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原文

荐福老怀真巧便,净慈两本更尖新。
凭师为作铁门限,准备人间请话人。

诗词问答

问: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名句大全

苏轼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书法欣赏

苏轼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荐福

祭神以求福。《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 朝恩 有赐墅,观沼胜爽,表为佛祠,为 章敬太后 荐福,即后謚以名祠,许之。”《明史·宦官传一·侯显》:“五年二月建普度大斋於 灵谷寺 ,为 高帝 、 高后 荐福。”

老怀

老年人的心怀。 宋 杨万里 《和萧伯和韵》:“桃李何忙开又零,老怀易感扫还生。” 明 阮大鋮 《燕子笺·授画》:“骨肉团聚,聊慰老怀。” 叶圣陶 《穷愁》:“况吾母饮食弗周,度其老怀必有深痛至戚,惟以爱我弥甚,故不我告。”

巧便

灵便;灵巧。《荀子·王霸》:“百工忠信而不楛,则器用巧便而财不匱矣。”《后汉书·皇甫规传》:“土地山谷,臣所晓习;兵势巧便,臣已更之。” 曾慥 《类说》卷十六引 宋 无名氏《倦游杂录·藏擫诗》:“ 夏侯公 《咏杂手伎藏擫诗》曰:‘舞紼抛珠復吐丸,遮藏巧便百千般。’”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 赵过 创代田法,又创新田器,耕耘下种都有巧便处。”

尖新

新颖别致

《盼望》那首诗,语言非常美,而且精简正确,意象也很尖新

为作

(1).造作;做作。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豕俛仰嚘咿,为作容声,司原愈益珍之。” 唐 柳宗元 《辩<列子>》:“其文辞类《庄子》,而尤质厚,少为作。” 元 无名氏 《替杀妻》第三折:“那婆娘打扮来便似女猱,全不似好人家苗条,上坟处説不尽乔为作。”

(2).犹作为;行为。 唐 李翱 《去佛斋论》:“使佛生於中国,则其为作也必异於是。”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风俗习惯道德宗教趣味好尚言语暨其他为作,俱欲去上下贤不肖之间,以大归乎无差别。”

铁门限

(1).用铁皮包裹着的门坎。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智永禪师 ﹞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鐡门限。”后用为来访请益者多之典。 宋 苏轼 《赠常州报恩长老》诗之二:“凭师为作铁门限,準备人间请话人。”

(2). 唐 王梵志 《世无百年人》诗:“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原谓打铁作门限,以求坚固,后即用“铁门限”比喻人们为自己作长久打算。 宋 范成大 《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诗:“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箇土馒头。” 元 郑光祖 《塞鸿秋》曲:“ 金谷园 那得三生富,铁门限枉作千年妬。”

(3).比喻生活经历对人的影响和局限。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身之所歷,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即极写大景,如‘阴晴众壑殊’,‘乾坤日夜浮’,亦必不踰此限。”

准备

(1) 事先计划、筹备

准备讲演稿

(2) 预备;设想

他准备明天出发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