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座主相公雨中作

作者:姚合 朝代:唐代

和座主相公雨中作原文

清气润华屋,东风吹雨匀。
花低惊艳重,竹净觉声真。
山际凝如雾,云中散似尘。
萧萧下碧落,点点救生民。
缓洒雷霆细,微沾瓦砾新。
诗成难继和,造化笔通神。

诗词问答

问:和座主相公雨中作的作者是谁?答:姚合
问:和座主相公雨中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和座主相公雨中作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姚合的名句有哪些?答:姚合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498-52

参考注释

清气

(1).天空中清明之气。《楚辞·九歌·大司命》:“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王逸 注:“言司命常乘天清明之气御持万民死生之命也。” 宋 董弅 《闲燕常谈》:“天下清气,无南北之异。”《负曝闲谈》第十四回:“看那林木青翠,清气扑人,轮声歷碌,鸟语繁碎,别有一番光景。”

(2).引申为光明正大之气。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三折:“可惜你腹中大才,胸中清气,都做了江山之秀。”

(3).犹冷静,冷清。 明 李贽 《答周友山书》:“ 无念 已往 南京 ,庵中甚清气。”

(4).犹清秀。《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便问:‘此女是那里来的?’酒保説:‘这是 一秤金 家丫头 翠香 翠红 。’三官道:‘生得清气。’”

(5).犹闲气。《西游记》第十八回:“那人挣不脱手,气得乱跳道:‘蹭蹬!蹭蹬!家长的屈气受不了,又撞着这个光头,受他的清气!’”

华屋

华美的屋宇,指朝会、议事的地方

歃血于华屋之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山际

(1).山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 丹水 又东南出山,逕 鄈城 西,城在山际。” 唐 储光羲 《临江亭五咏》之四:“山际空为险, 江 流长自深。” 明 李梦阳 《题黄公东庄草堂》诗:“休夸水际兼山际,且醉松旁与竹旁。”

(2).山中;山间。 南朝 梁 吴均 《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簷上飞,云从窗间出。” 唐 李白 《游泰山》诗之二:“清晓骑白鹿,直上 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红螺山》:“山巔有潭,相传潭中有二螺,大如斗,其色殷红,时吐光燄,照映林木,山缘得名。 仪真 冯文卿 诗:‘……山际翠眉呈秀气,潭中螺髻照灵巔。’”

云中

(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楚辞·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王逸 注:“云中,云神所居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四·王子乔》:“ 王子乔 ,参驾白鹿云中遨。” 宋 柳永 《玉蝴蝶》词:“云中鼓吹,游徧 蓬莱 。”

(2).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 宋 严参 《沁园春·自适》词:“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启 《寓感》诗之十六:“ 蜀 琴有奇纹,本是枯桐枝……曾持荐 黄帝 ,云中奏《咸池》。”

(4).古郡名。原为 战国 赵 地, 秦 时置郡,治所在 云中县 (今 内蒙古 托克托 东北)。 汉 代辖境较小。有时泛指边关。《韩非子·喻老》:“故虽有 代 、 云中 之乐,超然已无 赵 矣。”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要途问边急,杂虏入 云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备兵大同》诗之二:“知有 冯唐 论将略,不令 魏尚 久 云中 。”

(5).古 云梦泽 。《左传·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济 江 ,入于 云中 。” 杜预 注:“入 云梦泽 中。” 杨伯峻 注:“传説 云梦泽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云梦 。”

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碧落

天空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 白居易《长恨歌》

点点

(1) 表面上的小记号;一个一个的微小的斑点

穿孔纸上透过点点的光斑

(2) 细微的迹象或轻微的痕迹

灰色中带点点蓝色

生民

指人民

泽润生民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宋· 苏轼《教战守》

雷霆

(1) 疾雷

响振雷霆动九天

(2) 比喻人的盛怒或声威极大

大发雷霆

雷霆之怒

瓦砾

破碎的砖瓦

这一带屡遭轰炸,成了一片瓦砾

化笔

造化之笔。犹妙笔。 宋 王禹偁 《谢除刑部郎中知制诰启》:“此皆某官激扬公议,启迪宸聪,洪钧岂有于弃材,化笔潜徵于故事。”

通神

通于神灵。形容本领极大、才能非凡。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非夫通神之俊才,谁能剋成乎此勋。” 唐 李商隐 《王昭君》诗:“ 毛延寿 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 清 张德彝 《随使法国记·马赛波尔多纪事》:“因 郎柏尔 病愈……深赞 惕庵 之能,察脉通神,为今日之 和缓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