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舅安抚游东湖一聊云润衣红湿池荷雨拂而清

作者:刘学箕 朝代:宋代

原文

庚伏人间暑气隆,纳凉留客咏诗翁。
润衣红湿池荷雨,拂面清泠槛竹风。
沙觜旧痕平不露,野湾新涨曲相通。
画桡澹月人归处,万盖翻翻涌翠筩。

诗词问答

问:《外舅安抚游东湖一聊云润衣红湿池荷雨拂而清》的作者是谁?答:刘学箕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学箕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学箕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庚伏

即三伏。因三伏中的初伏、中伏分别自夏至后的第三、第四个庚日开始,而末伏自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故三伏亦称“ 庚伏 ”。 宋 苏辙 《谢入伏早出状》之二:“候极南讹,日临庚伏。” 宋 朱熹 《次韵秀野署中》:“病随庚伏尽,尊向晚凉开。”《宋史·职官志四》:“祕书监岁於仲夏曝书,则给酒食费……遇庚伏则前期遣中使諭旨,听以早归。”参阅《初学记》卷四。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暑气

盛夏的热气

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水浒传》

纳凉

乘凉

纳凉而凉逐之生。——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庭院纳凉。——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留客

(1).使人留连忘返。《楚辞·大招》:“长袂拂面,善留客只。” 王逸 注:“言美女工舞,揄其长袖,周旋屈折,拂拭人面,芬香流衍,众客喜乐,留不能去也。”

(2).挽留客人;招待客人。《史记·滑稽列传》:“ 豹 曰:‘廷掾起矣。状 河伯 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陈遵投辖》:“ 陈遵 閒尝因醉中留客不住,遂取客车辖投井中,史家记此一事,以见 遵 平时好留客如此。” 元 倪瓒 《送张天民》诗:“湖鱼入饌常留客,沙鸟缘阶不畏人。”

诗翁

指负有诗名而年事较高者。后亦为对诗人的尊称。 唐 韩愈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诗:“诗翁憔悴斸荒棘,清玉刻佩联玦环。” 金 元好问 《山邨风雨扇头》诗:“总为诗翁发兴新,直教画笔亦通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结识了两个报馆主笔,天天弄些诗去登报,要借此博个诗翁的名色。”《花城》1981年第3期:“而她的白发诗翁 李老怪 已经端坐在窑洞门口的小板凳上。”

清泠

(1) 清澈凉爽貌

(2) 指清凉的溪水

或降而临清泠。——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竹风

竹间之风。 唐 杜甫 《远游》诗:“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南唐 冯延巳 《归自谣》词之一:“何处笛,深夜梦回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滴。” 宋 苏轼 《西斋》诗:“褰衣竹风下,穆然中微凉。”

沙觜

见“ 沙嘴 ”。

相通

彼此沟通;连通;互相通融

两个房间相通

画桡

有画饰的船桨。 唐 方干 《采莲》诗:“指剥春葱腕似雪,画橈轻拨蒲根月。” 宋 贺铸 《清平乐》词之二:“几时一叶兰舟,画橈鸦轧东流。” 明 徐祯卿 《青门歌送吴郎》:“千里 淮 流双画橈, 广陵 驛前逢暮潮。”

澹月

清淡的月光。亦指月亮。 宋 苏轼 《淮上早发》诗:“澹月倾云晓角哀,小风吹水碧鳞开。” 金 元好问 《横波亭为青口帅赋》诗:“疎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清 赵庆熺 《香销酒醒·沉醉》曲:“等得还家,澹月刚刚上碧纱。亲手递杯茶,软语呼名駡。”

归处

归依。《诗·曹风·蜉蝣》:“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郑玄 笺:“归,依归。”

归依之处。 唐 白居易 《重题》诗之三:“心泰身寧是归处,故乡何独在 长安 !”

翻翻

(1).翻飞;飞翔貌。《楚辞·九章·悲回风》:“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文选·刘桢<赠徐干诗>》:“轻叶随风转,飞鸟何翻翻。” 张铣 注:“翻翻,孤飞皃。” 唐 卢纶 《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积水深源,白鸥翻翻,倒影光素,于潭之间。”

(2).飘动貌;翻腾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经歷名山,芝草翻翻。” 唐 温庭筠 《南湖》诗:“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宋 张孝祥 《菩萨蛮·诸客往赴东邻之集》词:“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 赵朴初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曲:“看翻翻巨浪涌红旗,听訇訇众怒吼雄狮。”

(3).形容马疾驰。 唐 韩愈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诗:“翻翻走驛马,春尽是归期。” 宋 苏轼 《和王苏州侍太夫人观灯》之二:“翻翻緹骑走香尘,激激飞涛射火轮。”

诗文赏析


【原题】:
外舅安抚游东湖一聊云润衣红湿池荷雨拂而清泠槛竹风即席令足成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