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菊原文

今年秋暖菊花迟,破萼重阳才数枝。

乍尔挂瓶酣放候,依然行幄未踰时。

底须节物寻陈迹,且喜风华引远思。

独笑柴桑更无酒,影形索莫绕东篱。

诗词问答

问:菊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菊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菊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二十

参考注释

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菊花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由于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种,颜色、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有的品种可入药

破萼

犹破蕾。 宋 梅尧臣 《岁日旅泊家人相与为寿》诗:“岸梅欲破萼,野水微生澜。” 宋 欧阳修 《雪》诗:“新阳力微初破萼,客阴用壮犹相薄。”

重阳

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旧时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现又定为老人节。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 * 《采桑子·重阳》

才数

才略本领。《三国志·魏志·钟会传》:“﹝ 会 ﹞及壮,有才数技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陆绩 ﹞幼有儁朗才数,博学多通。” 明 李东阳 《寿工部尚书曾公七十诗序》:“天下之士,固未敢汎论。以予观之,同游於京庠者若干人,同出於湖藩者若干人,其间持才数,夸声誉,善始而不令终者亦多矣。”

酣放

纵恣狂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晋文王 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於王者。唯 阮籍 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 唐 皇甫湜 《韩文公墓志铭》:“及其酣放,毫曲快字,凌纸怪发,鲸鏗春丽,惊耀天下。” 清 屈绍隆 《赠朱士稚》诗:“无怀千载忧,酣放聊沉冥。”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行幄

古代帝王外出时的临时营帐。 宋 范镇 《大报天赋》:“行幄默而下垂,乐宫屼其高张。” 明 李东阳 《诗礼堂铭》:“尝闻故 衍圣公 宏泰 言, 金章宗 謁庙时为行幄以驻蹕。”《清史稿·圣祖纪二》:“丁亥,上御行幄, 土谢图汗 、 哲卜尊丹巴 入覲,俯伏请罪。”

底须

何须;何必。 元 许有壬 《摸鱼子·和明初韵》词:“倾緑醑,底须按乐天池上《霓裳》谱!”《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 清 孙致弥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园居即事抒怀》诗:“遮莫文章供齿颊,底须愁病减腰围。”

节物

(1).作为;行事。《吕氏春秋·士容》:“今日君民而欲服海外,节物甚高而细利弗赖。” 高诱 注:“节物,事也。行事甚高,细小之利不恃赖之也。”

(2).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晋 陆机 《拟明月何皎皎》诗:“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宋 苏舜钦 《秋夕怀南中故人》诗:“向夕依阑念昔游,萧条节物更他州。” 清 吴伟业 《矾清湖》诗:“生还爱节物,高会逢茱萸。” 沉尹默 《五月五日》诗:“节物忺人角黍香,榴花到眼益清狂。”

(3).应节的物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旛、灯毬、竞渡、艾虎、云月之类。”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摘抄·史二》:“中城兵马司前食盒塞道,至不得行,余怪问之,曰:‘此中城各大家至兵马处送节物也。’”《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金满 正在家中喫利市饭,忽见老门子 陆有恩 来拜年,叫道:‘ 金阿叔 恭喜了!有利市酒,请我吃碗!’ 金令史 道:‘兄弟,总是节物,不好特地来请得。今日来得极妙,且喫三盃。’”

陈迹

过去的事迹;旧迹;过去的事情(物)

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清· 袁枚《祭妹文》

六朝陈迹

且喜

犹言可喜、幸喜。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员外,且喜且喜,小姐説今夜晚间约定在 玉清庵 中与你赴期,教我先将的鸳鸯被来了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装模样,见説做醮,便肯轻身出观来到我家。”《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且喜是月半天气,还辨得出影响来。” * 《和 * 同志七绝》之四:“抗战连年秋復秋,今秋且喜稻如油。”

风华

风采才华

风华绝代

远思

(1).从长远考虑。《汉书·文帝纪》:“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必望审察而远思之,务使合於 孔子 之道。”

(2).指深远的思虑。 明 高启 《晚晴远眺》诗:“ 楚 天无物不堪诗,登眺唯愁动远思。” 清 黄鷟来 《秋日寄淮阴》诗:“西风吹鸿雁,惻愴多远思。”

独笑

独自喜笑;自乐。《汉书·张敞传》:“ 敞 身被重劾,及使者至,妻子家室皆泣惶惧,而 敞 独笑曰:‘……此天子欲用我也。’”《北史·房彦谦传》:“﹝ 谦 ﹞尝从容独笑,顾谓其子 玄龄 曰:‘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於清白耳。’” 唐 李白 《九日》诗:“窥觴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清 王履亨 《自戏》诗:“睡起莞然成独笑,分明兴味少年郎。”

柴桑

(1).古县名。 西汉 置,因县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东汉 末, 诸葛亮 见 孙权 于此,共图抗 曹 。 晋 以后历为 浔阳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废。 晋 郭璞 《江赋》:“鼓洪涛於 赤岸 ,沦餘波乎 柴桑 。”

(2).借指 晋 陶潜 。因其故里在 柴桑 ,故称。 清 钱谦益 《吴封君七十序》:“指 娄水 为 潯阳 ,即家园为 庐 阜,饮 柴桑 之酒,一觴独进;鼓 少文 之琴,众山皆响。” 陈三立 《次韵黄知县苦雨》:“陆沉共有神州痛,休问 柴桑 漉酒巾。”

(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 潜 晚年隐居故里 柴桑 ,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清 赵翼 《哭亡儿耆瑞》诗之五:“葬留 嬴 博 空题墓,归到 柴桑 孰舁舆?”

无酒

(1).没有酒。《诗·小雅·鹿鸣》:“有酒湑我,无酒酤我。” 南朝 宋 谢灵运 《逸民赋》:“有酒则舞,无酒则醒。”

(2).没有喝醉。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二折:“[ 曹 末云]‘呀呀呀, 寿亭侯 是醉了也。 张文远 ,扶着 寿亭侯 还宅去。’[ 张辽 云]‘丞相, 寿亭侯 无酒也。’[ 曹 末云]‘您怎生知道?’”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二折:“我恰才本无酒,我听的那厮説我哥哥兄弟在 古城 ,我故意推醉。”

索莫

亦作“ 索漠 ”。亦作“ 索寞 ”。1.荒凉萧索貌。 唐 元稹 《醉行》诗:“秋风方索漠,霜貌足睽携。” 宋 陈亮 《朝中措》词:“索莫败荷翠减,萧疏晚蓼红添。” 元 耶律楚材 《和冲霄韵》之三:“天涯索寞正穷秋,衰草寒烟无尽头。”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昔日之繁华,真耶幻耶?今日之索寞,幻耶真耶?”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二:“除在山脚下有一些风景区之外,山上都显得非常索寞,既没有什么‘松柏一径’的大树,也没有什么‘粉墙丹柱’的灵宫。”

(2).寂寞无聊;失意消沉。 唐 贾岛 《即事》诗:“索漠对孤灯,阴云积几层。”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休向尊前情索莫,手举金罍,凭仗深深酌。”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白居易》:“﹝ 白居易 ﹞既復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序》:“骨肉凋零,老怀索漠,宿疴时作,精力益衰。”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我抱着梦幻而来,一遇实际,便被梦境放逐了,不过剩下些索漠。”

(3).冷落淡漠貌。 南朝 宋 鲍照 《行路难》诗之九:“今朝见我颜色衰,意中索寞与先异。” 唐 刘禹锡 《百舌吟》:“南方朱鸟一朝见,索漠无言蒿下飞。” 宋 欧阳修 《与韩献肃公书》:“ 仲仪 顽健如故,惟不能屡相见,交游索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一日,有贫叟来访,僕辈不为通。自候於门,乃得见。神意索漠,一茶后,别无寒温。”

(4).空乏穷尽貌。 宋 杨万里 《和王司法雨中惠诗》:“斋厨索寞如悬罄,慙媿酸寒遣一尊。”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周繇》:“﹝ 周繇 ﹞家贫,生理索寞,只苦篇韵,俯有思,仰有咏,深造閫域,时号为‘诗禪’。” 清 唐孙华 《秣陵太守行》:“官厨索寞賸韲盐,妓馆萧条斥歌舞。”

东篱

(1).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因以指种菊之处;菊圃。 唐 杨炯 《庭菊赋》:“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阳》词:“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明 冯惟敏 《南吕一枝花·送贾封君约庵来游上谷南还》套曲:“恰东篱劝插黄花,又南浦催斟緑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僕以君风流高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

(2).园圃名。 宋 陆游 《东篱记》:“ 放翁 告归之三年,闢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或十有三尺而缩。插竹为篱,如其地之数……名之曰‘东篱’。” 宋 陆游 《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言归 镜湖 上,日日醉 东篱 。”自注:“ 东篱 ,予小圃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