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补写惠山寺听松庵竹垆图叠庚子诗韵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何事郁攸燬旧图,补装四卷宛成夫。

披观似示空即色,细体未忘有若无。

王氏弗输龙有九,米家终逊虎之雏。

僧房佳话聊酬矣,斯永存乎讵信吾。

诗词问答

问:《题补写惠山寺听松庵竹垆图叠庚子诗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

2. 九龙山人王绂别号

参考注释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郁攸

火气;灼热之气。郁,通“ 鬱 ”。 清 林则徐 《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行酒东臺对落日,犹如火伞张郁攸。”参见“ 鬱攸 ”。

(1).火气,火焰。《左传·哀公三年》:“济濡帷幕,鬱攸从之,蒙葺公屋。” 杜预 注:“鬱攸,火气也。”一说为救火器具。 宋 苏轼 《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莫雨侵重膇,晓烟腾鬱攸。” 明 李东阳 《弘治乙未六月孔庙灾送李学士奉诏祭告》诗:“鬱攸从何来?歘忽乘高冥。”

(2).火灾。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张道人异事》:“郡官曰:‘ 张道人 何知鬱攸之事,而须呼之也?’” 元 顾瑛 《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诗:“平生万卷书,怒焚遭鬱攸。”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不幸有鬱攸之戒,惟有坐以待毙而已。”

(3).形容烟火或热气蒸腾。 宋 苏轼 《咏汤泉》:“鬱攸火山裂,觱沸汤泉注。” 宋 沉作喆 《寓简》:“﹝ 韩退之 《陆浑山诗》﹞读之便如行火所焮,鬱攸衡喷,其色絳天。” 清 林则徐 《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行酒东臺对落日,犹如火繖张鬱攸。”

有若

如同,好像。《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后﹞尝梦捫天体,荡荡正青滑,有若钟乳。”《秦併六国平话》卷中:“ 秦皇 二十四年七月中旬五日, 始皇 登殿排班……人民快乐,岁序三登,有若 禹 汤 圣世,欢逢 尧 舜 明君。” 严复 《救亡决论》:“甚且生今反古,则古昔而称先王,有若古之治断非后世之治所可及者,而不知其非事实也。”

僧房

僧人居住的房舍。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临浚流,列僧房。” 唐 张籍 《逢贾岛》诗:“僧房逢着款冬花,出寺吟行日已斜。” 宋 黄庭坚 《次韵答曹子方杂言》:“唤取 张侯 来平章,烹茶煑饼坐僧房。”

佳话

美谈,传诵一时的美事

在农村传为佳话

永存

长存不灭。《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使 黄河 如带, 泰山 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明 陈子龙 《南溟》诗:“彝伦永存,兆民其章。” 冯德英 《苦菜花》第十章:“同志们抬着战友的尸体,把他和青山一起作伴,一起永存。”

标签:惠山,惠山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