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选

历史官职

拣选怎么写好看

拣选怎么写好看

明清吏部之铨选制度。指官员出缺,于应升此缺之人中拣择最好者,带引见候旨定夺之制。明朝拣选,三年一次。清朝定制,在京满洲蒙古司业太常寺、陵寝衙门读祝官、赞礼郎及鸿胪寺鸣赞等官之拣择,各省督抚奏准拣发人员之拣择,皆由吏部奏请钦派拣选大臣于上谕馆办理。会试后奉旨大挑举人,则在内阁办理。凡考试拣择由各衙门自行办理者,于办理完毕后,由吏部引见请旨,并注册于部。


(1)清代举人在会试外的入仕途径之一。清初之制,举人会试三科,准其拣选知县,就教职者不拘年分。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复定直隶与近省举人会试五科方准拣选,三科方准就教职,而远省举人仍为清初旧制。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复改为直隶近省举人三科不中者拣选知县,一科不中者就任教职,以州学正、县教谕录用。其时选班虽重正途出身,但人多缺少,举人有三十年不能得官者。至乾隆年间拣选渐成虚名,始另有“大挑”之制,参见该条。(2)清制,各省督抚若因本省人员不敷差遣,可要求于候补人员中挑选若干人地相宜者委用,亦称为拣选。

词语分解

历史官职推荐:冢君

周朝诸侯封君别称。国语·郑语: “准谢、郏之间,其冢君侈骄,其民怠沓其君,而未及周德。” 对诸侯国国君的尊称。尚书·泰誓:“王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注:“冢,大……称大君,敬之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拣选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官职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