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文定公挽词

作者:楼钥 朝代:宋代

丘文定公挽词原文

处事拘挛外,鉏奸谈笑中。
几年亡主将,全蜀赖明公。
畏爱盾衰日,清和夷惠风。
屡书终不尽,诗意亦何穷。

诗词问答

问:丘文定公挽词的作者是谁?答:楼钥
问:丘文定公挽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楼钥的名句有哪些?答:楼钥名句大全

楼钥丘文定公挽词书法欣赏

楼钥丘文定公挽词书法作品欣赏
丘文定公挽词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处事

(1).办事。《左传·文公十八年》:“先君 周公 制 周 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国语·鲁语下》:“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房武 ﹞歷十二官,处事无纤毫过差。” 沙汀 《淘金记》四:“一个人信用要紧,我们又是才到社会上来处事的。”

(2).六书之一。即指事。《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孙诒让 正义引 许慎 《<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参见“ 指事 ”。

拘挛

(1) 肌肉收缩,不能自如伸展

(2) 拘束;拘泥

拘挛古法

谈笑

说笑;又说又笑

谈笑有鸿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谈笑间。——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亡主

亡国之君。《管子·枢言》:“王主积于民,霸主积于将战士,衰主积于贵人,亡主积于妇女珠玉。”《吕氏春秋·论人》:“昔上世之亡主,以罪为在人,故日杀僇而不止,以至於亡而不悟。”

明公

旧时对有名位者的尊称。《东观汉记·邓禹传》:“明公虽建蕃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 唐 元稹 《酬李十六》诗:“明公将有问,林下是灵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得明公提携,万千之幸!”

畏爱

敬佩爱戴。语出《礼记·曲礼上》:“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东观汉记·秦彭传》:“春秋饗射,升降揖让,务礼示民,吏民畏爱,不敢欺也。”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之二:“其所以服人心,在行事适机宜,而风采可畏爱故也。” 宋 欧阳修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诗:“其间 苏 与 梅 ,二子可畏爱。”

威严和仁爱。 唐 白居易 《御功臣之术》:“恩荣并加,畏爱相济。” 宋 范仲淹 《奏乞陕西主帅带押蕃部使》:“今来 环州 种世衡 、 原州 蒋偕 ,抚驭蕃部,最有畏爱,缓急可以呼集使唤,欲乞朝廷先授此二人兼管辖蕃部使。”

清和

清静和平。《隶续·汉司空掾陈寔残碑》:“ 陈寔 仲躬 者,含圣喆之清龢。”参见“ 清和 ”。

(1).天气清明和暖。 三国 魏 曹丕 《槐赋》:“天清和而湿润,气恬淡以安治。” 前蜀 韦庄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 剑门 西。” 宋 潘元质 《丑奴儿慢》词:“愁春未醒,还是清和天气。” 李大钊 《青春》:“远从 瀛岛 ,反顾祖邦,肃杀鬱塞之象,一变而为清和明媚之象矣。”

(2).清静和平。形容升平气象。 汉 贾谊 《新书·数宁》:“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咸理,则万生遂茂。”《梁书·止足传·陶季直》:“﹝ 陶季直 ﹞出为冠军司马, 东莞 太守,在郡号为清和。”

(3).清静和平。形容人的性情。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君膺皇灵之清和,受明哲之上姿。”《世说新语·言语》“ 荀中郎 在 京口 ” 刘孝标 注引《晋阳秋》“ 荀羡 字 令则 , 潁川 人,光禄大夫 崧 之子也,清和有识裁。”《南史·梁纪上·武帝上》:“皇考外甚清和,而内怀英气。”

(4).(声音)清越和谐。《文选·扬雄<剧秦美新>》:“镜纯粹之至精,聆清和之正声。” 李周翰 注:“聆,听也,言天下謌謡清和之正声。” 汉 王逸 《九思·伤时》:“声噭誂兮清和,音晏衍兮要媱。”《文选·嵇康<琴赋>》:“清和条昶,案衍陆离。” 张铣 注:“言琴声清和有调。”《初学记》卷三十引 晋 傅玄 《蝉赋》:“声嚖嚖以清和兮,遥自託乎兰林。”

(5).(诗文)清新和顺。 宋 苏轼 《<邵茂诚诗集>叙》:“余读之,弥月不厌,其文清和妙丽,如 晋 宋 间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 海刚峯 严厉孤介,而诗却清和。” 清 姚鼐 《<恬庵遗稿>序》:“观察出其文,读之清和恬雅,有越俗之韵。”

(6).农历四月的俗称。 明 卢象升 《与蒋泽垒先生书》之四:“家大人于清和闰月初二日抵 白登 公署。”一说指农历二月。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 张平子 《归田赋》:‘仲春令月,时和气清。’盖指二月也。 小谢 诗因之,故曰:‘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今人删去‘犹’字,而竟以四月为‘清和’。”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清和月》:“二月为清和。 张平子 《归田赋》:‘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谢灵运 诗:‘首夏犹清和。’今以四月当之。”

夷惠

伯夷 、 柳下惠 的并称。古代廉正之士。 汉 扬雄 《法言·渊骞》:“‘其为人也奈何?’曰:‘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 夷 惠 之徒与?’曰:‘不 夷 不 惠 ,可否之间也。’” 汉 班固 《幽通赋》:“三仁殊於一致兮, 夷 惠 舛而齐声。”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故轮盖所游,必非 夷 惠 之室;苞苴所入,实行 张 霍 之家。”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还初超然,庶几 夷 惠 !”

不尽

(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诗意

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富有诗意

亦何

何其;多么。 晋 葛洪 《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闕之徒,知其所云为哉!” 唐 杜甫 《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赵子固孟坚》:“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