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三首·其二

作者:李彭 朝代:宋代

农家三首·其二原文

自我曾高时,以有此土田。

一朝均租赋,吏文沸相煎。

南邻势炙手,北邻富薰天。

啸聚乌合众,变诈挥金钱。

本心抑兼并,瘠土赋委填。

如闻下温诏,膏泽为洗湔。

但愿多乐岁,鼓腹常便便。

诗词问答

问:农家三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李彭
问:农家三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彭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彭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先韵

2. 豫章本作高曾

参考注释

自我

(1) 自己

自我吹嘘

(2) 与现实有关的个性的意识部分

土田

土地;田地。《诗·大雅·崧高》:“王命 召伯 ,彻 申伯 土田。” 唐 柳宗元 《封建论》:“ 周 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 清 唐甄 《潜书·卿牧》:“司徒之职,重农功,籍土田,审肥磽。”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我自己曾经从 周 代的青铜器铭文中找到了不少以奴隶和土田为赏赐品的记载。”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租赋

租税。《史记·五宗世家》:“令吏毋得收租赋。”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州送租赋诣京师,至 潁川 界为盗所夺。” 宋 苏洵 《上皇帝书》:“今不为之计,使姦人猾吏养为盗贼,而后取租赋以啖骄兵。”《明史·太祖纪一》:“今有司除租赋,皆顿首谢。”

吏文

指官府文牍。《新唐书·裴延龄传》:“ 永贞 初,度支建言:‘ 延龄 曩列别库分藏正物,无实益而有吏文之烦。’乃詔復以还左藏。”

相煎

煎熬;折磨。 唐 孟郊 《李少府厅吊李元宾遗字》诗:“一生能几时,百虑来相煎。”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老嘆才渐少,闲苦病相煎。” 金 元好问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之三:“欝欝围城度两年,愁肠飢火日相煎。”

南邻

(1).古指南方 金邻国 。《汉书·扬雄传上》:“仁声惠於北狄,武义动於 南邻 。” 颜师古 注:“南方有 金邻 之国,极远也,故云 南邻 。”

(2).南边的近邻。《文选·张衡<思玄赋>》:“指 长沙 之邪径兮,存 重华 乎南邻。” 李善 注:“《山海经》曰:‘南方 苍梧 之川,其中 九疑山 , 舜 之所葬,在 长沙 界中。’” 晋 左思 《咏史》诗之四:“南邻击鐘磬,北里吹笙竽。” 唐 杜甫 《遣兴》诗:“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綌。” 金 元好问 《早起》诗:“北舍南邻独乐声,夹衣晨起觉秋清。” 元 杨维桢 《漫兴》诗之六:“南邻酒伴辱相呼,共访城东旧酒壚。”

炙手

(1).烫手。 唐 白居易 《放言》诗之四:“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鲁迅 《彷徨·弟兄》:“他伸手去一摸他的头,又热得炙手。”

(2).比喻权势炽盛。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天寳 十载时, 林甫 在相位,盍簪列炬之盛,其炙手之徒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刘小鲁尚书》:“当 江陵 炙手时, 刘 独退避冷局。”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中书独坐揽朝权,看炙手威风赫烜。”参见“ 炙手可热 ”。

(3).指炫耀。 清 黄宗羲 《<空林禅师诗>序》:“夫 寒山 、 拾得 村墅壁所抄之物,岂可与 皎然 、 灵彻 絜其笙簧,然而 皎灵 一生学问不堪向 天台 炙手,则知饰声成文、彫音作蔚者非禪家本色。”

北邻

(1).指北方的邻国。《汉书·叙传下》:“ 李广 恂恂,实获士心,控弦贯石,威动北邻。” 颜师古 注:“北邻,谓 匈奴 也。” 晋 潘尼 《皇太子集应令》诗:“圣朝命方岳,爪牙司北邻。皇储延篤爱,设宴送远宾。”

(2).指在北侧的邻居。 唐 韦应物 《道晏寺主院》诗:“北邻有幽竹,潜筠穿我庐。” 宋 范成大 《雪后守之家梅未开呈宗伟》诗:“北邻小横斜,蘚地可班荆。”

薰天

(1).形容势炽。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北里富薰天,高楼夜吹笛。”《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回思尔时,事出迫夺,薰天之势,妾夫尚敢喘息耶?” 清 洪楝园 《后南柯·立约》:“权奸信口弄雌黄,薰天炙手当朝相。”

(2).北方旧俗,于正月七日在庭中作煎饼,称为“薰天”。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北人此日食煎饼,於庭中作之,曰‘薰天’。”

啸聚

互相招呼着聚集在一起

每弋猎,即相啸聚。——《新唐书·室韦传》

啸聚山林

乌合

(1).形容人群没有严密组织而临时凑合,如群乌暂时聚合。《晋书·慕容廆载记》:“ 廆 曰:‘彼信 崔毖 虚説,邀一时之利,乌合而来耳。’”《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飞乌见食,羣集而聚啄之,人或惊之,则四散飞去;故兵以利合无所统一者,谓之乌合。”《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术 兵虽众,皆乌合之师,素不亲信。”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 谢嗣凤 ﹞散家财,结同教,招亡命,乌合数千人,揭竿而起。”

(2).指暂时凑合的一群人。 清 侯方域 《上三省督府剿抚议》:“不若移一旅之师……随宜扑翦,联楼结寨,渐次烧除,兔窟既破,乌合焉栖?”参见“ 乌合之众 ”。

变诈

欺诈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聊斋志异·狼三则》

金钱

货币大多由金属所制成,故称“金钱”;“钱”

本心

(1) 原来的心愿

(2) 旧指天生的善性;天良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

兼并

指侵吞别国的领土或别人的产业

大户兼并。——清· 张廷玉《明史》

兼并之家。——清· 洪亮吉《治平篇》

抑其兼并。

兼并小国

瘠土

不肥沃的土地。《国语·鲁语下》:“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 韦昭 注:“磽确为瘠。” 汉 张衡 《西京赋》:“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繫乎地者也。” 明 归有光 《论三区赋役水利书》:“夫高阜之地远不如低洼之乡……低乡水退,次年以膏沃倍收,瘠土之民艰难百倍也。” 孙中山 《农功》:“反磽确为沃壤,化瘠土为良田,地利之关乎人力,概可知矣。”

委填

谓流注使满。 明 刘咸 《黄河赋》:“遇沟陂兮委填,遇邱陵兮开凿。遇夷壤兮溃流,遇畔崖兮激搏。”

温诏

词情恳切的诏书。 宋 朱熹 《次秀野春晴山行纪物之句》:“侧闻温詔询耆艾,好趁春风入殿衙。”《明史·齐王榑传》:“王性凶悖,朕温詔开諭至六七,犹不悟,教授辈如王何?”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宁古塔纪略》:“天心嗟嘆,温詔下颁。”

膏泽

(1) 滋润土壤的雨水

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曹植《赠徐干》

(2) 比喻恩惠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洗湔

洗涤,清除。 唐 韩愈 《示爽》诗:“才短难自力,惧终莫洗湔。” 宋 苏轼 《仆曩于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子骏以见遗》诗:“问君乞得良有意,欲将俗眼为洗湔。” 清 秋瑾 《同胞苦》诗:“天日惨淡寃气塞,此罪此恶难洗湔。”

但愿

只希望;只愿

但愿我重新变得年轻

乐岁

(1) 丰年

乐岁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

(2) 又

乐岁终身苦。

鼓腹

(1).鼓起肚子。谓饱食。《庄子·马蹄》:“夫 赫胥氏 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唐 岑参 《南溪别业》诗:“逍遥自得意,鼓腹醉中游。” 清 曹寅 《五月十一夜集西堂限韵》:“在昔鼓腹游,真意非等伦。”

(2).拍击腹部,以应歌节。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一折:“高歌鼓腹,长笑掀髯,我则待慢登临感慨悦他这箇 仲宣 楼。”

(3).捧腹大笑。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余於国朝前辈名家,亦偶窥一斑,聊附於此,以当鼓腹。”

常便

(1).谓长久方便之计。《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咽喉深似海,日月快如梭。’你须计较一个常便。”

(2).确切;确实。《水浒传》第四十回:“我这两笼东西,如何没个心腹的人出来,问你个常便备细,就胡乱收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