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僧通状

作者:李翱 朝代:唐代

断僧通状原文

上岁童子,二十受戒。
君王不朝,父母不拜。
口称贫道,有钱放债。
量决十下,牒出东界。

诗词问答

问:断僧通状的作者是谁?答:李翱
问:断僧通状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断僧通状是什么体裁?答:四古
问:李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翱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873-6

参考注释

上岁

丰年。《史记·天官书》:“风从南方来,大旱……北方,为中岁;东北,为上岁。” 裴骃 集解引 韦昭 曰:“岁大穰。” 清 钱谦益 《己卯元日次除夕韵》:“蚤约邻翁占上岁,共看幡信到墙东。”

成年。 唐 李翱 《断僧通状》:“上岁童子,二十受戒。君王不朝,父母不拜。”

童子

(1)

(2) 未成年的人

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彼童子之师。——唐· 韩愈《师说》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3) 童生,明清科举,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受戒

佛教徒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接受戒律

也亏我救你性命,摩顶受戒,做了我的徒弟。——《西游记》

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父母

(1)

(2) 父亲和母亲的总称

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具有父亲和母亲作用的人

不拜

(1).古代以拜为谒见上级的礼节。武官披甲,屈伸不便,允许不拜。《礼记·曲礼上》:“介者不拜。”《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2).不接受任命。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宋书·南平王穆铄传》:“﹝ 元嘉 ﹞二十六年,进号平西将军,让不拜。”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刘若虚》:“后七年,始以特奏召试大廷,又入五等为助教,纳敕不拜。”

口称

嘴上说

贫道

古时僧道谦称自己,后来专用于道士谦称自己

诏敕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水浒传》

有钱

拥有钱财

放债

借钱给人以收取利息

量决

酌量裁决。《魏书·世祖纪下》:“詔诸有疑狱皆付中书,以经义量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