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余司理路监岳

作者:陈造 朝代:宋代

次韵余司理路监岳原文

入山日正烈,出山云忽浓。
身疑润空青,旋觉霏雨蒙。
归来坐良夜,淙泻如崩空。
县知焦卷地,转眼青芃芃。
似闻移晚秧,竭蹷不暇慵。
人计故新年,已判一倍丰。
经惠究所自,无乃西山龙。
泽物龙能之,叱使则天公。
我行与雨会,仅杀颜发红。
地上蝼蚁臣,渠敢贪天功。
两公壮藻思,表表千夫雄。
新诗猥见予,拜赐岂所蒙。
得意笔生春,状物斤成风。
生世有如原,兼得宁易逢。
此诗自宫商,为君弦枯桐。
准拟鸡酒社,往和击壤翁。

诗词问答

问:次韵余司理路监岳的作者是谁?答:陈造
问:次韵余司理路监岳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造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造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入山

(1).进入山里。《史记·外戚世家》:“ 少君 年四五岁时,家贫……为其主人入山作炭。” 宋 苏轼 《与林天和长官》之二十:“知入山未还,即日想已还治。起居佳否?往来衝冒,然胜游计不为劳也。”《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又大兴土木,作 昭明宫 ,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

(2).指隐居。《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迁 观 为别驾从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袁暐 《献帝春秋》:“汝欲取 蜀 ,吾当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四:“入山烧黄白,一旦化为灰。” 许杰 《<文艺批评与人生>自序》:“我既然还生活在人类社会里,也并不想出世,也不想入山。”

出山

(1) 到山外去

(2) 旧指隐士出任官职。借指出来主持某种事务或担任某种职务

空青

(1).孔雀石的一种。又名杨梅青。产于 川 赣 等地。随铜矿生成,球形、中空,翠绿色。可作绘画颜料,亦可入药。《隋书·礼仪志五》:“其下施重层,以空青雕鏤为龙凤象。”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四·空青》﹝集解﹞引 汉 刘向 《别录》:“空青生 益州 山谷及 越巂山 有铜处,铜精熏则生空青,其腹中空。” 清 龚自珍 《送吴君序》:“怪鸟悲鸣,日暮冥冥,求所谓奇虬、巨鲸、大珠、空青,卒无有。”

(2).指青绿色。 清 刘大櫆 《缥碧轩记》:“右树以桐,左植以蕉,吾父兀坐其间,几席、衣袂,皆为空青、结緑之色。”

(3).指青色的天空。 唐 杜甫 《不离西阁》诗之二:“江云飘素练,石壁断空青。” 元 杨维桢 《与客登望海楼作》诗:“嫋嫋秋风起 洞庭 ,银州宫闕渺空青。”

雨蒙

1.语出《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郑玄笺﹕"我往之东山﹐既久劳矣﹔归又道遇雨蒙蒙然﹐是尤苦也。"后用为表示战士征途之苦的典实。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良夜

(1).美好的夜晚。旧题 汉 苏武 《诗》之四:“芳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 唐 李益 《写情》诗:“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宋 苏轼 《后赤壁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清 纳兰性德 《天仙子》词:“好天良夜酒盈樽,心自醉,愁难睡,西南月落城乌起。”

(2).深夜;长夜。《后汉书·祭遵传》:“帝东归过 汧 ,幸 遵 营,劳饗士卒,作黄门武乐,良夜乃罢。” 李贤 注:“良犹深也。” 唐 杜甫 《腊日》诗:“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宋 王安石 《少狂喜文章》诗:“良夜未遽央,青灯数寒更。”

卷地

谓贴着地面迅猛向前推进。多指风。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宋 范成大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之二:“碧城香雾连天暝,黄叶霜风捲地凉。” 元 萨都剌 《题雪山壁图》诗:“长空万里絶飞鸟,捲地旋风吹马倒。”亦形容来势迅猛。 清 李玉 《一捧雪·讦发》:“那里许多人马,捲地而来。”

从地面席卷而过。形容势头迅猛。 唐 韩愈 《双鸟》诗:“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宋 苏轼 《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诗:“ 鸟府 先生铁作肝,霜风卷地不知寒。”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天威卷地过 黄河 ,万里 羌 人尽汉歌。”

转眼

转动眼珠子的功夫。形容时光飞逝

人生易老,转眼百年

转眼成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

竭蹷

见“ 竭蹶 ”。

不暇

没有空闲,来不及

秦人不暇不哀。——唐·杜牧《阿房宫赋》

新年

一年之始,指元旦及其后的几天。旧按农历,今亦按公历

所自

由来;来源。 宋 曾巩 《蒲宗孟祖伸赠太子少傅制》:“流泽也远,有孙而贤。进於中臺,摠国纲辖。善有所自,朕惟汝嘉” 明 文徵明 《叙陈氏家乘》:“不知姓之所自,而昧昭穆之叙。”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快雪堂》肥瘦两刻皆佳,而瘦本神理,絶似 伯衡相公 。虽为至戚,询其后人,莫知所自。”

无乃

表示委婉反问。不是;岂不是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

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选·李密<陈情事表>》:“但以 刘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扬雄 《反骚》:“临 汨罗 而自陨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阳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相传 伯夷 、 叔齐 隐居于此。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节。”参见“ 西山饿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县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阁序》:“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为 岷山 主峰。也称 雪岭 。 唐 李白 《思边》诗:“今岁何时妾忆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云。” 唐 杜甫 《野望》诗:“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万里桥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总称。南起 拒马山 ,西北接 军都山 。有 百花山 、 灵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卢师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为京郊名胜地。

(6).山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称 睡佛山 。有 华亭寺 、 太华寺 、 三清阁 、 龙门 诸胜和 聂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风景优美,有“睡美人”之称。

(7).山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称 包山 ,为 太湖 中最大岛屿。有 缥缈峰 、 销夏湾 、 林屋洞 诸名胜。

泽物

施恩于人,做好事。 明 宋濂 《溧水端氏家牒序》:“ 安生 邦远 ,字 国用 ,幼孤,能自振其家。每以泽物为务,借贷而不偿者焚其券,如古之宽厚长者。”

天公

(1) 天。以天拟人,故称

(2) 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我行

犹言我这里。《水浒传》第十四回:“ 雷横 又駡道:‘贼头贼脸贼骨头,必然要连累 晁盖 !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颜发

借指年华。 宋 苏舜钦 《江宁府溧阳令苏府君墓志铭》:“自尔效官,十有三考,蹉跌颜髮,泪嗢寒饿。”

地上

(1).陆地上。《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於泽中之方丘奏之。”亦指地面上。 唐 李白 《静夜思》诗:“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鲁迅 《呐喊·鸭的喜剧》:“小鸭也诚然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

(2).指人间,阳世。《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駟驰而过隙也。”《汉书·周亚夫传》:“廷尉责问曰:‘君侯欲反何?’ 亚夫 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乎?’吏曰:‘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 宋 苏舜钦 《吴江亭上对月》诗:“不疑身世在地上,祗恐槎去触斗牛。”

蝼蚁

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

夫吞舟之鱼大矣,荡而失水,则为蝼蚁所制。——《韩诗外传》

蝼蚁之力

贪天功

见“ 贪天之功 ”。

藻思

做文章的才思。 晋 陆机 《文赋》:“或藻思綺合,清丽千眠。” 唐 钱起 《和万年成少府寓直》:“赤县新秋夜,文人藻思催。” 清 刘大櫆 《<海舶三集>序》:“翩然而藻思翔,蔚然而鸿章著。”

表表

卓异,特出。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子之自著,表表愈伟。”《明史·李三才传》:“若 顾宪成 、 邹元标 、 赵南星 、 刘宗周 ,皆表表为时名臣。” 姚华 《论文后编》:“两 宋 及 元 ,皆循 唐 风:肆者亦低首於 韩 、 柳 ,谨者率降心於 王 、 杨 ; 子京 或似 长卿 , 永叔 乃法 子长 。其表表者,如是而已。”

千夫

指很多的人

新诗

(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拜赐

拜谢他人的赏赐赠予

得意

满意,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

得意的男孩

十二分得意

笔生

谓以书写为业的人。《太平广记》卷一三四引《法苑珠林·赵太》:“ 唐 长安 市里风俗,每岁至元日已后,递饮食相邀,号为传坐。东市笔生 赵太 ,次当设之。”

状物

描绘事物。 唐 欧阳詹 《建溪行待陈诩》:“空忆丽词能状物,每看奇异但相思。” 宋 邵雍 《诗画吟》:“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 金 王若虚 《文辨一》:“ 左氏 文章不復可议,惟状物论事辞或过繁,此古今之所知也。”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秋夜》--写景。状物。想像分子多,文字奇倔。”

成风

形成潮流;成为风气

经商成风

生世

(1).活在世上。《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六:“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宋 陆游 《作篱》诗:“生世八十餘,日夜迫衰老。”

(2).犹身世。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信 生世等於 龙门 ,辞亲同於 河洛 。” 明 李贽 《初潭集·夫妇四》:“ 蔡文姬 、 王明君 同是上流妇人,生世不幸,皆可悲也。”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地主生活》:“ 湘水 流域和 屈原 的生世有密切关联。”

(3).犹言一生一世;一辈子。 宋 周邦彦 《玉团儿》词:“赖得相逢,若还虚过,生世不足。”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故知学出世法真为生世在苦海之中,苦而又苦,苦之极也,自不容不以佛为乘矣。” 吴组缃 《山洪》十三:“我这生世是个孤老命,我也修修来世。”

(4).谓有生民之世。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彼其见解其理想,以为吾自祖宗以来,知有 珠申 ,生世以降,即蒙辫髮。”

有如

(1).犹如,好像。《诗·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 召公 ,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 唐 韩愈 《寄三学士》诗:“归舍不能食,有如鱼中鉤。”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吾闻人心不同,有如其面。”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来自田间,心直口快,待 曾 家的子女,有如自己的骨肉。”

(2).如果,假如。《史记·商君列传》:“ 公叔 病有如不可讳,将柰社稷何?”《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今 唐 兵不出数千,将军拥众万餘,不乘其未定而击之,有如 唐 兵惧而自退,将军何面目以见陛下乎!” 清 顾炎武 《义士行》:“有如不幸先朝露,此恨悠悠谁与诉?”

(3).古人誓词中常用语。《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杨伯峻 注:“‘有如’亦誓词中常用语, 文 十二年《传》‘有如 河 ’……‘有如白水’即‘有如河’,意谓 河 神鉴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晏子 仰天叹曰:‘ 婴 所不唯忠於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

宫商

(1).五音中的宫音与商音。《毛诗序》“声成文” 汉 郑玄 笺:“声成文者,宫商上下相应。”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卷下:“我情与君,亦犹形影宫商之不离也。”《老残游记》第十回:“你们所弹的皆是一人之曲,如两人同弹此曲,则彼此宫商皆合而为一。”

(2).泛指音乐、乐曲。《韩诗外传》卷五:“人有六情,目欲视好色,耳欲听宫商。”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孟浩然 之诗,讽咏之久,有金石宫商之声。” 清 龚自珍 《秋夜听俞秋圃弹琵琶赋诗书诸老辈赠诗册子尾》诗:“曲终却是琵琶声,一代宫商创生面。”

(3).泛指音律。《敦煌曲子词·内家娇》:“善别宫商,能调丝竹,歌令尖新。”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首引》:“词曲 元 人称独步,到今户叶宫商。”

(4).可借指诗律中的平仄和声韵中的四声。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序》:“昔 曹 刘 殆文章之圣, 陆 谢 为体贰之才,鋭精研思,千百年中,而不闻宫商之辨,四声之论。”

枯桐

(1).《后汉书·蔡邕传》:“ 吴 人有烧桐以爨者, 邕 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遂以“枯桐”为琴的别称。 唐 柳宗元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诗:“若人抱奇音,朱絃縆枯桐。” 明 魏大中 《次桐阴阁韵》之一:“无絃本是一枯桐,过耳皆如雨后风。”《红楼梦》第八九回:“ 黛玉 笑道:‘这张琴……虽不是焦尾枯桐,这鹤仙凤尾,还配得齐整;龙池雁足,高下还相宜。’”参见“ 焦尾琴 ”。

(2).《晋书·张华传》:“ 吴郡 临平 岸崩,出一石鼓,槌之无声。帝以问 华 , 华 曰:‘可取 蜀 中桐材,刻为鱼形,扣之则鸣矣。’於是如其言,果声闻数里。”后因以“枯桐”代指击钟的直长形木鱼。 宋 苏轼 《奉敕祭西太乙和韩川韵》之三:“梦蝶犹飞旅枕,粥鱼已响枯桐。” 宋 朱松 《秋怀》诗之六:“故山新稻香,粥鱼响枯桐。”

准拟

(1).遵循;模仿。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其有才思者之为之也,犹善於依因机会,準拟体例,引古喻今,言微理举,雅而可笑,中而不伤。”《南史·裴松之传》:“有司奏太子婚,纳徵用玉璧虎皮,未详何所準拟。” 宋 岳珂 《桯史·八阵图诗》:“斑斑犹在 杲卿 髮,离离未落 张巡 齿,爱惜微躯欲安用,有臣如此难準拟。”

(2).希望;料想。 唐 白居易 《种柳三咏》:“从君种杨柳,夹水意如何?準拟三年后,青丝拂緑波。” 唐 刘得仁 《悲老宫人》诗:“白髮宫娃不解悲,满头犹自插花枝;曾缘玉貌君王宠,準拟人看似旧时。” 宋 王沂孙 《高阳台》词:“朝朝準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準拟春来消寂寞。愁风愁雨,翻把春担搁。”

(3).准备;打算。 唐 韩愈 《北湖》诗:“应留醒心处,準拟醉时来。” 金 元好问 《白屋》诗:“明年準拟 莱芜 住,寄谢东邻 范史云 。”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奴家準拟今日抄化几文钱钞,就此追荐公婆。谁知撞着这两个风子,搅闹了一场。” 林学衡 《寓言》诗之一:“吟成準拟凌风去,一叶飘然向十洲。”

(4).准定;一定。 宋 张孝祥 《西江月·黄陵庙》词:“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準拟 岳阳楼 上。” 明 徐霖 《绣襦记·正学求君》:“嘉言敢忘,喜青云有路终须上,凤凰雏準拟朝阳。”

(1).料想;打算;希望。 唐 白居易 《不准拟》诗之二:“不准拟身年六十,游春犹自有心情。”《敦煌曲子词·送征衣》:“今世共你如鱼水,是前世因缘,两情准拟过千年。” 宋 王安石 《耿天骘许浪山千叶梅见寄》诗:“闻有名花即谩栽,殷勤准拟故人来。” 清 陈维崧 《贺新郎·甲寅除夕十四》词:“准拟东风来岁好,屏当春衫细马,看士女鞦韆笑打。”

(2).准备;安排。 唐 元稹 《董逃行》:“缝缀难成裁破易,何况曲针不能伸巧指,欲学裁缝须准拟。”《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太子国中第二贵,出入百司须准拟,因何从骑不过十,耸轡途程来至此?”

(3).旧时公文用语。谓批准下级的拟议。《元典章·朝纲·省部减繁格例》:“如已断(案)公当,别无枉屈,准拟施行。”

酒社

犹酒会。 宋 苏轼 《元日次韵张先子野见和七夕寄莘老之作》:“酒社我为敌,诗坛子有功。” 元 乔吉 《行香子·题情》套曲:“酒社诗坛,不茶不饭,夜雨愁肠,东风泪眼。”

击壤

(1).古代的一种游戏。把一块鞋子状的木片侧放地上,在三四十步处用另一块木片去投掷它,击中的就算得胜。 汉 王充 《论衡·刺孟》:“夫毁瓦画墁,犹比童子击壤于涂,何以异哉!”参阅《太平御览》卷七五五引 三国 魏 邯郸淳 《艺经》。

(2).《艺文类聚》卷十一引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帝尧 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於道。”后因以“击壤”为颂太平盛世的典故。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即是 羲唐 化,获我击壤情。” 唐 张说 《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 河 清难得,人代几何?击壤之懽,良有以也。” 宋 范成大 《插秧》诗:“谁知细细青青草,中有丰年击壤声。” 清 方贞观 《出宗阳》诗:“生逢击壤世,不得守耕桑。”参见“ 击壤歌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