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写真求赞

作者:释正觉 朝代:宋代

禅人写真求赞原文

怒眉嗔目,枯肠空腹。
面冷莫触,气清可掬。
乘仙槎而棹星河,握玉斧而修月毂。
真见法以唯心,妙契神於即物。

诗词问答

问:禅人写真求赞的作者是谁?答:释正觉
问:禅人写真求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正觉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正觉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嗔目

瞪大眼睛,以示不满。 宋 苏轼 《代侯公说项羽辞》:“ 项王 嗔目大怒,叱 侯公 。”

枯肠

本指空肠,空肚。比喻才思枯竭

搜索枯肠,不成一句

空腹

没吃东西,空着肚子

此药需空腹服用

可掬

可以用手捧住。形容情状明显。 唐 韩愈 《春雪》诗:“徧阶怜可掬,满树戯成摇。” 明 无名氏 《玉环记·范张别皋》:“哥哥,你为何愁容可掬?”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尔日猝为 春涧 所中,窘迫之状可掬。” 茅盾 《子夜》七:“一种过惯了吃租放债生活的乡下财主的神气满面可掬。”

仙槎

亦作“僊槎”。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典出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於查上,多齎粮,乘槎而去。十餘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餘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 蜀郡 访 严君平 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 蜀 问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宋 张孝祥 《蝶恋花·送姚主管横州》词:“君泛仙槎银海去。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 明 方孝孺 《万里图》诗:“僊槎二月出 龙门 ,万里春风掉晴雪。”《随园诗话》卷十二引 清 郭起元 《客中秋思》诗:“销魂何处盼仙槎?客髩逢秋白更加。”《太平广记》卷四○五引《洞天集》:“ 严遵 仙槎, 唐 置之於 麟德殿 ,长五十餘尺,声如铜铁,坚而不蠧。 李德裕 截细枝尺餘,刻为道像,往往飞去復来。 广明 以来失之,槎亦飞去。” 唐 李适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诗:“若见 君平 须借问,仙槎一去几时来?” 明 刘基 《怨王孙》词:“红尘目迥,河汉应有仙槎待还家。”后亦借称行人所乘之舟。

星河

指银河

玉斧

(1).以玉饰柄的斧子。亦作为斧的美称。《南史·陈纪上·武帝》:“公夙驾兼道,衣製杖戎,玉斧将挥,金鉦且戒,祅酋震慴,遽请灰钉。”《礼记·明堂位》“冕而舞《大武》” 唐 孔颖达 疏:“王者袞冕,执赤盾玉斧而舞 武王 伐 紂 之乐也。” 宋 曾觌 《壶中天慢》词:“何劳玉斧,金甌千古无缺。” 元 赵孟頫 《宫中口号》:“一时侍卫回身立,天步将临玉斧来。” 清 钱谦益 《清明日陪祀定陵恭述》诗之一:“纱灯玉斧儼垂旒,慟哭珠襦閟一丘。” 霅中人 《<中西纪事>后序》:“画玉斧而不渝,巩金甌於无缺。”

(2).仙斧,神斧。 宋 杨万里 《九月十五夜月二绝句》之一:“ 吴刚 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题冷泉亭》词:“谁信天峯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参见“ 玉斧修月 ”。

(3).喻媒人。 明 杨珽 《龙膏记·买卜》:“是结婚姻玉液琼飴,成好事玉斧灵丝。”《群音类选·溉园记·中秋烧香》:“怎能得玉斧伐为柯,怎能得簫凤共鸣和。”参见“ 冰斧 ”。

(4).人名。传说为仙人 许翽 的小字。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卷二十:“﹝ 许穆 ﹞小男名 翽 字 道翔 ,小名 玉斧 。” 唐 韦应物 《萼绿华歌》:“世淫浊兮不可降,胡不来兮 玉斧 家。” 宋 苏轼 《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至今 许玉斧 ,犹事 蕚緑华 。”

修月

古代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 宋 苏轼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诗之一:“从来修月手,合在 广寒宫 。” 金 元好问 《蟾池》诗:“下界新增养蟾户,玉斧谁怜修月苦。”

见法

犹伏法。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孙蕡陈遇》:“﹝ 孙蕡 ﹞二十二年謫戍 辽东 ,又以 蓝玉 党见法。” 明 胡震亨 《唐诗谈丛》卷三:“更可异者, 骆宾王 、 上官婉儿 身既见法,仍詔撰其集传后,命大臣作序,不泯其名,重诗人如此,诗道安得不昌。”

唯心

(1).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语本《华严经·十地品》:“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楞伽经》:“由自心执著,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説唯心。”参见“ 唯识 ”。

(2).即唯心主义。 鲁迅 《三闲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倘以为文艺可以改变环境,那是‘唯心’之谈,事实的出现,并不如文学家所豫想。” 毛 * 《反对本本主义》:“必须洗刷唯心精神,防止一切机会主义盲动主义错误出现,才能完成争取群众战胜敌人的任务。”参见“ 唯心主义 ”。

妙契

神妙的契合。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形容》:“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宋 秦观 《和程给事赟闍黎化去之什》:“早因妙契窥 曹洞 ,竟以清芬继 肇生 。” 明 唐顺之 《登孙登啸台》诗:“清浄同 河上 ,沉冥异 竹林 ,坐超惟默理,妙契守雌心。”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