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酬府判庞醇之见寄

作者:范仲淹 朝代:宋代

依韵酬府判庞醇之见寄原文

二十年前已定交,而今鹏鷃各逍遥。
但能贾傅亲前席,何必萧生意本朝。
直节羡君如指佞,孤根怜我异凌霄。
莫将富贵移平昔,彼此清心发半凋。
吴门歉岁减繁华,萧索专城未足夸。
柳色向秋迎使馆,水声终夜救田车。
丘山在负思朝寄,毫发经心愧道家。
不似桐庐人事少,子陵台畔乐无涯。

诗词问答

问:依韵酬府判庞醇之见寄的作者是谁?答:范仲淹
问:依韵酬府判庞醇之见寄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仲淹的名句有哪些?答:范仲淹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定交

(1).结为朋友。《东观汉记·王丹传》:“司徒 侯霸 欲与 丹 定交, 丹 被徵, 霸 遣子 昱 候, 昱 道遇 丹 ,拜於车下。” 唐 白居易 《感旧》诗:“平生定交取人窄,屈指相知唯五人。四人先去我在后,一枝蒲柳衰残身。”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某与丞相定交四十餘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增损也。”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予昔游都下,力拯 卢柟 之难,诸縉绅多其义,相与定交。” 清 王士禛 《渔洋诗话》卷上:“余在 广陵 ,偶见 成都 费密 诗,极击节…… 密 遂来定交,如平生懽。”

(2).停止;罢休。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望迢迢恨堆满西风古道,想急煎煎多情人去了,和青湛湛天有情天亦老。俺气氲氲喟然声不定交。”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 怜儿 ,且顺着虔婆,若不依他有五千塲不定交,就叫那呆汉来挤上他一塲,也絶了念头。”

而今

现在,目前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 * 《忆秦娥·娄山关》

鹏鷃

据《庄子·逍遥游》载:鹏高举九天,远适南海,蓬间斥鷃嘲笑之。后因以“鹏鷃”比喻物有大小,志趣悬殊。 晋 孙绰 《兰亭集后序》:“於是和以醇醪,齐以达观,快然兀矣,焉復觉鹏鷃之二物哉!” 唐 钱起 《送李大夫赴广州》诗:“昔许霄汉期,今嗟鹏鷃别。” 金 刁白 《物质》诗:“鹤鳧伤断续,鹏鷃失高卑。”

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贾傅

汉 贾谊 。因曾官 长沙王 太傅,故称。

前席

《史记·商君列传》:“ 卫鞅 復见 孝公 。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於席也。”后以“前席”谓欲更接近而移坐向前。《汉书·贾谊传》:“ 文帝 思 贾谊 ,徵之。至,入见,上方受釐,坐 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谊 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 文帝 前席。” 唐 李商隐 《贾生》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清 唐才常 《侠客篇》:“前席以置词,恨血斑云罍。”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生意

(1) 商业经营;买卖或往来

成立了一个做建材生意的公司

(2) 指经商的店铺

好几个城市都有他们的生意

(3) 工作;活儿。也泛指职业

这件生意倒还轻省。——《红楼梦》

(4) 生机

春天的大地生意盎然

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猫》

本朝

(1) 古人认为朝廷是国家的根本,所以称朝廷为本朝

(2) 称自己所处的王朝

直节

谓守正不阿的操守。 宋 范仲淹 《依韵和庞殿院见寄》:“直节羡君如指佞,孤根怜我异凌霄。” 宋 岳飞 《驻兵新淦题伏魔寺壁》诗:“胆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明 无名氏 《节侠记·私仰》:“他少年磊落,直节嶙峋,又好结交豪杰,以此人都忌他。”《明史·李时勉传》:“然以直节重望为士类所依归者,莫如 时勉 。”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 石星 直节震 明 代,及任本兵, 日本 之役惟调停贿款。”

指佞

(1).见“ 指佞草 ”。

(2).谓指摘邪佞。《旧唐书·温造传》:“宪官之职,在指佞触邪,不在行李自大;侍臣之职,在献替可否,不在道路相高。”《明史·华允诚传》:“直言敢諫之士,一鸣輒斥;指佞荐贤之章,目为奸党。”

孤根

(1).独生的根。谓孤独无依或孤独无依者。 唐 张九龄 《叙怀》诗:“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 唐 张九龄 《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诗:“孤根自靡託,量力况不任。” 宋 范仲淹 《依韵酬府判庞醇之见寄》:“直节羡君如指佞,孤根怜我异凌霄。” 柳亚子 《三月廿一夜听罗迈部长报告时事有作》诗:“披肝沥胆谈团结,赢得孤根泪似麻。”

(2).独立的根基;独特的根底。 唐 杜甫 《滟滪》诗:“ 灧澦 既没孤根深,西来水多愁太阴。”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之三:“沧江见底应无日,万丈孤根世不知。” 金一 《文学观》:“ 杜 之《典》, 马 之《考》,尤掌故海也。 郑樵 孤根,前无古人。”

凌霄

(1) 迫近云霄。比喻志向高远

浩气凌霄

(2) 凌霄花

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平昔

以往,过去;

秋先平昔最恨的是攀枝折朵。——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我平昔很少读小说,忽然来了兴趣

彼此

对称词。指你我、双方,那个和这个

彼此错杂。——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军中之将,各有彼此。——《资治通鉴》

清心

(1) 心情恬静,没有牵挂

清心寡欲

(2) 纯正之心

月白清心

(3) 又指居心清正

一向清心做人

吴门

(1). 汉 冀县 城门名。在今 甘肃 甘谷县 。《后汉书·五行志一》:“ 王莽 末, 天水 童謡曰:‘出 吴门 ,望 緹羣 ……’ 吴门 , 冀 郭门名也。 緹羣 ,山名也。”

(2).指 春秋 吴 都 阊门 (一作 昌门 )。 唐 李白 《殷十一赠栗冈砚》诗:“洒染 中山 毫,光映 吴门 练。”参见“ 吴练 ”。

(3).指 苏州 或 苏州 一带。为 春秋 吴国 故地,故称。 宋 张先 《渔家傲·和程公闢赠别》词:“天外 吴门 清霅路,君家正在 吴门 住。”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初, 文相国 震孟 为 吴门 孝廉,年五十餘,老矣。” 沉砺 《吴中杂咏》之一:“ 要离 塚外五人塚,犹占 吴门 侠气多。”

(4).见“ 吴门派 ”。

歉岁

歉年

繁华

(1) 繁荣热闹

繁华大街

(2) 指容貌美丽或地位显贵

萧索

衰败;冷落

苍茫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落

专城

指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一类的地方长官

四十专城居。——《乐府诗集·陌上桑》

未足

(1).不足,不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肖翘,耳目八埏,靡不该综。即 惠施 、 黄繚 之辩,未足侈也。”

(2).犹言算不得。《太平广记》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支遁》:“ 遁 幼时,尝与师共论物类,谓鷄卵生用,未足为杀,师不能屈。”

柳色

(1).柳叶繁茂的翠色。多用以烘托春日的情思。 南朝 梁 何逊 《落日前墟望赠范广州云》诗:“轻烟澹柳色,重霞映日餘。”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诗:“涛声夜入 伍员 庙,柳色春藏 苏小 家。” 前蜀 韦庄 《河传》词:“何处。烟雨。 隋 堤春暮,柳色葱蘢。” 宋 黄庭坚 《呻吟斋睡起》诗:“兰牙依客土,柳色过邻墙。”

(2).指绿色。 五代 和凝 《天仙子》词:“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

使馆

外交使节在所驻国家的办公机关

终夜

通宵;彻夜。《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生平供忆想,终夜不成眠。”

田车

打猎用的车子。《诗·小雅·车攻》:“田车既好,四牡孔阜。” 朱熹 集传:“田车,田猎之车。”《周礼·考工记序》:“故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后汉书·马融传》:“屯田车於平原,播同徒於高冈。”

丘山

(1).山丘;山岳。《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 江 河 合水而为大。”《荀子·修身》:“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 唐 黄滔 《以不贪为宝赋》:“提携而日月耀手,跪拜而丘山属意。”

(2).指山林。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时年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 晋 陶潜 《归田园居》诗之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3).坟墓。《文选·张载<七哀>》:“昔为万乘君,今为丘山土。” 李善 注:“《方言》曰:冢大者为丘。”

(4).比喻重、大或多。《汉书·王莽传上》:“及至 青戎 摽末之功,一言之劳,然犹皆蒙丘山之赏。”此言重赏。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乃建丘山之功,享不訾之誉。”此言大功。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常平之粟,累经振发,所存无几矣,而饥寒之民所在皆是,人得升合,官费丘山。”此言费用之多。

朝寄

朝廷的委托。《晋书·谢安传》:“ 安 虽受朝寄,然 东山 之志始末不渝,每形於言色。” 南朝 陈 徐陵 《在吏部尚书答诸求官人书》:“但既忝衡流,应须粉墨,庶其允当,无负朝寄耳。”《隋书·史祥传》:“帝尝赐 祥 诗曰:‘ 伯煚 朝寄重, 夏侯 亲遇深。’”

毫发

毛发,比喻些许(多用于否定式)

无毫发爽。——《聊斋志异·促织》

毫发不爽

经心

(1) 留意;留心

毫不经心

(2) 烦心;劳心

尘务经心

道家

先秦时期的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

人事

(1) 指人世间的事

人事沧桑

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人事调动

(3) 人情事理

不懂人事

(4) 人的意识的对象

不省人事

(5) 人力能做到的事

尽人事

(6) 馈赠的礼物

送人事

子陵台

东汉 严子陵 隐居钓鱼处。在 浙江 桐庐县 南 富春山 腰间,有东西两台,各高百余米。东称 严子陵钓台 ,西是 宋 末 谢翱 哭 文天祥 处。 南朝 梁 顾野王 《舆地志》:“ 桐庐县 南,有 严子陵 渔钓处。今山边有石,上平,可坐十人,临水,名为 严陵钓坛 也。” 唐 谭用之 《寄王侍御》诗:“鸟尽弓藏良可哀,谁知归钓 子陵臺 。” 宋 王自中 《酹江月·题钓台》词:“扁舟夜泛,向 子陵臺 下,偃帆收櫓,水阔风摇舟不定。”参见“ 富春山 ”。

无涯

无尽;无限

灾祸无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