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瘦牛岭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题瘦牛岭原文

牛头定何向,牛尾定何指。
我不炙汝心,我不穿汝鼻。
如何不许见全牛?雾隐云藏若相避。
行行上牛背,上下三十里。
一雨生新泥,寸步不自致。
胡不去作牵牛星,渴饮银河天上水。
胡不去作帝藉牛,天田春风牵黛耜。
却来蛮1~1村天尽头,塞路长遣行人愁。
夕阳芳草只依旧,瘦牛何苦年年瘦。

诗词问答

问:题瘦牛岭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问:题瘦牛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万里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牛头

(1).牛的头。《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裴松之 注引《诸葛亮集》:“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 鲁迅 《书信集·致陈铁耕》:“昨收到廿二日函并木刻……《岭南之春》的缺点是牛头似乎太大一点,但可以用的。”

(2).牛头形的酒尊。 唐 李贺 《河阳歌》:“牛头高一尺,隔坐应相见。月从东方来,酒从东方转。” 王琦 注:“牛头,酒巵。”

(3).佛教指地狱中的牛头鬼卒。《三国志·蜀志·蒋琬传》:“ 琬 见推之后,夜梦一牛头在门前,流血滂沱,意甚恶之。”《法苑珠林》卷十一:“夫论地狱幽酸,特为痛切……牛头恶眼,狱卒凶牙,长叉拄肋。”参见“ 牛头阿旁 ”。

(4).见“ 牛头旃檀 ”。

何向

犹言如何,怎样。 南朝 陈 徐陵 《报尹义尚书》:“执笔潸然,不知何向?” 宋 陈师道 《寄张大夫》诗:“一别今何向?三年信不通。”

何不

为什么不——用反问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

你何不大胆试一试

全牛

完整的牛。《庄子·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后用以喻技艺熟炼,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唐 窦臮 《述书赋》:“ 谢氏 三昆,尚草特峻,犹注飞涧之瀑澑,投全牛之虚刀。”《丹铅续录·半豹》引 唐 李商隐 四六启:“学殊半豹,艺愧全牛。”

雾隐

谓退藏避害。 唐 薛能 《孔雀》诗:“曾处嶂中真雾隐,每过庭下似春来。” 宋 叶适 《罗袁州文集序》:“蔚豹之泽必雾隐,孔鸞之舞必日中。” 元 王恽 《李相师诗》:“雾隐云驤虎豹文,眼中歷歷説承恩。”参见“ 雾豹 ”。

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行行过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逯钦立 注:“行行,渐渐。” 唐 王建 《行见月》诗:“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

(3).犹言走一走。《西游记》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却来我处何干?’ 行者 道:‘取经取经,昼夜无停;有些阻碍,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尧臣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诗:“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韩愈 《柳溪》诗:“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 明 袁凯 《京师得家书》诗:“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归乡。” 林庚白 《坡行即目》诗:“炊烟燹后行行泪,物价兵间寸寸金。”

(2).各行各业。参见“ 行行出状元 ”。

刚强负气貌。《论语·先进》:“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贡 ,侃侃如也。子乐。” 何晏 集解:“ 郑 曰:‘乐各尽其性,行行,刚强之貌。’”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上天勿行行,潜穴勿悽悽,吟此青云諭,达观终不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赵 行行殊不置意。”

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三十

(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一雨

(1).一场雨。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 唐 白居易 《答四皓庙》诗:“如彼旱天云,一雨百穀滋。” 宋 苏轼 《喜雨亭记》:“一雨三日,繄谁之力!” 许杰 《枉生女士》:“所谓‘终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者,便是指这种时候而言的。”

(2).佛经常以“一雨”喻教法;佛说一味之法,众生随机缘而有差别,如草木之于雨。《金刚三昧经·序品》:“犹如一雨润,众草皆悉荣,随其性各异。” 唐 皎然 《听素法师讲法华经》诗:“应机如一雨,谁不涤心尘。”

寸步

极小的步子,比喻极短或极小的距离

寸步难行

自致

(1).竭尽自己的心力。《论语·子张》:“ 曾子 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2).凭主观努力而得。《南史·赵知礼蔡徵等传论》:“ 希祥 劳臣之子,才名自致,迹涉便佞,贞介所羞。” 唐 杜甫 《送顾八分》诗:“烈士恶苟得,俊杰思自致。” 宋 曾巩 《墨池记》:“ 羲之 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清 谭嗣同 《治事篇·学会》:“人人可以自致,处处可以见功,夫何惮而久不为也。”

(3).谓将精力用在某一方面。 清 谭嗣同 《与唐绂丞书》:“虽然,三十曰壮,坐此縈繚迟回,卒不克自致于当世有用之学。”

(4).自己表达。《礼记·郊特牲》:“祭祀之相,主人自致其敬,尽其嘉,而无与让也。”

(5).犹自给;亲自料理、备办。《陈书·文学传·褚玠》:“ 玠 在任岁餘,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 宋 曾巩 《洪渥传》:“其孥盖弱,力不能自致,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輒悲之。” 清 曾国藩 《陈岱云妻易安人墓志铭》:“ 陈君 之病,凡三閲月矣,安人单忧极瘁,衣不解带者四十餘日,凡可以自致者,无弗致也。”

(6).谓自丧其身。《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 张彦泽 ﹞告 德光 曰:‘ 维翰 自縊。’ 德光 曰:‘我本无心杀 维翰 , 维翰 何必自致。’”

(7).自至其处。 汉 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道里辽远,山川阻深,不能自致。”

胡不

何不。《诗·鄘风·相鼠》:“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诗·唐风·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苟必信,胡不赴 秦 军俱死?”《汉书·韦贤传》:“黄髮不近,胡不时监?”

牵牛星

距离太阳为16.5光年,光谱型为A7Ⅳ-V型的一颗恒星。通称牛郎星

银河

完整地环绕天球伸展的一条宽而发亮的不规则光带,看起来像一条河,银河只在晴天夜晚可见,它是由无数暗星(恒星)的光引起的

上水

(1) 给火车、汽车等加水

(2) 逆流而上

上水船

(3) 〈方〉∶供食用的牲畜的心、肝、肺

帝藉

亦作“ 帝籍 ”。天子象征性的亲耕之田。《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 孙希旦 集解:“天子藉田千亩,收其穀为祭祀之粢盛,故曰帝藉。”《淮南子·时则训》:“举五穀之要,藏帝藉之收於神仓。” 汉 张衡 《东京赋》:“躬三推於天田,修帝籍之千亩。” 宋 黄庭坚 《同钱志仲饭籍田钱孺文官舍》诗:“帝籍开千亩,农功先九州。”

天田

(1).帝王之籍田。《文选·张衡<东京赋>》:“躬三推於天田,脩帝籍之千亩。” 吕延济 注:“天田,天子之籍田。” 唐 李白 《明堂赋》:“帝躬乎天田,后亲於郊桑。” 宋 杨万里 《题瘦牛岭》诗:“胡不去作帝籍牛,天田春风牵黎耜。”参见“ 籍田 ”、“ 籍礼 ”。

(2).古时西北边塞用作侦察敌人出入踪迹的沙田。《汉书·晁错传》“为中周虎落”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苏林 曰:“作虎落於塞要下,以沙布其表,旦视其迹,以知 匈奴 来入,一名天田。”

(3).星名。《星经》卷下:“天田九星在牛东南,主畿内田苗之职。”《史记·封禅书》“其令郡国县立 灵星祠 ” 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张晏 曰:“龙星左角曰天田,则农祥也,晨见而祭。”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黛耜

青黑色的耒耜。古代青色象征东方和春天,故藉田农器皆取青色。 晋 潘岳 《藉田赋》:“繱犗服于縹軛兮,紺辕缀於黛耜。”《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四·隋先农歌》:“亲事朱弦,躬持黛耜。”

却来

亦作“却来”。归来。 唐 李白 《东鲁见狄博通》诗:“谓言掛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宋 苏轼 《送安节》诗之十四:“万里却来日,一庵仍独居。”

天尽头

天边。指极遥远的地方。 宋 苏轼 《次韵章子厚飞英留题》:“ 黄公 酒肆如重过,杳杳白苹天尽头。”《水浒传》第五三回:“怪得今日连我的这腿也收不住,只用去天尽头走一遭了。” 清 黄遵宪 《下水船歌》:“年来足跡遍五洲,浮槎曾到天尽头。”

路长

路途遥远。 宋 李清照 《渔家傲》词:“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明 清 时少数民族的首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天命 三年, 东海 虎尔哈 路长率百户来朝。”

遣行

(1).犹言派遣发兵。《后汉书·和帝纪》:“ 烧当羌 寇 陇西 ,杀长吏,遣行征西将军 刘尚 、越骑校尉 赵世 等讨破之。”

(2).谓妻子被丈夫休弃离去。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果报·得子失子》:“其嬖妾 苏氏 追悼往事,自诉宗党,述往年宠姬 崔氏 ,既孕遣行,今不知尚在否。”

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芳草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依旧

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瘦牛

一种已绝种的无角牛,据认为是家牛的祖先

何苦

(1) 用反问语气表示不值得(可用否定式),句末多带“呢”

你何苦为这点鸡毛蒜皮的事跟他吵 ?

你又何苦不去试一试呢?

(2) 完全不必要——通常后加“呢”

生孩子的气,何苦呢?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