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寺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上方寺原文

云罩威纡石路盘,上方始到惬清欢。

一龛古佛钟鱼寂,半榻天风衣袂寒。

奇句不期当境得,好山常似逆人看。

苾刍六度知初品,道左殷勤冀悉檀。

诗词问答

问:上方寺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上方寺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上方寺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二

2. 梵典施舍云悉檀般若六度中为第一品也

参考注释

威纡

绵延曲折貌。《文选·谢朓<郡内登望>诗》:“威紆距遥甸,巉嵒带远天。” 李善 注:“威紆,威夷紆餘,流长之貌也。” 隋 江总 《入摄山栖霞寺》诗:“行行备履歷,步步怜威紆。” 北周 王褒 《长安有狭斜行》:“威紆狭邪道,车骑动相喧。” 唐 王勃 《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閭阎四会,亭障威紆。”

方始

方才;才

方始动笔

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三国演义》

清欢

清雅恬适之乐。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少延清欢》:“ 陶渊明 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延清欢数日。’” 宋 邵雍 《名利吟》:“稍近美誉无多取,纔近清欢与賸求。美誉既多须有患,清欢虽賸且无忧。”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一:“今夕亦何幸,重復接清欢。”

古佛

(1).历史年代久远的佛像。 宋 朱熹 《题九日山石佛院乱峰轩》诗之一:“因依古佛居,结屋寒林杪。” 清 袁枚 《普陀寺》诗:“古佛坐无言,流泉代作语。”

(2).佛教语。指过去的佛。《五灯会元·<七佛>序》:“古佛应世,緜歷无穷,不可以周知而悉数也。”

钟鱼

寺院撞钟之木。因制成鲸鱼形,故称。亦借指钟、钟声。 宋 黄庭坚 《阻风入长芦寺》诗:“金碧动江水,钟鱼到客船。” 金 宗道 《宝嵓僧舍》诗:“寂寂钟鱼柏满轩,午风轻颺煮茶烟。”参见“ 鐘鱼 ”。

形同鲸鱼的撞钟的大木。语本《文选·班固〈东都赋〉》“於是发鲸鱼,鏗华鐘” 李善 注引 三国 吴 薛综 《西京赋》注:“海中有大鱼名鲸,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鱼。鲸鱼击蒲牢,蒲牢輒大鸣呼。凡鐘欲令其声大者,故作蒲牢於其上,撞鐘者名为鲸鱼。” 宋 陆游 《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诗》之一:“粥后鐘鱼未动时,夜灯仍对碧琉璃。” 清 孙枝蔚 《赠李湘北学士》诗:“狮象力最雄,鐘鱼声不迫。”

天风

风。风行天空,故称。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旂。”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春》:“好趁天风,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时古调》九:“天风吹,海浪流。满怀悲愤事,聊以寄箜篌。”

衣袂

(1).衣袖。《周礼·春官·司服》“齐服有玄端素端” 汉 郑玄 注:“士之衣袂,皆二尺二寸。”

(2).借指衣衫。 宋 刘过 《贺新郎》词:“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你是为人须为彻,将衣袂不藉。”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八:“一个穿着水白衣袂的人影,模糊地在东边的葡萄架底下一闪,便又不见了。”

不期

(1)

(2)

没有约定

不期而遇

(3)

不料;想不到

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西游记》

当境

本境。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二折楔子:“恭请……本山土地,当境城隍,空虚典祀,社庙威灵,闻今关召,速至坛庭。”

逆人

(1).违背人民。《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君其祗顺大礼,饗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 汉 刘艾 《献帝传》:“臣等闻圣帝不违时,明主不逆人。”

(2).悖理之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怀邪伪以偷荣,豫利己而忘生者,逆人也。”

(3).叛逆之人。 唐 赵璘 《因话录·宫》:“使 阿布思 真逆人也,其妻亦同刑人,不合近至尊之座。”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朱泚 ﹞败,上亲点逆人簿。”

苾刍

亦作“ 苾蒭 ”。即比丘。本西域草名,梵语以喻出家的佛弟子。为受具足戒者之通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诃补罗国》:“大者谓苾芻,小者称沙弥。” 唐 白居易 《东都十律大德长圣善寺钵塔院主智如和尚茶毗幢记》:“前后讲毗尼三十会,度苾蒭百千人。”《西游记》第十三回:“﹝ 三藏 ﹞又念一卷《孔雀经》,及谈苾蒭洗业的故事。” 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时 阿难陀 与诸苾蒭在竹林园,有一苾芻而説颂曰:‘若人寿百岁不见白水鹤,不如一日生得见白水鹤。’”

六度

(1).谓天、地、春、夏、秋、冬乃万物之制度。《淮南子·时则训》:“制度,阴阳大制有六度:天为绳,地为準,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绳者,所以绳万物也;準者,所以準万物也;规者,所以员万物也;衡者,所以平万物也;矩者,所以方万物也;权者,所以权万物也。”

(2).佛教语。又译为“六到彼岸”。“度”是梵文pāramitā(波罗蜜多)的意译。指使人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槃(寂灭)之彼岸的六种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精虑(禅定)、智慧(般若)。 南朝 梁 王屮 《头陁寺碑文》:“彼岸者,引之於有,则高谢四流,推之於无,则俯弘六度。” 唐 姚合 《赠王山人》诗:“既能施六度,了悟达双林。” 清 钱谦益 《陆孟凫墓志铭》:“方外之友 石林源 公合掌太息曰:君儒者也,于吾师之六度有合焉。”

道左

(1).路的左边。《孔丛子·问军礼》:“主车止於中门之外,外门之内,庙主居於道左,社主居於道右,其所经名山大川,皆祭告焉。”

(2).道路旁边。《诗·唐风·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毛 传:“兴也。道左之阳,人所宜休息也。” 郑玄 笺:“道左,道东也。日之热,恒在日中之后,道东之杜,人所宜休息也。今人不休息者,以其特生阴寡也。” 马瑞辰 通释:“下章‘道周’,《韩诗》作道右,则左右随所见言之,不以道左之阳取兴。”《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太平广记》卷三 * 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于凝》:“﹝ 于凝 ﹞遥见道左嘉木美荫,因就焉。” 清 钮琇 《觚賸·雪遘》:“将度 梅岭 , 吴公子 已迎候道左,执礼甚恭。”

殷勤

(1) 情意深厚

鞠养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热情周到

殷勤的服务员

(3) 勤奋

殷勤小心

(4) 礼物

日后致殷勤

悉檀

(1).见“ 悉曇 ”。

(2).普遍施舍。《翻译名义集·众善行法》:“ 南岳 师以悉檀例大涅槃, 华 梵 兼称,悉是 华 言,檀是 梵 语;悉之言徧,檀翻为施。佛以四法徧施众生,故名悉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