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明陵成遂因临视用乙巳诗韵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前王閟寝自成古,后世葺陵原赖今。

本有十三丘壑列,不无颓废岁年深。

乙之春命重修饰,丙至冬成此视临。

榱桷焕然已盈目,凭依复矣为惊心。

可知世主违天眷,乃致苍生叹陆沈。

搆筑教抡虞部吏,庸赁那惜地官金。

斯来庆落慨兴废,言返回看远壑林。

一再留吟匪誇藻,难谌畏志励恒谌。

诗词问答

问:《修明陵成遂因临视用乙巳诗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排律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

2. 去声

参考注释

前王

(1).已故帝王;先王。《诗·周颂·烈文》:“於乎前王不忘。” 毛 传:“前王, 武王 也。”《楚辞·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朱熹 集注:“欲其有以躡先王之遗跡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昔前王未薨之时尝晨昧不安。”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褒崇庸德,前王之令典。” 唐玄宗 《平胡》诗:“武功今已立,文德愧前王。”

(2).古代举行仪式时在前面引导帝王。《周礼·秋官·大司寇》:“及纳亨,前王,祭之日,亦如之。” 贾公彦 疏:“前王谓步行在王前,为道引也。”

閟寝

閟宫。《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九·陈太庙舞辞》:“縵乐简简,閟寝翼翼。” 清 黄景仁 《夜登小孤山和壁间韵》:“閟寝神宫最上头,客来孤歗海关秋。”

后世

(1) 所有相继的世代

后世之谬其传。——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后世之君。——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

旷后世而不闻。

后世且行之。——清· 刘开《问说》

为了后世的利益

(3) 后代

后世子孙

陵原

(1).丘陵和平原。

(2).陵寝。 明 张居正 《孝恪皇太后迁袝挽歌》之五:“千秋霜露候,冠佩肃陵原。” 清 徐世溥 《汉宫春晓赋》:“被陵原以殊姿兮,草木寤而怀新。”

丘壑

(1).山陵和溪谷。 宋 王安石 《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

(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 江 来, 庐山 访丘壑。”

(3).乡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得归丘壑以养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你既无婚,我亦未娶。即图同居丘壑,以结姻盟。”

(4).谓隐逸。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金 王若虚 《茅先生道院记》:“予世之散人也,才能无取于人,而功名不切于己,虽寄跡市朝,而丘壑之念未尝一日忘。” 清 方文 《访林青仲兄弟》诗之二:“丘壑本繇性,渔樵岂为名。”

(5).喻困境。 宋 范仲淹 《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伏望圣慈,特霑一命……使其幼孤,不堕丘壑,亦天地之造也。”

(6).喻深远的意境。 宋 黄庭坚 《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世祖御笔》:“上以武功定天下,万几之餘,游艺翰墨,时以奎藻颁赐部院大臣,而胸中丘壑又有 荆 、 关 、 倪 、 黄 辈所不到者。”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而观其或亭或臺,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

不无

犹言有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第古风既乏温淳,律体微乖整栗,故令评者不无轩輊。” 李希凡 、 蓝翎 《关于<红楼简论>及其他》:“作为在富贵荣华中生长起来的 曹公子 ,在‘贫穷难耐凄凉’的生活中,对‘当年笏满床’的盛世是不无惋惜怀念的。”

颓废

颓毁荒废

颓废情绪

颓废派

岁年

(1).年月;时光。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旅游 京 洛 ,颇积岁年。”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和策》:“臣观西戎蓄祸,积有岁年。” 明 高启 《松隐居为戴叔能赋》诗:“山中相依岁年久,羡君独结苍髯叟。”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三章:“且移无用之岁年为有用之岁年,移空费之脑力为实益之脑力。”

(2).一年。指短时间。 清 恽敬 《与汤敦甫书》:“春间得復书,儒者之气盎然楮墨,及读其辞,益知先生之所养,非岁年所能至也。”

重修

(1)

(2) 再度修整或修建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重修庙宇,再造金身

(3) 再次增删修改

重修《本草》

视临

亲往哭吊。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团圆》:“曾荐亡妻,原籍视临在宫观里。”

榱桷

(1).屋椽。《孔子家语·五仪解》:“君子入庙,如右,登自阼阶,仰视榱桷,俯察几筵。” 宋 王安石 《寄题郢州白雪楼》诗:“朱楼碧瓦何年有,榱桷连空欲惊矫。” 清 吴伟业 《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塔迥埋榱桷,臺荒冻鼓鼙。”

(2).常喻担负重任的人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孝武 山陵夕, 王孝伯 入临,告其诸弟曰:‘虽榱桷惟新,便自有黍离之哀。’”《北史·长生嵩长生平等传论》:“ 平 识具该通,出内流誉,取诸开物成务,盖亦 有隋 之榱桷也。”

(3).与栋梁相对,喻指次要人物。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及其为相也,构致群材,使栋樑榱桷,咸适其用。”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诗:“相府一张纸,唤起久屈蠖。诚知有樑栋,未忍弃榱桷。”

然已

犹而已。《管子·版法解》:“然则君子之为身无好无恶然已乎?”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七:“然犹而也……然已,而已也。”

凭依

附着;依靠

无所凭依

惊心

内心感到震动或吃惊

惊心动魄

可知

见“ 可知道 ”。

世主

国君。《庄子·渔父》:“ 孔氏 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齐民,将以利天下。” 宋 苏轼 《续欧阳子<朋党论>》:“小者復用而肆威,大者得志而窃国,善人为之扫地,世主为之屏息。”《三国演义》第三回:“且説 曹操 当日对 何进 曰:‘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 清 刘大櫆 《删录<荀子>序》:“ 孔子 没,圣人之道衰,譎诡权变之士出,争以其言干世主,著书者纷纷出焉。”

违天

谓违背天意。《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国语·周语下》:“夫天道导可而省否, 萇叔 反是,以誑 刘子 ,必有三殃,违天一也。”《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凭你怎的巴结他,他怎肯忍心害理的违天行事?”

苍生

(1).草木丛生之处。《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 孔 传:“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苍然生草木,言所及广远。”

(2).指百姓。《文选·史岑<出师颂>》:“苍生更始,朔风变律。” 刘良 注:“苍生,百姓也。”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 明 杨慎 《李光弼中潬之战》:“儒者纸上之语,使之当国,岂不误苍生乎?” 邹韬奋 《经历》三二:“有害尽苍生的党,有确能为大众谋幸福的党。”

(3).骂落第秀才的话。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五出:“状元真大才,衙门面向两扇开。你还不曾会读书,苍生还相见,休要来。”

陆沈

见“ 陆沉 ”。

搆筑

兴建,建造。 宋 苏轼 《乞罢宿州修城状》:“右臣今相度上件改镇作县事,係已行之命,兼搆筑廨宇,略已见功,恐难中輟。”

虞部

古职官名。《周礼·地官》有山虞、泽虞。虞部盖古虞人之遗职。 三国 魏 尚书有虞曹郎中。 晋 因之。 梁 、 陈 、 后魏 、 北齐 并由祠部尚书领之。 北周 有虞部下大夫, 隋 有虞部侍郎,属工部。 唐 宋 因之,改为虞部郎中,掌山泽、苑囿、草木、薪炭、供顿等事。 明 初改为虞衡司,掌山泽、桥道、舟车、织造、券契、衡量等事。 清 末始废。参见“ 虞衡 ”、“ 虞曹 ”。

庸赁

犹庸作。《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须贾 曰:‘今 叔 何事?’ 范雎 曰:‘臣为人庸赁。’”《三国志·魏志·韩暨传》:“同县豪右 陈茂 ,譖 暨 父兄,几至大辟, 暨 阳不以为言,庸赁积资,阴结死士。”

地官

(1).古代六官之一。《周礼·地官·序官》:“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 郑观应 《盛世危言·农功》:“稽古帝王之设地官司徒之职,实兼教养。” 唐 武则天 曾改户部为地官(旋复旧),因亦以地官称户部长官。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帝念其功,还公于朝。陟于地官,且长百僚。” 马其昶 校注:“守户部尚书。”参阅《通典·职官五》。

(2).神名。道家以天官、地官、水官为三官。 宋 梅尧臣 《观杨之美画》诗:“地官既失不可知,此画传是 阎令 为。”《宋史·方伎传上·苗守信》:“三元日,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各主録人之善恶。”详“ 三官 ”。

兴废

(1).盛衰,兴亡。《汉书·匡衡传》:“ 三代 兴废,未有不由此者也。” 唐 温庭筠 《开圣寺》诗:“犹有 南朝 旧碑在,敢将兴废问渔翁。” 陈毅 《游晋祠》诗:“帝王兴废长已矣,人民世纪金不换。”

(2).指兴复废毁的事物。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舄卤可腴,恐时无 史 白 ,兴废之术,矢陈厥谋。”

返回

(1) 回到一个地方或状况或从一个地方或状况回来的行动

返回原地

(2) 重获原先的状态或回复到正常的状态

使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地面

一再

一次又一次地

难谌

不能信任。《书·咸有一德》:“呜呼!天难諶,命靡常。” 孔颖达 疏:“以其无常,故难信。” 唐 杨炯 《唐赠荆州刺史成知礼神道碑》:“将蹈九州,平三阶,岂意大和交薄,而天道难諶,降年不永。”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