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王节夫过访

作者:刘宰 朝代:宋代

喜王节夫过访原文

在方丱角子胜冠,我才童丱即窥斑。
溟鹏已击三千里,天骥犹遗十二闲。
五字饱闻傅有位,尺书枉用到穷山。
春风得句能相寄,待我犹存季孟间。

诗词问答

问:喜王节夫过访的作者是谁?答:刘宰
问:喜王节夫过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宰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角子

〈方〉∶旧时通用的币值一角、两角的小银币

胜冠

古代男子成年可以加冠,因用以指成年。《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 宋 司马光 《辞知制诰第六状》:“臣自胜冠以来,投牒应举,入朝求仕,岂偃蹇山林,不求闻达之人邪?” 清 黄遵宪 《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诗:“待儿胜冠时,看儿能夺标。”参见“ 弱冠 ”。

童丱

指童子;童年。丱,丱角,儿童发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蛮夷童丱,犹能以学成忠。”《旧唐书·崔祐甫传》:“臣在童丱,即闻其説,信知古人以韦弦作戒,其益弘多。” 宋 司马光 《和钱君倚日本刀歌》:“其先 徐福 诈 秦 民,采药淹留童丱老。” 清 顾炎武 《梓潼篇赠李中孚》:“隐痛方童丱,严亲赴国仇。”

溟鹏

北冥之鹏。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鯤。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陆德明 释文:“北冥,本亦作溟。”后遂以“溟鹏”指大鹏。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收绩閒史牒,翰飞逐溟鹏。”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天骥

(1).天马,神马。《文选·张协<七命>》:“天驥之骏,逸态超越。” 李善 注:“天驥,天马也。”

(2).骏马的美称。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天驥皆籋云,长鸣饱芻禾。” 明 方孝孺 《题宋舍人草书千字文后》:“ 金华 宋仲珩 草书如天驥行中原,一日千里。”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五字

(1).五个字。多指诗文中五字句。《汉书·艺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万言。”《南史·陆厥传》:“ 约 等文皆用宫商……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

(2). 晋 郭颁 《魏晋世语》:“ 司马景王 命中书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 会 ( 钟会 )取草视,为定五字。 松 悦服,以呈 景王 。 景王 曰:‘不当尔耶?’ 松 曰:‘ 钟会 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后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唐 沉佺期 《同韦舍人早朝》诗:“一经传旧德,五字擢英材。”

(3).泛指表章。 唐 常袞 《谢除知制诰表》:“得以文墨侍於轩墀,五字非工,四年侍罪。”

(4).指五言诗。 五代 齐己 《秋夕书怀》诗:“平生乐道心常切,五字逢人价合高。”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九:“池塘春草 谢 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唐 人用一生心於五字,故能巧夺天工。”

饱闻

犹多闻。 唐 杜甫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诗:“饱闻榿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勤俭之声,宽大之政,幽闺妇女,草野小人,皆饱闻而厌道之。”

有位

(1).指天子之位。《书·大禹谟》:“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 孔 传:“有位,天子位。”

(2).居官。《书·微子》:“乃罔畏畏,咈其耇长,旧有位人。” 孔颖达 疏:“违戾其耇老之长与旧有爵位致仕之贤人。”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张文忠公 三事忠告,诚有位者之良规。”

(3).指居官之人。《书·伊训》:“制官刑,儆于有位。” 孔 传:“言 汤 制治官刑法,以儆戒百官。” 宋 苏舜钦 《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然有位之德望重轻,亦因收士多少而后定。”《明史·高明传》:“﹝ 高明 ﹞荐郎中 孙琼 、 陈鸿渐 、 梅伦 、 何宜 、主事 宋瑛 ,皆端方亷洁,恬於进取,宜显擢以风有位。”

尺书

(1).指书籍。古代简牍的长度有一定规定,官书等长二尺四寸,书非经律者,短于官书,称为短书。 汉 王充 《论衡·书解》:“ 秦 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文选·应璩<百一诗>》:“文章不经国,筐篋无尺书。” 李善 注引 刘向 《新序》:“府库之藏金玉,筐篚之橐简书。”

(2).指书信。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越王 悦兮忘罪除, 吴王 欢兮飞尺书。” 唐 刘沧 《留别崔澣秀才昆仲》诗:“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清 顾炎武 《寄李生云霑时寓曲周僧舍课子衍生》诗:“岁晚 漳河 朔雪霏,僕夫持得尺书归。” 郁达夫 《将之日本别海棠》诗之二:“半偈偶题 苏玉局 ,尺书烦寄 谢公墩 。”

(3).指诏书。《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僧令法师墓志铭>》:“见重 高帝 ,尺书屡发。”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林子山诗》:“轻薄子犹诵其出山诗云:‘尺书中夜至,清晓即扬鞭。’” 明 宋濂 《渊颖先生传》:“此小丑耳,何必上勤王师,使某持尺书諭之足矣。”

穷山

(1).深山。《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穷山通谷,豪士并起,不可胜载也。” 晋 张协 《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宋 陆游 《夜读兵书》诗:“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

(2).荒山。参见“ 穷山恶水 ”。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得句

谓诗人觅得佳句。 唐 周贺 《上陕府姚中丞》诗:“成家尽是经纶后,得句应多諫諍餘。” 宋 陆游 《晴甫一日复大风雨连日不止遣怀》诗:“得句已无前辈赏,开编时与古人游。” 元 萨都剌 《高邮至邵伯》诗之一:“有时得句无人和,风雨寒窻夜读书。” 清 曹寅 《秋日过访芥公》诗:“得句闻敲鉢,逃禪媿闭关。”参见“ 觅句 ”。

季孟

(1).指 春秋 时 鲁国 贵族 季孙氏 和 孟孙氏 。《国语·周语中》:“王问 鲁 大夫孰贤,对曰:‘ 季 孟 其长处 鲁 乎!’” 汉 王充 《论衡·自纪》:“ 尧 舜 之典,伍伯不肯观; 孔 墨 之籍, 季 孟 不肯读。”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悠悠度朝昏,落落捐 季 孟 。”

(2).犹伯仲之间,谓不相上下。《隋书·杨玄感李密等传论》:“﹝ 李密 ﹞志性轻狡,终致颠覆,其度长挈大,抑 陈 项 之季孟歟!” 唐 罗隐 《途中逢刘知远》诗:“ 吴 楚 烟波里, 巢 由 季孟间。” 宋 苏轼 《游罗浮山》诗:“汝应奴隶 蔡少霞 ,我亦季孟 山玄卿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