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夏侯正言襄阳迎亲

作者:王禹偁 朝代:宋代

送夏侯正言襄阳迎亲原文

兰省方雠乙夜书,襄阳迎侍暂脂车。
挥毫偶未归纶阁,衣锦何妨奉板舆。
岘首碑前留马足,鹿门山下宿僧居。
汉臯游女曾相识,应解鸣璫换佩鱼。

诗词问答

问:送夏侯正言襄阳迎亲的作者是谁?答:王禹偁
问:送夏侯正言襄阳迎亲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禹偁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禹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省方

巡视四方。《易·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孔颖达 疏:“省视万方,观看民之风俗。” 汉 班固 《东都赋》:“乃动大輅,遵皇衢,省方巡狩。” 唐 杨炯 《送徐录事》诗序:“圣人以叶时同律,义在於省方;皇储以守器承祧,任隆於监国。”《清史稿·礼志八》:“皇帝省方观民,特举时巡盛典。”

乙夜

二更时候,约为夜间十时。《后汉书·百官志三》“左右丞” 刘昭 注引 蔡质 《汉仪》:“凡中宫漏夜尽,鼓鸣则起,鐘鸣则息,卫士甲乙徼相传。甲夜毕,传乙夜,相传尽五更。”《旧唐书·李百药传》:“杂以文咏,间以玄言,乙夜忘疲,中宵不寐。”《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 羲 兄弟默然不从,自甲夜至五鼓” 元 胡三省 注:“夜有五更:一更为甲夜,二更为乙夜,三更为丙夜,四更为丁夜,五更为戊夜。” 清 赵翼 《邸抄》诗之二:“由来乙夜观今古,总作旋枢布政优。”

迎侍

迎候侍奉。 唐 韩愈 《贞曜先生墓志铭》:“﹝ 孟郊 ﹞年几五十,始以尊夫人之命来集京师……间四年,又命来选,为 溧阳 尉,迎侍 溧上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小妹听説哥哥到来,急欲迎侍。” 清 朱琦 《北堂侍膳图记》:“今年春,復供职来京,太夫人惮于远涉,不获迎侍。”

脂车

油涂车轴,以利运转。借指驾车出行。 晋 夏侯湛 《抵疑》:“僕固脂车以须放,秣马以待却。” 唐 刘禹锡 《代请朝觐表》:“然后脂车,奔赴京輦。” 宋 周邦彦 《浪淘沙》词:“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闋,正拂面垂杨堪缆结。” 清 方式济 《铁五送至蒲河赋别》诗:“劳骨不遑席,脂车迫东驰。”

挥毫

写毛笔字或作画

此君动辄挥毫于人前

挥毫题字

纶阁

中书省的代称。为代皇帝撰拟制诰之处。《晋书·王湛王承等传论》:“或寄重文昌,允釐於袞职;或任华纶阁,密勿於王言。”《初学记》卷十一:“又中书职掌纶誥,前代词人,因谓纶阁。”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无端 司马 登纶阁,催促 西施 上钓船。” 清 姚鼐 《怀程鱼门舍人》诗:“ 淮南 倒屣尽嘉宾,纶阁今称老舍人。”

衣锦

穿锦绣衣裳。谓显贵。《吕氏春秋·用众》:“辩议而不可为,是被褐而去,衣锦而入。”《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詔曰:‘ 閭 以悬车之年,方求衣锦,知进忘退,有尘谦德;可降号平北将军。’” 清 吴伟业 《送杨怀湄擢临安令》诗:“此地何王夸衣锦, 锦城 人起故乡心。”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板舆

(1).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多为老人乘坐。《汉书·王莽传下》“朝见挈茵舆行” 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岂今之板舆而铺茵乎?” 唐 高彦休 《唐阙史·李丞相特达》:“蹇驴村僕,不得与鸣珂武卫者较进……伺板舆出,拜於道左。” 清 魏源 《客怀》诗之六:“地平如板舆,天覆如穹庐。”

(2). 晋 潘岳 《闲居赋》:“太夫人乃御板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后因以代指官吏在任迎养父母之词。 唐 岑参 《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诗:“荣禄上及亲,之官随板舆。” 元 萨都剌 《题刘山长雪夜板舆图》诗:“板舆行乐处,鹤髮儘鬖鬖。人子谁无母, 刘 家独有男。” 清 黄宗羲 《工部郎中姜公夫人钱氏祔葬墓志铭》:“令子京兆 希辙 ,孝爱之德闻於天下,板舆所至,讌喜相从。”

岘首碑

见“ 峴山碑 ”。

留马

(1).指 汉 时西域 宛王 留匿善马事。 武帝 爱 大宛 贰师城 善马,派使者持重金以请, 宛王 匿马不予,并杀使者。 武帝 怒,派 李广利 为贰师将军围攻 宛城 ,取善马数十匹,中马三千馀匹而归。见《汉书·李广利传》。 汉 刘向 《理甘延寿陈汤疏》:“今 康居国 强于 大宛 , 郅支 之号重于 宛王 ,杀使者罪甚于留马。而 延夀 、 汤 不烦 汉 士,不费斗粮,比于 贰师 ,功德百之。”

(2).引申指留下有用之材。 唐 黄滔 《谢试官启》:“非敢染黿,所希留马,干瀆清严,下情不任惶惕屏营之至。”

鹿门

(1).古城门名。《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臧紇 斩 鹿门 之关以出,奔 邾 。” 杜预 注:“ 鲁 南城东门。”

(2). 鹿门山 之省称。在 湖北省 襄阳县 。 后汉 庞德公 携妻子登 鹿门山 ,采药不返。后因用指隐士所居之地。 唐 杜甫 《冬日有怀李白》诗:“未因乘兴去,空有 鹿门 期。” 明 杨慎 《霞邱归引》:“ 鹿门 栖隐处,行与 老庞 邻。” 清 姚鼐 《柬王禹卿病中》诗:“但须 鹿门 携妻子,休俟 临卭 致骑从。”

下宿

〈方〉∶歇脚;住宿

他找了家小旅店下宿

僧居

僧舍;佛寺。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身荣难忘借僧居,愁来犹记题诗处。”

汉臯

见“ 汉皋 ”。

游女

(1).出游的女子。《诗·周南·汉广》:“ 汉 有游女,不可求思。” 郑玄 笺:“贤女虽出游流水之上,人无欲求犯礼者。”一说为 汉水 女神。见 刘向 《列女传》及《文选·嵇康〈琴赋〉》 李善 注引 薛君 说。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之四:“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2).无业妇女。《管子·轻重甲》:“ 伊尹 以 薄 之游女工文绣,纂组一纯得粟百钟于 桀 之国。”

(3). 汉水 女神。 汉 张衡 《南都赋》:“ 耕父 扬光於 清泠之渊 , 游女 弄珠於 汉皐 之曲。”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舞鸑鷟於庭阶, 游女 飘焉而来萃。” 李善 注引《列女传》:“ 游女 , 汉水 神。” 清 姚鼐 《咏古》:“客行 汉江 渚,思见 游女 神。”

(4).指 秦穆公 之女 弄玉 。其夫 萧史 善 * ,教 弄玉 作凤鸣。一夕 * 引凤, 弄玉 遂随夫升天仙去。见 汉 刘向 《列仙传·萧史》。 元 李孝光 《八月十八日送张仲举置酒云峰台望月》诗之一:“ 謫仙 被酒骑鲸去, 游女 吹簫学凤鸣。”

(1).出游的妇女。 唐 李白 《惜馀春赋》:“想游女于 峴 北,愁帝子于 湘 南。” 元 马臻 《春归曲》:“翠鸦游女卷香归,一夜花神老风雨。” 清 魏源 《扬州病起春郊偶泛》诗之二:“游女那知陵谷感,红桥白塔作中秋。”

(2).指妓女。 明 陈继儒 《<楚江情>序》:“自《西楼记》出,海内达官文士、冶儿游女以至京都戚里、旗亭邮驛之间,往往抄写传诵。” 苏曼殊 《碎簪记》:“自由之女、爱国之士,曾游女、市侩之不若。”

相识

(1) 互相认识

素不相识

(2) 指彼此认识的人

佩鱼

(1). 唐朝 五品以上官员所佩带的鱼袋。其制: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始于 唐高宗 永徽 二年。 宋 并赐近臣,以别贵贱。《新唐书·车服志》:“ 中宗 初,罢龟袋,復给以鱼,郡王、嗣王亦佩金鱼袋。 景龙 中,令特进佩鱼,散官佩鱼自此始也。” 宋 曾慥 《高斋漫录》:“给舍为旧一等,并服赬带排方佩鱼。”

(2).佩带鱼袋。《新唐书·车服志》:“ 开元 初……五品以上检校、试、判官皆佩鱼。” 宋 宋祁 《宋景文笔记·释俗》:“近世授观察使者不带金鱼袋。初,名臣 钱若水 拜观察使,佩鱼自若。” 明 陈继儒 《枕谭》:“佩鱼始於 唐 永徽 二年,以鲤为 李 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佑三年》:“中书堂后官自今毋得佩鱼,若士人选授至提点五房者,许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