。” 明 徐渭 《三茅观观潮》诗:“ 吴 山石头坐秋风,带着高冠拂云雾。”

(5). 吴 地的山。常泛指 江 南的山。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 吴 山 楚 泽行徧,只欠到 瀟 湘 。”

见“ 吴坂 ”。

宫阙

古时帝王所居住的宫殿。因宫门外有双阙,故称宫阙

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小陵之所在。——明· 顾炎武《复庵记》

灵峰

1.神仙或修道者居处的山峰。

2.指神话中的仙山。

3.山名。在广东省治西北。

4.山名。在浙江省乐清县雁荡山。山下有灵峰寺。

8.山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6.山名。在福建省崇安县武夷九曲尽处。

落日

夕阳

断猿

孤独悲啼之猿。 唐太宗 《辽东山夜临秋》诗:“连山惊鸟乱,隔岫断猿吟。” 唐 孟郊 《车遥遥》诗:“旅雁忽叫月,断猿寒啼秋。” 唐 温庭筠 《上令狐相公启》:“叫非独鹤,欲近 商陵 ;啸类断猿,况隣 巴峡 。” 明 高启 《送贾麟归江上》诗:“别泪纷纷逐断猿,贫交无赠只多言。”

无限

没有尽头;没有限量

前程无限

风荷

风中的莲花或莲叶。 唐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上阳白发人》:“月夜闲闻 洛 水声,秋池暗度风荷气。” 唐 白居易 《南塘暝兴》诗:“风荷摇破扇,波月动连珠。” 唐 李群玉 《池塘晚景》诗:“风荷珠露倾,惊起睡鵁鶄。”

岳公

岳父。 清 钱大昭 《迩言》:“《摭遗》云: 欧阳永叔 尝曰:‘今人呼妻父为岳公。’”

英骨

(1).出众的品质与气概。 唐 李白 《赠僧行融》诗:“ 行融 亦俊发,吾知有英骨。”

(2).英烈的遗骨。 唐 唐彦谦 《重经冯家旧里》诗:“应繫星辰天上去,不留英骨葬人间。” 宋 梅尧臣 《谒双庙》诗:“古人非轻死,於义实罕得,英骨化埃尘,令名同鸟翼。”

麒麟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穀不生。” 宋 黄庭坚 《送范德孺知庆州》诗:“阿兄两持 庆州 节,十年麒麟地上行。”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们要听那妖精的话,说凤凰是鸡,说麒麟是羊子,说龙是蚯蚓,说灵龟是甲鱼。”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晋书·顾和传》:“ 和 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 荣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人也。’”

(3).见“ 麒麟阁 ”。

(4).见“ 麒麟殿 ”。

坡仙

宋 苏轼 号 东坡居士 ,文才盖世,仰慕者称之为“坡仙”。 宋 张矩 《应天长》词:“换桥渡舫,添柳护堤, 坡仙 旧迹今续。” 金 元好问 《奚官牧马图息轩画》诗:“奚官有知应解笑,世无 坡仙 谁赏音。”

莺燕

(1).黄莺与燕子。泛指春鸟。 唐 乔知之 《定情篇》:“鳧雁将子游,鶯燕从双栖。” 宋 郑起 《晚春即事》诗:“门外数枝杨柳薄,一春鶯燕不曾来。” 元 张养浩 《寒食游廉园》诗:“花柳巧为鶯燕地,管紘遥递綺罗风。”

(2).莺善鸣,燕善舞,因以“鶯燕”比喻歌姬、舞女或妓女。 宋 李莱老 《浪淘沙》词:“宝押绣帘斜,鶯燕谁家,银筝初试合琵琶。” 清 李渔 《意中缘·毒饵》:“妾乃 闽 莆 妓女 林天素 是也,不幸双亲弃早,将身堕入青楼,虽居鶯燕之场,时切雎鳩之慕。”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素壁

白色的墙壁、山壁、石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澧水》:“﹝ 嵩梁山 ﹞高峯孤竦,素壁千寻,望之苕亭,有似香炉。”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状》:“素壁丹墀,实隆家贵。” 唐 卢纶 《萧常侍瘿柏亭歌》:“攒甍鬭栱无斤跡,根癭联悬同素壁。”《宣和画谱·郭熙》:“至攄发胸臆,则於高堂素壁,放手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巖岫巉絶,峰峦秀起。” 明 文徵明 《题画》诗:“就中妙解谁应识,万里云烟开素壁。”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