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晓炊烟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霜晓炊烟原文

村墟寒曙晖,霜重乌啼少。

微辨炊烟横,旋向疏林绕。

缕缕披风寒,依依散晴晓。

晨粥想已成,曳篆丝渐小。

长祝茅檐里,欢然温且饱。

诗词问答

问:霜晓炊烟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霜晓炊烟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一

参考注释

村墟

村庄。亦指乡村集市。 北周 庾信 《寒园即目》诗:“寒园星散居,摇落小村墟。”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诗:“乔木村墟古,疏篱野蔓悬。” 宋 陆游 《水乡泛舟》诗:“隔林犬吠村墟近,掠面风来酒力消。”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钩吻》:“野葛,生 桂州 以南,村墟閭巷皆有。”

曙晖

朝阳的光辉。 唐 岑参 《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长安 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暉。” 唐 岑参 《西掖省即事》诗:“西掖重云开曙暉,北山疏雨点朝衣。”

乌啼

指琴曲《乌夜啼引》或《乌啼引》。 唐 元稹 《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诗:“謫官詔下吏驱遣,身作囚拘妻在远……今君为我千万弹,《乌啼》啄啄泪澜澜。”参见“ 乌夜啼 ”。

微辨

亦作“ 微辩 ”。隐约而委婉地讽喻。《礼记·儒行》:“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孔子家语·儒行》作“微辩”。

炊烟

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

炊烟袅袅

疏林

亦作“疎林”。1.修剪林木的枝条。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开石通涧,剔柯疏林。”

(2).稀疏的林木。 唐 王昌龄 《途中作》诗:“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 明 刘基 《小重山》词:“城上高楼接海赮,疎林藏不尽欲栖鸦。” 潘漠华 《草野》一:“晨光透过疏林,金黄的,灿烂的,在漠漠的大地上跳舞。”

缕缕

一条一条连续不断地

村中炊烟缕缕上升

风寒

(1).冷风寒气。《墨子·节用上》:“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 三国 魏 嵇康 《与阮德如》诗:“君其爱德素,行路慎风寒。”

(2).风邪和寒邪。中医谓为致病的两个因素。亦指因感受冷风寒气引起的病。《素问·玉机真藏论》:“今风寒客於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不过冒点风寒,一发散就好了。” 周立波 《盖满爹》:“ 盖满爹 感受了风寒,病倒了,躺在乡政府的秘书的床上。”

(3).农历十一月的别称。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依依

(1) 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杨柳依依

(2) 恋恋不舍的样子

依依不舍

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尚依依旁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依稀;隐约

依依墟里烟

篆丝

曲细而形如篆文的游丝。 清 杜韶 《南乡子》词:“絮语曲阑边,小炷金猊窄袖偏,手约篆丝风不定。”

茅檐

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欢然

喜悦貌。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故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俊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上下俱欲,懽然交欣。”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倾盖懽然,呼酒对饮。”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我不得已,冠胡冠……以见我伯叔兄弟,接我亲戚朋友,而后我伯叔我昆弟我亲戚朋友乃始懽然释然而怡然慰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