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

作者:王士祯 朝代:清代

招魂原文

八桂荒云外,三湘落照中。

空城尽豺虎,战士几沙虫。

生死无消息,传闻有异同。

招魂关塞黑,杳杳暗青枫。

诗词问答

问:招魂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问:招魂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招魂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王士祯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祯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八

参考注释

八桂

(1).八株桂树。《山海经·海内南经》:“桂林八树,在 番隅 东。” 郭璞 注:“八树而成林,言其大也。 番隅 ,今 番隅县 。”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

(2). 广西 的代称。 南朝 梁 沉约 《齐司空柳世隆行状》:“临 姑苏 而想 八桂 ,登 衡山 而望 九疑 。” 唐 韩愈 《送桂州严大夫》诗:“苍苍森 八桂 ,兹地在 湘 南。” 明 杨基 《忆弟》诗:“ 青州 信息稀, 八桂 音书絶。”

云外

(1).指高空。 隋 李播 《天象赋》:“动则飞跃於云外,止则盘縈於 汉 沂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龙鳞般云外飘,鹅毛般江上剪,蝶翅般风中旋。” 清 郑燮 《瑞鹤仙·官宦家》词:“笙歌云外迥。正烛烂星明,花深夜永。”

(2).高山之上。亦指世外。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诗:“遐想云外寺,峯峦渺相望。” 宋 吴文英 《齐天乐》词:“流红江上去远,翠尊曾共醉,云外别墅。” 元 虞集 《送先陇二邻僧还吴》诗之二:“云外催归锡,松间觅旧题。”

(3).比喻仙境。 宋 吴文英 《浣溪沙·春情》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宋 家铉翁 《念奴娇·中秋纪梦》词:“縹緲琼宫,溟茫朱户,不与尘寰隔。翩然鹤下,时传云外消息。”

三湘

(1). 湖南 湘乡 、 湘潭 、 湘阴 (或 湘源 ),合称 三湘 。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 三湘 ,多泛指 湘江 流域及 洞庭湖 地区。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昔放 三湘 去,今还万死餘。” 清 吴伟业 《送圣符弟之任蕲水丞》诗之四:“廿载流移復, 三湘 转运长。”

(2).指 沅湘 、 潇湘 、 资湘 。 晋 陶潜 《赠长沙公族祖》诗:“遥遥三 湘 ,滔滔九江。” 陶澍 集注:“ 湘水 发源会 瀟水 ,谓之 瀟湘 ;及至 洞庭 陵子口 ,会 资江 谓之 资湘 ;又北与 沅水 会於湖中,谓之 沅湘 。” 明 徐桢卿 《送盛斯徵赴长沙》诗:“蛮中瘴远三 湘 水,江畔春逢十月花。”

(3).指 湖南 。 陈毅 《岳麓山顶眺望》诗:“ 岳麓山 头任我行, 三湘 眼底絶风神。”

落照

夕阳的馀晖。 南朝 梁简文帝 《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密房寒日晚,落照度窗边。” 唐 姚合 《霁后登楼》诗:“为有登临兴,独吟落照中。” 清 周亮工 《杭州城上有怀》诗:“五更梦断寒云外,千里书来落照边。” 郁达夫 《重游犬山城》诗:“ 白帝城 头落照鲜,清游难忘四年前。”

空城

荒凉的城市。《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归空城兮狗不吠,鷄不鸣。” 南朝 宋 颜延之 《还至梁城作》诗:“故国多乔木,空城凝寒云。” 唐 李嘉祐 《送从弟归河朔》诗:“空城流水在,荒泽旧村稀。” 宋 姜夔 《扬州慢》词:“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豺虎

(1).豺与虎。泛指猛兽。《诗·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晋 张载 《七哀诗》:“季世丧乱起,贼盗如豺虎。” 明 李东阳 《风雨叹》诗:“山豗谷汹豺虎嘷,万木尽拔乘波涛。” 清 陈鹏年 《新春杂感次韵和中山》:“蛟螭蟠地轴、豺虎踞天关。”

(2).喻凶狠 * 的寇盗、异族入侵者。 汉 王粲 《七哀诗》:“ 西京 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唐 杜甫 《久客》诗:“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国猷》:“当时 燕 蓟 沦于 契丹 不能取,是中国与豺虎杂此土以处也。” 清 徐昂发 《铁岭关》诗:“缅昔豺虎鬭,百战争要害。” 邓中夏 《过洞庭》诗:“问今为何世?豺虎满道路。”

战士

(1) 士兵

新入伍的战士

战士还者。——《资治通鉴》

(2) 又

江夏战士

(3) 泛指从事某种正义事业的人

白衣战士

沙虫

(1) 任何种居住在沙土内的多毛虫

(2) 蛤虫

(3) 拖拉虫

(4) 筑造管道比沙工虫还小的一种帚毛虫属(Sabellaria)的蠕虫

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传闻

(1) 听到流传

传闻说你将同她结婚

(2) 通过多人才了解

(3) 辗转流传的消息

传闻多失

异同

(1) 相同和不同之处

分别异同

(2) 异议

(3) 不一样,不一致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招魂

迷信的人指招回死者的灵魂,比喻给死亡的事物复活造声势

关塞

(1).边关;边塞。《墨子·号令》:“数使人行劳赐守边城关塞、备蛮夷之劳苦者。”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一:“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一个世情懂得很透的老人,在关塞一带住过很久,知道 汉 人的生活和感情,更懂得 匈奴 百姓的生活和感情。”

(2).指 函谷关 和 桃林塞 。《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 关 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迫於 董卓 ,远隔 关 塞 ,不知存否, 幽州 牧 刘虞 ,宗室贤儁,欲共立为主。” 胡三省 注:“ 关 塞 ,谓 函谷关 、 桃林塞 也。”

杳杳

(1).昏暗貌。《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阴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长夜,患吾心兮若焦。”

(2).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兴祖 补注:“杳杳,远貌。” 唐 柳宗元 《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若后之变者,则万年浩荡,杳杳无涯,不可以耳目之私测之矣。”

(3).犹渺茫。 唐 许浑 《韶州驿楼宴罢》诗:“簷外千帆背夕阳,归心杳杳鬢苍苍。” 元 李裕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美人何杳杳,良夜独漫漫。”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我现在正在整理《小约翰》的译稿,至快须下月初头才完,倘一间断,就难免因此放下,再开手就杳杳无期了。”

(4).犹隐约,依稀。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其曲楚楚动人,杳杳在耳。” 宋 苏轼 《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 ,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天雨花》第一回:“珮声杳杳人何处,日色衔山我也行。”

青枫

(1).苍翠的枫树。 唐 杜甫 《寄韩谏议注》诗:“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宋 辛弃疾 《沁园春·有美人兮》词:“觉来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枫下有溪。” 清 陈维崧 《念奴娇·送子万弟之睢阳》词:“白板船开,青枫树老,极目徒悲切。”

(2).见“ 青枫浦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