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四

作者:王冕 朝代:元代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四原文

荆轲上秦殿,郦生下齐城。
斯须属鼎锯,何如卫叔卿?脱身傲万乘,泰华鸿毛轻。
所谓达道人,贵在机决明。

诗词问答

问: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四的作者是谁?答:王冕
问: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四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四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王冕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冕名句大全

王冕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四书法欣赏

王冕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四书法作品欣赏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四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荆轲

(?—前 227年) 中国战国末年刺客。卫国人。好读书击剑,结交名人。至燕国后,由田光介绍,被燕国太子丹拜为上卿。当时,秦军来灭亡韩国,赵国兵临燕国南境,燕太子丹十分恐惧,决定派他去秦国,以进献燕国督亢(今河北涿县、定兴、新城、固安一带)地图和秦逃将樊于期人头晋见秦王赢政。秦王命令在咸阳举行隆重接见仪式。献图时,图穷而匕首见,他行刺秦王不中,被当场杀死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着另一个人,想要同他一起去。)——《战国策·燕策》

至丹以 荆卿为计。(丹,指燕太子丹。荆卿为计,指太子丹密遣剑侠荆轲入秦,以献燕国地图为名,谋刺秦王一事。后因谋剌失败,荆轲被杀。)—— 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郦生

指 郦食其 。《文选·班彪<王命论>》:“﹝ 汉高祖 ﹞当食吐哺,纳 子房 之策,拔足挥洗,揖 酈生 之説。” 李善 注:“《汉书》曰: 酈食其 求见, 沛公 方踞牀,使两女子洗足, 酈生 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 秦 ,不宜踞见长者。’ 沛公 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食其 説 沛公 袭 陈留 。”

下齐

下衣的底边。《礼记·深衣》:“下齐如权衡以应平。” 陈澔 集说:“下齐,裳末缉处也。”

古代称合金中锡的含量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为“下齐”。古代合金多以锡与铜或铁相合。《周礼·考工记·辀人》:“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 郑玄 注:“多锡为下齐……少锡为上齐。” 孙诒让 正义:“锡多则金不纯,故为下齐。”

斯须

一会儿的功夫,片刻

斯须就毙

且停斯须

鼎锯

见“ 鼎鑊刀锯 ”。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脱身

抽身摆脱

脱身独骑。——《史记·项羽本纪》

脱身独去。

脱身以逃。——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他正忙着,一时不能脱身

万乘

(1) 车辆

(2) 指天子。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故称天子为“万乘”

使敌万乘。——《韩非子·五蠹》

致万乘之势。——汉· 贾谊《过秦论》

泰华

(1). 泰山 与 华山 的并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夏桀 之居,左 河 济 ,右 泰 华 , 伊闕 在其南, 羊肠 在其北,修政不仁, 汤 放之。” 宋 辛弃疾 《临江仙·戏为山园苍壁解嘲》词:“有心雄 泰 华 ,无意巧玲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斯真 泰 华 两峯,同标峻絶矣。”

(2).即 华山 。 明 杨基 《送魏万之安西》诗:“云散岳莲开 泰 华 ,月寒郊树隐 新丰 。”

鸿毛

鸿雁的毛,比喻极轻

所谓

(1) 所说的

它就是几十年人们绞尽脑汁找寻的所谓“死光”。——《奇特的激光》

(2) 某人所说的,包含不承认的意思

现代资产阶级所谓民主、自由已经成为对这些尊贵字眼的讽刺。

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一件小事》

达道

(1).公认的准则。《礼记·中庸》:“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唐 柳宗元 《祭穆质给事文》:“达道之行,实惟交友。” 宋 契嵩 《<坛经>赞》:“夫戒定慧者,三乘之达道也。” 朱自清 《论逼真与如画》:“那些‘难可与俗人论’的,恐怕到底不是天下之达道罢。”

(2).明白、彻悟道理。《淮南子·氾论训》:“达道之人,不苟得,不让福。”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夫逝者无反期,既朽无生理,远道之士,良所悲矣。”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三:“ 陶潜 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元 杨载 《赠胡汲古》诗:“先生唯达道,久矣乐山林。”

(3).实现理想或主张。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治世所贵乎位者三:一曰达道於天下,二曰达惠於民,三曰达德於身。” 宋 苏轼 《赐孙觉辞免恩命不允诏》:“卿三居諫省,皆以直闻,盖尝遇事以建言,志在行义以达道。” 元 阎复 《追封伯夷叔齐制》:“让爵以明长幼之序,諫伐以严君臣之分,可谓行义以达道,杀身以成仁者也。”

(4).犹得道。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三折:“可知道今世里令史每都挝钞,和这古庙里泥神也爱钱,怎能勾达道昇仙。”

(5).博通各种学问。《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王烈 者,字 彦芳 ” 裴松之 注引 李氏 《先贤行状》:“ 烈 通识达道,秉义不回。”

(6).犹沟通。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三:“又谓古人祭用香烛,所以达道阴阳,以接神明。”

决明

植物名。豆科。一年生草本。偶数羽状复叶。夏秋开花,花黄色。荚呈长角状,略有四棱。原产热带 美洲 ,我国各地皆有栽培。嫩苗、嫩果可食。种子称决明子,代茶或供药用,有清肝明目之功效。 唐 杜甫 《秋雨叹》诗之一:“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决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