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八·殷盘庚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徙邢历六代,垫隘民居底。

弗可行政化,迁都为民耳。

乃胥动浮言,安土致然矣。

盘庚著三篇,实得诰谕体。

上示乃在位,中话民弗率。

下则既奠居,叮咛简相尔。

然予更有言,害不视亶父。

避狄迁于岐,民从者若市。

谁谓荼之苦,其甘亦如荠。

是知得民心,那费言佑启。

诗词问答

问:《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八·殷盘庚》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九

2. 叶

参考注释

六代

(1).指 黄帝 、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晋书·乐志上》:“ 周 始二《南》,《风》兼六代。昔 黄帝 作《云门》, 尧 作《咸池》, 舜 作《大韶》, 禹 作《大夏》, 殷 作《大濩》, 周 作《大武》,所谓因前王之礼,设俯仰之容,和顺积中,英华发外。”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因六代之乐,宫判始辨。” 章炳麟 《文学说例》:“虽然,六代之乐,今尽崩阤。”

(2).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 汉 。《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元年》:“然歷六代而考绩之法不著,关七圣而课试之文不垂。” 胡三省 注:“六代, 唐 、 虞 、 夏 、 商 、 周 、 汉 。”

(3).指 夏 、 殷 、 周 、 秦 、 汉 、 魏 。 三国 魏 曹冏 有《六代论》,论 夏 、 殷 、 周 、 秦 、 汉 、 魏 兴衰之由。文见《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论》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南齐书·高祖十二王传论》:“若夫六代之兴亡, 曹冏 论之当矣。”

(4).指 三国 吴 、 东晋 和 南朝 之 宋 、 齐 、 梁 、 陈 。 唐 李白 《留别金陵诸公》诗:“六代更霸王,遗跡见都城。” 宋 贺铸 《水调歌头·台城游》词:“南国本萧洒,六代浸豪奢。” 清 顾炎武 《赠邬处士继思》诗:“筇穿 北固 雪,艇迷 京口 烟。六代江山好,愁来恣搜讨。” 鲁迅 《无题》诗之一:“六代綺罗成旧梦, 石头城 上月如钩。”

垫隘

羸弱困苦。《左传·成公六年》:“ 郇 、 瑕氏 土薄水浅,其恶易覯。易覯 * 愁,民愁则垫隘,於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 杜预 注:“垫隘,羸困也。” 孔颖达 疏引《方言》:“地之下湿狭隘,犹人之羸瘦困苦。” 宋 司马光 《晋祠谢晴文》:“久雨不止,涉於积旬,污邪既瀦,平原将溢,田恐芜秽,民忧垫隘。”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七章:“人民辛苦垫隘,亟待拯援。”

民居

(1).百姓居住之所。《礼记·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管子·小匡》:“民居定矣,事已成矣。”《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今东郊被 宋 兵残破,民居未復。”

(2).民家,民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左右民居,识其将漏,预以木为曲洑,约障 * ,鱼鳖暴鳞不可胜载矣。”《新唐书·五行志一》:“ 开成 二年六月, 徐州 火,延烧民居三百餘家。”《明史·五行志一》:“ 番禺 、 南海 风雷大作,飞雹交下,坏民居万餘。”

可行

行得通;可以实行

只有最简单型的利用是可行的

政化

政治和教化。《孔子家语·相鲁》:“遂隳三都之城,强公室,弱私家,尊君卑臣,政化大行。” 宋 梅尧臣 《送祖择之秘丞知海州》诗:“去去作守长,政化尚可为。” 明 宋濂 《<汪右丞诗集>序》:“及其治定功成,海宇敉寧,公则出持节鉞镇安藩方,入坐庙堂,弼宣政化。”

迁都

迁移国都

浮言

(1).无根据的话。《书·盘庚上》:“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 唐 张九龄 《与李让侍御书》:“我有独见之明,物无浮言之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因 邵 寡,伪造浮言以相败辱。”

(2).浮华不实的言论。《后汉书·安帝纪》:“所对皆循尚浮言,无卓尔异闻。”

(3).空乏不切实际的语言。《红楼梦》第八九回:“两个人见了面,只得用浮言劝慰。”

(4).表面的应酬话。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八:“ 得贵 跟着 恒元 吃了多年残剩茶饭,半通不通的浮言客套倒也学得了几句。”

安土

(1).安居本土。《礼记·哀公问》:“不能安土,不能乐天。” 郑玄 注:“不能安土,动移失业也。”《汉书·食货志上》:“百姓安土,岁数丰穰。” 晋 潘岳 《西征赋》:“矧匹夫之安土,邈投身於 镐京 。犹犬马之恋主,窃託慕於闕庭。”

(2).使地方安定。《史记·秦始皇本纪》:“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於海内。”

(3).安乐的地方。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违危邦而窘惊,访安土而移即。” 明 李寅 《恒雨叹》诗:“横索官符岁岁来,东南未可称安土。”

诰谕

告示。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赴难”和“逃难”》:“用诰谕,用刀枪,用书报,用煅炼,用逮捕,用拷问,直到去年请愿之徒,死的都是‘自行失足落水’,连追悼会也不开的时候为止,这才显出了新教育的效果。”

在位

原指居于君主的地位或官吏任职做官,现也指当政

老厂长在位时

仁人在位。——《孟子·梁惠王上》

不复在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责我在位已久。——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奠居

安居;定居。 宋 李纲 《靖康传信录》卷一:“於是 金 人始惧,游骑不敢旁出,而自京师城以南,民始获奠居矣。”《明史·杨瑄传》:“修捍海塘,筑 海盐 堤岸二千三百丈,民得奠居。” 翦伯赞 《内蒙访古·游牧民族的摇篮》:“从这些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看来,奠居在 锦州 和 大同 一带的契丹人也是一个具有相当高度文化艺术的民族。”

叮咛

叮嘱,告诫

乃叮咛而去。——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有言

(1).有名言,有善言。《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杨伯峻 注:“有言,意为有善言。”

(2).泛指有话。如:有言在先。

亶父

亦作“ 亶甫 ”。即 古公亶父 。 周文王 的祖父, 周武王 追尊为太王。《诗·大雅·緜》:“ 古公亶父 ,来朝走马,率西水滸,至于 岐 下。”《陈书·高祖纪上》:“是以 殷 嘉 亶甫 ,继 后稷 之官; 尧 命 羲和 ,纂 重黎 之位。” 黄齐生 《沁园春·和亚子》词:“安排定,看居 邠 亶父 ,走马来朝。”

从者

(1).随从人员。《论语·卫灵公》:“﹝ 孔子 ﹞在 陈 絶粮,从者病,莫能兴。”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宋 吕祖谦 《卧游录》:“﹝ 许询 ﹞使问君之从者。”

(2).指仆从。《史记·刺客列传》:“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

主张合纵的人。《战国策·秦策一》:“一举而 三晋 亡,从者败。” 鲍彪 注:“合从者。”《史记·张仪列传》:“且夫从者聚羣弱而攻至彊,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数举兵,危亡之术也。”

得民

谓得民心。《易·屯》:“以贵 * ,大得民也。” 孔颖达 疏:“屯难之世,民思其主之时,既能以贵 * ,所以大得民心也。”《国语·周语中》:“辠不由 晋 , 晋 得其民。” 韦昭 注:“得民,得民心也。”

费言

多馀的话。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品艳》:“凝其外,慧其中,沉默无费言,对之如不解事。”

佑启

佑助启发。《孟子·滕文公下》:“《书》曰:‘丕显哉, 文王 謨!丕承者, 武王 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今本《书·君牙》作“启佑”。 明 颜志邦 《<颜氏家训>序》:“我黄门祖(指 颜之推 )恭立厥训,佑启后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