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其二

作者:李橒 朝代:明代

述怀·其二原文

馀生甘大隐,城市亦山林。

长日容疏带,幽怀托短吟。

野花浑率意,倦鸟似知心。

寄语张弧者,鸿飞几万寻。

诗词问答

问:述怀·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李橒
问:述怀·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述怀·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李橒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橒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五

参考注释

大隐

(1).指身居朝市而志在玄远的人。 晋 王康琚 《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藪,大隐隐朝市: 伯夷 窜 首阳 , 老聃 伏柱史。” 郁达夫 《舒姑屏题壁》诗:“不知池上 西王母 ,亦忆 东方 大隐无?”

(2).指真正的隐士。 清 黄鷟来 《题毛闇斋采芝图》诗:“大隐不忘世,葆璞天地间。美哉 綺 与 甪 ,采芝於 商山 。”

城市

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长日

(1).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 郑玄 注:“此言迎长日者,建卯而昼夜分,分而日长也。” 孔颖达 疏:“迎长日之至也者,明郊祭用夏正建寅之月,意以二月建卯,春分后日长,今正月建寅,郊祭通而迎此长日之将至。” 北周 庾信 《周圆丘歌》之八:“乘长日,坏蛰户。” 倪璠 注:“又按《月令》‘仲夏’云:‘是月也,日长至。’《正义》曰:‘长至者,谓此月之时日长之至极。太史漏刻,夏至昼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是日长至也。’”一说指冬至。《孔子家语·郊问》:“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 王肃 注:“ 周 人始以日至之月。冬日至而日长。”参见“ 长至 ”。

(2).漫长的白天。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令狐 相进 李远 为 杭州 。 宣宗 曰:‘比闻 李远 诗云:“长日唯销一局碁”,岂可以临郡哉!’” 宋 徐玑 《春日游张提举园池》诗:“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緑阴。” 鲁迅 《彷徨·示众》:“声音已经嘶嗄了,还带些睡意,如给夏天的长日催眠。”

(3).指整天、终日。 明 陈大声 《粉蝶儿·富文堂宴赏》套曲:“闲将緑綺弹,静把《黄庭》註;兰汤新浴,长日一尘无。” 明 袁宏道 《致兰泽云泽叔》:“身非木石,安能长日折腰俯首,去所好而从所恶。”

(4).平时,经常。 唐 杜甫 《泛江》诗:“长日容杯酒,深江浄綺罗。” 清 吴伟业 《避乱》诗:“长日频云乱,临时信孰传。”

幽怀

隐藏在内心的情感。《水经注·庐江水》引 晋 吴猛 诗:“旷载畅幽怀,倾盖付三益。”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兼题短叶,用寄幽怀。”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 尹似村 诗﹞清谈相订菊花期,正慰幽怀入梦时。”

野花

野生或不栽培植物的花;尤指一种野生或不栽培的植物

率意

(1).悉心尽意。《汉书·文帝纪》:“率意思远,无有所隐。” 王先谦 补注:“率无极意, 元 成 纪多言悉意是也。悉、率双声,故字变为率耳。”《新唐书·儒学传中·王绍宗》:“鄙夫书无工者,特由水墨之积习耳。常精心率意、虚神静思以取之。”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学 李 杜 者,勿执於句字之间,当率意熟读,久而得之。此提魂摄魄之法也。”

(2).随意;轻率。 晋 陆机 《文赋》:“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乃知此处 伯度 ,是 李 非 杜 也。注书不可率意如此。”《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所以做官的切不可率意断狱,任情用刑,也要求箇公平明允。” 范文澜 《<中国通史>第一编再版说明》:“本编采取史料,避免墨守旧说,但也不敢率意而谈或穿凿附会以求新奇。”

(3).肆意。 晋 陆机 《<豪士赋>序》:“震主之势,位莫盛焉;率意无违,欲莫顺焉。” 宋 苏洵 《上皇帝书》:“其率意恣行者,人亦望风畏之。”《金史·移剌慥传》:“ 海陵 虐法,率意更改……吏不知适从,夤缘舞法。”

(4).直率,按照本意。《三国志·蜀志·霍王向张等传论》:“ 费诗 率意而言,皆有可纪焉。”《明史·罗复仁传》:“﹝ 復仁 ﹞在帝前率意陈得失。尝操南音,帝顾喜其质直,呼为‘老实罗’而不名。” 章炳麟 《文学说例》:“盖 胜 既率意奏陈,退而撰次本言,施以藻采,史官传述,遂若造膝所陈,语本若尔。”

倦鸟

倦飞之鸟。亦以喻倦游之人。 宋 宋庠 《巡视河防置酒晚归作》诗之一:“天长倦鸟没,山晚跛牂回。” 明 刘基 《北上感怀》诗:“倦鸟思一枝,櫪马志千里。营营劳生心,出入靡定止。”

知心

彼此非常了解而关系密切

知心朋友

寄语

传话给某人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寄语故人

张弧

(1).把弓拉开,做好发射准备。语出《易·睽》:“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説之弧。” 王弼 注:“先张之弧,将攻害也。” 汉 扬雄 《太玄·毅》:“豨毅其牙,发以张弧。” 司马光 集注:“豕毅其牙,适足自招射猎而已。”《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帝﹞将行则设兵而后出幄,称警而后践墀,张弧而后登舆,清道而后奉引。”

(2).引申为事先做准备,防患于未然。 明 陆采 《怀香记·鞫询香情》:“以无为有,空怀载鬼之疑,弄假成真,枉用张弧之计。”

(3).指动武,用兵。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 鄂尔泰 説弧於前,卒张弧於后,一时之创夷,百世之恬熙。”

(4).谓扫除。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士心翕服群疑释,初筮张弧后説壶。”原注:“ 闽 闈积习相沿,君( 王补帆 )痛扫之,始而群情疑惧,继乃大服。”

鸿飞

(1).鸿雁飞翔。《诗·豳风·九罭》:“鸿飞遵渚。” 唐 苗神客 《乙速孤府君碑铭》:“鸿飞渐陆,振玉羽於元霄。”

(2).鸿雁高飞。比喻升迁腾达,奋发有为。《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乃鸿騫旧 吴 ,作守东 楚 ” 李善 注引 三国 魏 吴质 《魏都赋》:“我太公鸿飞 兖 豫 。” 唐 梁肃 《为雷使君祭孟尚书文》:“昔在 天宝 ,滥觴登朝,爰自中兴,鸿飞乃高。” 清 林则徐 《送嶰筠赐环东归》诗:“漫道识途仍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

(3).鸿雁远翔。比喻超脱尘世。 唐 孟浩然 《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诗:“杳冥云外去,谁不羡鸿飞。” 宋 陆游 《故山》诗:“老尉鸿飞隐市门,千年犹有旧巢痕。”

(4).哀鸿遍飞。比喻灾民极多。 唐 李峤 《攀龙台碑》:“既而六师鱼渍,九野鸿飞,竟兆天亡之徵,卒成土崩之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